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天道》,解读《天道》,参悟天道。(38)

观看《天道》,解读《天道》,参悟天道。

《天道》剧开场,肖亚文不远万里飞往德国去拜会警校同学兼好友芮小丹,其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帮自己的老板丁元英在古城找一个隐世之所,然后拜托好友芮小丹能顺便关照着点丁元英。

肖亚文在向芮小丹介绍丁元英时,引用了丁元英前妻的一段话:“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你讲道理,包容到让你自己觉得低俗、自卑。”

永远都不会跟人吵架,每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这个不屑于跟俗人辩论争执讲道理的人,就是丁元英。

丁元英不争,因为他从来都不屑于跟人争。古话说:“与夏虫不可语冰,对井蛙不可言海”。丁元英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三观不同、格局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所有的争辩、争论、争吵、争执,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自我消耗。

窥一斑,见全豹。丁元英某次吃早点,被老板娘重复收了餐费,丁元英只是停顿了一两秒钟、看了老板娘一眼,然后未做半句解释或申辩,就默默的把钱给付了。

丁元英高,实在是高。他不仅智商高,情商更高。丁元英从来不和那些比自己层次低的人争辩,就是不想让对方把自己拉低到和他一个水平线上。这样的处事方式不是聪明,而是高明。

早点摊老板娘重复收钱,丁元英完全可以据理力争说清事实,也一定会有见证者站出来为丁元英作证。但是,如果丁元英真的这么做了,表面上是赢了,可实际上却输了个彻底。这种斤斤计较的小人行径,会把丁元英拉低到自己讨厌的层次上去,这不符合高人丁元英的格局。

丁元英从不跟层次不同的人计较,这与大方和宽容无关,而是一种足够高明的生存哲学与处事技巧。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丁元英很清楚一点,如果与对方的认知不在一个层次上,自己说的越多,越会贬低了自己。还不如包容下一切,随他去。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遇事不争辩,是一个人深入到骨子里的修养与善良。做人当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争,乃天道也。

看《天道》,读《天道》,悟天道。

人生悟道,悟道人生。

朝闻道,夕死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