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邾国故城,王莽“新”战乱时期扔入井中的衡器量器

王莽“新”战乱时期埋入底下的衡器,量器

1 王莽“五货”铜版

边长约23.6-23.9厘米,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出土。

这件铜版为正方形,正面边长23.6-23.9厘米,背面边长23.5-23.7厘米,厚约0.5厘米,重2078.7克。在铜版正面中央竖刻“黄金”二字,四周边缘中部则分刻“铜泉”、“布”、“帛”、“絮”四处铭文,均系篆书,具有浓厚的新莽风格。新莽一尺约合23.1厘米,铜版正约一莽尺见方。

铜版的“五货”和王莽铜方斗的“五谷”(“嘉禾”、“嘉麦”、“嘉豆”、“嘉黍”和“嘉麻”五处榜题及对应漆绘图案),应是一组并列的关系,此即“食货”所分别指代的“食”与“货”。

《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货因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故而也关系执政之根基。

《汉书·食货志上》评价道:“《易》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这实际是在概括“食货”所代表的“财”与统治者及政权的关系。

战国以来,度量衡的颁行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

秦汉时期的官方度量衡器,也同样兼具政治宣传功能,记录了当下的意识形态。

从秦权量所附诏书,以至新莽“五谷”和“五货”,均是类似观念影响下制作的产物。

这件“五货”铜版是研究新莽时期政治观念的重要史料。

新莽 “五货”铜版从形制、大小来看,可能镶嵌在木质方斛之上。

邾国故城遗址木质方斛(五货铜板镶嵌)复原图


新莽铜方斗以“五谷图”装饰,包含了《汉书》中“量”者“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的寓意。通长23.92厘米、高11厘米、口长14.75cm, 口宽14.77cm 容积1940毫升。

始建国铜方斗 五谷 “嘉禾”、“嘉麻”、“嘉豆”、“嘉麦”、“嘉黍”


1954年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出土的汉画像石上有一幅丰收宴飨图,其中包括官方收粮的场景:在一片空地上,有一座有台基的重檐式粮仓,粮仓左右各开一个门以供上下,空地上放着三堆粮食,量器零散置于其中,旁边有人在装袋,不远处有官吏坐在席子上监督粮食入仓,官吏右边有三辆装满粮食的大车正在等待卸车验收。场景可以看出斗、斛等量器在粮食入仓方面起着重要的度量作用。

1984年四川省广汉县东南乡发现一副“收租画像砖”:在一座出檐歇山式地面粮仓面前,停着两辆运

送粮食的马车,有两人从车上卸粮倒入地上的量具中称量,粮仓前有一人席地而坐正在筹算。

2 新莽王朝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制造的度量衡器 2017 年发现

铜权、衡出土地点位于邾国故城 汉代官署区,出自一口废弃的水井内 。

权衡1套5件的使用类似现在的天平称重,即衡杆两侧分别挂载铜权和货物,上悬孔(应位于完整衡杆的中部)用作称重时的支点,属于等臂式衡器。

2件诏版形制大小基本一致,均为正方形,埋藏中因受挤压而略有变形,边长26、厚0.5厘米左右,重约2700克。正面中央均阴刻81字篆书铭文,竖行书写,排列规整,共9行,每行9字,铭文:

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

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

据土德受,正号既真。改正建丑,长寿隆崇。

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沉。

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

这81字的铭文是王莽建立“新”政权并施行度量衡改革的诏书。

权 4件。保存均完好,圆环形,环身横断面略不同,“律三斤。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图一三)。直径6.7、孔径2.3、高3.64厘米,重737.5克(图一一,3;图一四)断面近椭圆形。表面光滑,穿孔内壁有若干缩孔及竖向打磨痕迹,上、下两面也经校准磨平。侧面及侧上方有铭文4行15字,内容为“律九斤。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图一五)。直径9.7、孔径3.2、高5.05厘米,重2224.7克(图一一,5;图一六)。J3①∶48,断面近椭圆形。表面光滑,穿孔内壁略显粗糙,有若干凹痕,上、下两面亦经磨平。侧面及侧上方有铭文4行18字,内容为“律权钧,重卅斤。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图一七)。直径16.8、孔径5.3、高5.9厘米,重7649克(图一一,4;图一八)。J3①∶49,断面呈圆形。表面较粗糙,穿孔内壁有竖向打磨痕迹,上、下两面打磨痕迹不甚明显。一侧上方有铭文2行6字,内容为“律权石,重四钧”(图一九)。直径27.5、孔径7.9、高9厘米,重29775克(图二一;图二二)。


四钧铜环权


衡残长120.5、宽9.6~9.7、厚3.2厘米;衡钮底宽5.2、高10.3、厚1.5~2厘米,方形穿孔边长1.9~2厘米;悬宽1.5~2、高3.2厘米,圆形穿孔直径0.9厘米


新莽五权之中,目前基于考古发现可以确认实物者只有斤权、钧权和石权三类。斤权发现有三斤权、六斤权、九斤权和十斤权等四种,但实际上至少还应有一斤权和二斤权(枝江黄土岗C∶05和C∶04可能即是)。若此,新莽时期可能至少是由一斤权、二斤权、三斤权、六斤权、九斤权和十斤权等六种构成斤权系列。钧权有两种,即一钧权(邾国故城J3①∶48)和二钧权(秤钩驿C∶04)。石权仅有一石权,邾国故城J3①∶49和秤钩驿C∶05均是。

推测:新莽时期可能至少是由一斤权、二斤权、三斤权、六斤权、九斤权和十斤权等六种构成斤权系列。钧权有两种,即一钧权(邾国故城J3①∶48)和二钧权(秤钩驿C∶04)。石权仅有一石权,邾国故城J3①∶49和秤钩驿C∶05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