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京物语》为例,解读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及观影方法

作为一名资深电影爱好者,我非常敬佩小津安二郎对于家庭生活问题的剖析观察之深@五点君观影

很多资深的影迷都知道,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多以家庭、婚嫁为主题,尤其是他的家庭视角电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是日本电影史上三大导演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特级大师。他被日本人誉为“最具日本特色的一位”导演,一生拍片36年,作品56部,部分早期默片不幸散佚,传世电影只有36部,最为出名的就是《东京物语》和《晚春》,而大家公认的,具有最高造诣的就是《东京物语》这部影片,曾获第1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萨瑟兰奖,曾入选“世界十大电影”

《东京物语》主要是以子女的成长,来窥探日本家族制度瓦解的过程。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一对年迈的夫妇到东京探望儿女,受到子女冷淡待遇,然后夫妇回到乡下后,老母亲随即病逝,留下老父亲孤独地面对人生的故事。影片用坦率、清晰的手法,反映一整套的生活哲学,给人以巨大震撼,让人看了之后久久难忘。

很多人看到《东京物语》这部经典影片,都是从电影本身所呈现出的主题来解读。我们今天就换个角度,结合电影内容和导演的独特电影拍摄手法、风格,来进一步来解读他的整个电影美学。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身的观影体验,分享看懂看透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电影的三个方法。

《东京物语》剧照

01、早在电影《晚春》中,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艺术风格就已形成:以小见大,叙事简炼而对白精妙,擅长刻画家庭和亲情,在“天朗气清”中体现对人生世态的入微观察

小津安二郎早期的作品受美国电影影响较大,后来慢慢转向纯日本事物的回归,专注于日本价值的父母和正挣脱这种价值的孩子之间的冲突。他被世人广泛认知的作品是从《晚春》到《秋刀鱼之味》的13部后期电影,平均每年拍摄一部,部部堪称精品。尤其是《晚春》拍完之后,也标志着小津安二郎电影独特风格的形成。

小津安二郎独特的电影风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将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①电影节奏缓慢,不过分注重电影情节设置,讲究叙事简炼、对白精妙。

小津安二郎对于电影情节感到厌烦,所以他的电影不过分注重情节设置,但是对于电影人物的刻画非常讲究,通常是通过精妙的对白来反映真实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东京物语》中,父亲谈起战争中失去的儿子,说:“失去孩子让人难受;但和他们一起生活,其实也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又比如,两个老人在被儿女们送走去旅游,但实际上被热闹的人群吵得睡不着觉而犯病时,回到家仍然笑眯眯说着:“我们很幸福“。影片中出现最多的台词就是:”谢谢“”打扰“”我们确实是幸福的“。

在电影《彼岸花》中,父亲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发表了颇为开明的崇尚自由恋爱演讲,但这与他在现实真正的所作所为,恰好相反。当他的小女儿说她同意爸爸观点,反对包办婚姻时,父亲大吃一惊,他一面催促大女儿去谈一桩包办婚姻,一面却又对朋友的女儿劝说到:“实在没有必要结婚。“他对自己的家庭成员是一个标准,对别人家又是另外一个标准。

在我看来,这些精妙的台词形象刻画了人物形象,正是这种人物的矛盾之处,揭露了人性的真实和矛盾之处,制造出讽刺效果,并体现出人生就是矛盾这一主题。

平山周吉夫妇

以小见大,电影场景基本就是落脚于一个家庭中,焦点集中于家庭的崩溃,在“天朗气清”中体现对人生世态的入微观察。

《东京物语》中有一幕很经典,看完印象深刻。平山周吉夫妇的女儿金子志一在东京开美容院,当父母来到东京,志一的丈夫问她:“我应该去探望他们吗?“志一却说:”不用了,他们会自己过来的。“当父母亲来到家里,丈夫给老人买了点心,志一一边吃着却一边说:“不能让他们吃这么贵的点心,给他们吃饼干就足够了。”在客人问起父母是谁时,志一的回答是:“乡下来的朋友。”

我们常说,看人注意细节就够了。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的厉害之处是:志一的几句话,几个动作,就将她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吃点心那一幕中,如果志一只是说了那句“不能让他们吃这么贵的点心,给他们吃饼干就足够了”,效果可能没有这么到位。

