这两款太极拳,推荐给宅家日久的你

非遗,传承传统文化

南开区拥有众多

独具津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就来带您领略南开非遗的魅力



在家中宅了这么久

据说现在卖的最好的是运动器材

说起运动,强身健体的太极拳

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是我国所特有的传统体育、武术的一种

也是中国的标志

太极拳的种类其实有很多

在南开区非遗项目中

就有两项与太极拳相关的非遗




孙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是清末民初

由孙禄堂创编的一种太极拳

与广泛流传的陈式、杨式并列为五大太极拳流派

孙禄堂在继承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

将形意拳的内外合一,八卦拳的动静合一

融汇到太极拳的“中和”状态

由此创编出了孙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包括套路和器械

套路有九十七势、三十五势、

十三势和太极推手及打练结合套路

器械包括剑、枪、对剑等

其特点是高架活步、进退相随、开合相接、转换简捷

讲究形体运动与意念活动相结合

以意念导引形体运动,导引气血运转

该拳具有防身、健身、修身的作用

经过几代人的推广传播

孙氏太极拳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

在国外也非常流行

在不少国家

还成立了孙氏太极拳研究会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传统中华武术运动




武氏郝为真开合太极拳


武式郝为真开合太极拳

是中国现今流传的五大太极拳之一

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

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

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

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拳势风格上注重神行意领,内气潜转

武氏郝为真开合太极拳身法谨严

姿势紧凑,步法严格,虚实分明,简洁灵动,形似干枝腊梅

看似小巧紧凑,实感舒展大方





武式郝为真开合太极拳创始人为武禹襄(1812–1880)

河北省永年县人,祖辈世代传文习武

武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

1852年武禹襄亲赴河南

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赵堡太极拳月余

并从陈青萍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

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

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

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

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

此式既不同于陈式架和赵堡架

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



宅家日久

你是不是更应该多活动一下?

您可以打开“南开旅游服务中心”微信菜单

线上游览-南开非遗

查看更多相关的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