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号与东北角,老城厢里的温馨记忆

天津的老城

东西长,南北短,是一个长方形

环城四面有四座城门

因此也形成了四个居住区

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西北角

其中东北角多是商贾富户所在

因此东北角一代

也是老天津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是老天津卫最繁华的地方


△老天津卫东马路的繁华


而要说到老城里的东北角

最令人熟知的

便是“官银号”了

虽然当初的官银号已经消失

但这个名字却早已深入人心,经久流传


◆◆

官银号

◆◆



官银号,是天津第一家政府官方设立的金融机构

全名北洋天津银号

也称直隶官银号

地址就在东北角北马路的东端

原楼已不在

现在人们看到的

位于古文化街入口处的“官银号”大楼

是仿照原楼重建的


△现“官银号”大楼


官银号大楼以别样的风格

在老城厢地区颇为抢眼

但在历史上

官银号仅仅占用了这栋大楼的一部分

真正的官银号行屋

应该是北马路一侧的三层楼房

但这并不影响官银号

在民间的知名度

历史上的官银号倡导民间储蓄之风

开民间理财先河

吸引了当时大批的津门百姓前来开户



东北角总是带点个性

因为你可以用“官银号”来代指这一片区域

但是东北角又是如何成了“官银号”的呢

还要从白牌电车说起



1906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

环绕天津老城厢的“白牌电车”通车了

电车公司将东北角站

起名为官银号

久而久之,东北角便成了“官银号”

“官银号”也成为了东北角



官银号给天津人的另一个印象

便是其对面的消防瞭望哨

在当时,这是一个新奇设备

天津人形容它像“老爷庙的旗杆”

在高高的瞭望塔顶端

设置有一个木制的瞭望斗儿

可以俯瞰官银号附近的火情

瞭望员每4小时轮班一次

发现火情立即通报

不过一班岗“站”下来

晕倒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此也被路过的看热闹的天津老少们

编出了“晕斗儿”这样极具天津特色的俚语


◆◆

东北角,令人难忘的生活

◆◆


△民国时东马路


除了官银号

在东北角地区还聚集了很多商号和娱乐场所

那时候的东北角

就有一处重要的娱乐场所:天晴茶楼

天晴茶楼建于1901年

位于东北角北马路南面的天津商场三楼

是一处新式剧场

初名大观茶园,不久改名天晴茶楼

茶楼为砖木结构,楼下设长条木椅

楼上两侧及迎面为包厢,可容纳观众740人

清末爱国志士王钟声

曾率团在该楼演出新剧(即话剧)

这里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还演出杂耍

上世纪40年代,天晴茶楼还曾演出戏剧

是老城厢地区

重要的娱乐场所


△民国时东北角的景象


除了娱乐场所

东北角最令人难忘的

还是那里曾经的生活

官银号菜市街、官银号副食综合商场

陪伴了许多老天津人的成长


1902年,官银号建成以后

摊贩随之在其后面

经营蔬菜、水产等农副食品

1910年左右

形成了自发的菜市场

1913年开始设立摊点、店铺

成为了里巷

到1983年,正式更名为官银号菜市街

每逢年节

附近的居民都会到这里来选购

茶叶、新衣新鞋、针头线脑……

东北角成为了最生动的城市记忆



如今的东北角

高楼林立、生动繁华

古文化街中游客如织

在宽阔的马路上

你时常还能回想到曾经这里的点滴历史

那里珍藏着城市的温馨记忆


编|赵双

综合整理|天津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