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野》确认影视化,其实撒野女孩并不是真的想“撒泼”

最近看到撒野影视化的相关帖子,也看到了很多网友的评论,虽然演员已经否认称:没接到通知要参演。但是《撒野》影视化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

今天又看到说《撒野》将改名为《左肩有你》,作为原耽粉,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撒野》是一部文学作品,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不可避免的会被影视化,这也恰恰证明了《撒野》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不去过多的评价IP影视化这种做法,因为IP影视化这几年很受追捧,效果大家也都看在眼里,IP被大量删改,剧方赚得盆满钵满,之后撒手不管,原著粉网络骂街,这种事屡见不鲜。南康白起的《我等你到三十五岁》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我作为原著粉,无论是《撒野》小说,还是《撒野》广播剧,我都欣赏了好多遍,看着《撒野》被更多的人知道,看着撒野女孩男孩的队伍逐渐变大,我们都很开心,但也很担心。《撒野》影视化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害怕《撒野》会像很多IP剧一样烂大街。

《撒野》是很多原耽女孩男孩心中的白月光,是他们的入坑作品。因为它不同于其他的青春校园小说,这种类型的小说大多都是甜甜的,搞笑的,主角几乎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从初见,到熟识,再到最后的携手向前都太趋于完美,他们仿佛是为了告白而告白,为了甜蜜而甜蜜,没有更多的大悲大喜。

没有哪一部小说会像《撒野》一样真实,贴近我们的生活,近似我们每个人的青春。这让我们更能感同身受。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有血有肉,让读者能因为他快乐而快乐,因为他悲伤而悲伤。我们都被带进了这个故事里,看完之后会感觉世上真的存在蒋丞顾飞,真的有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十七八岁自己都懵懵懂懂不经事的年纪却可以互相救赎,在对方深陷泥潭时拉上一把,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

《撒野》没有单元情节悬疑探险,没有庞大世界观拯救苍生,他只有爱情,简简单单的爱情。干净,纯粹。巫哲笔下的文字让情节变得理所当然,不会感到突兀。

《撒野》一旦影视化,走向必定是社会主义兄弟情,没可能会像《上瘾》一样,因为一旦《上瘾》化,就一定会被封。但是一旦除去爱情那就不是《撒野》了,这部小说的意义也就没了。如果两个人只有社会主义兄弟情,那他们永远无法成为对方的光。

那份淤泥里的希望,丞飞相互治愈相互扶持的过程,两个少年为了未来的努力,真的拍得出来吗?顾飞给了蒋丞希望,蒋丞给了顾飞勇气,请问什么样的兄弟情能支撑他们相伴着走过那段黑色泥泞的记忆,向着灿烂的未来问好?只有爱情才能做到让他们在对方的眼里撒野奔跑。

看着自己眼中的两个白月光变成别人炫耀的两个角色,剧版《撒野》播出后,蒋丞和顾飞便成了两个演员的代名词,这是原耽女孩最难过的事情。

其实,并不是不赞同改编,只是不喜欢划等号.他们就是他们自己,永远不会被谁替代和成为。请不要提起两位演员就说“是演某某的那个吧”,也不要一提起蒋丞顾飞就说“是某某演员吧”,两位演员有自己的名字,蒋丞和顾飞亦有自己的灵魂。

巫哲把现实铺在读者面前,撒野却不狗血。喜欢原耽的女孩男孩真的可以仔细去看一遍《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