传神之处就在于,她是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往自己嘴里塞点心,对待自己和父母的态度截然相反,全然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她尖酸刻薄的形象跃然于银幕,让人不禁更加觉得悲凉。

同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父亲和母亲孤零零地坐在空荡荡的室内,是司空见惯的影像。他以对人生的深邃洞察,用“天朗气清“的平静记录视角,体现现实感,他所拍摄的家庭不再是单个家庭,而是以小见大,突出反映了日本现实家庭的崩溃。

平山周吉夫妇与女儿志一

02、结合《东京物语》中的一些镜头,谈谈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基本都是从一个一成不变的低仰视角度去拍摄,正是这种角度创造了小津电影独一无二的外观。

小津安二郎经常在拍摄电影时,将摄影机放在离地三尺的位置,大部分画面取“中景”,只用接割,少镜头运动,这是一种典型的低角度视角,这个角度就是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看事物的角度。因为他说:“要对日本房子尤其是角落部分进行完美构图比较棘手,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使用低摄影机位,它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东京物语》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是家庭崩溃,但是整部电影中的人物都没有大悲大喜的情绪,观众看完也很难发出愤怒的情绪,电影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批判和指责,只是真实再现了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家庭的真实状态。

在这部电影中,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理由,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他们的选择貌似都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其实,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以电影向我们展示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们所有人都是不完善社会的受害者,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东京物语》中母亲去世后,孤独的父亲告诉二儿媳,她应当忘掉自己的儿子,改嫁他人,儿媳掩面哭泣。镜头随即切换到了学校的教室,此时传出学生唱歌的声音。在空空的走廊定场镜头,我们看到了小女儿执教的学校。她望向窗外,一列火车离开了她与父亲所在的尾道。下一个镜头就是父亲孤独的镜头,接着是火车,然后是二儿媳坐在火车上直视前方,最后一个是尾道的镜头,和电影开场的场景非常类似。

通过这一系列镜头的顺序切换,他将空镜头运用到极致,处理低调的场景,尽力避免感伤和讽刺,真实再现生活。这也暗示了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和事情,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很平,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平山周吉夫妇在二儿媳家

03、结合以上分析《东京物语》的角度,分享三点真正看懂导演风格独特电影的方法:

①从导演的成长经历、工作教育背景等入手,来分析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

电影作品就是导演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表达,同时也是其自身生活的一种延伸。所以,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导演作品,就该从他的生平事迹、工作教育与成长背景等入手,进而分析作品。

比如,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生活信条是:“日常的枝节小事随大流,严肃之事,我遵从心中的道德,而在艺术上则我行我素,重视我自己。“

正是因为他秉持着这样的精神价值观念,才让他专注于传统,根据他所拥有和能找到的东西来工作。他拍电影和别人不同,必定先写好剧本,构建好场景,所以他的电影基本上都是有固定结构的,始终如一。

小津自小是生活在与父亲分离的环境下长大的,也一直没有婚配。这样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人世无常,也更加注重家庭亲情。这从他后期的电影《晚春》《女儿结婚了》《东京物语》中可以看出。

总是客客气气的老两口

②看电影前,先搜集些关于影片的背景资料及经典台词,从这个入手进一步了解电影的精髓。

我们很多人其实是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解析一部电影的,很多时候看完一部电影都不知道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更别提看到影片中更多更深层次的含义。其实,这些都不要紧,有个简单方法可以帮助到你。

以各种方式搜索关于这部影片的简介及经典台词。比如,可以在某瓣网查阅这部电影的评分及别人对它的评价,提前预习下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了解下这部电影所获得的荣誉及所处的地位。

再从某度上搜索关于这部电影的经典台词,基本了解人物的性格及电影的剧情走向。这些经典台词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金句,往往是破解电影之谜的关键。

老母亲的葬礼

③选取剧中的某一个人物或是难忘情节,从这个角度分析电影想要表达的主旨及深层含义。

我们有时候看电影,往往会跟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产生情绪变化,往往会剧情被牵着鼻子走。这种感性情感大于理性情感的行为,会让你陷入影片无法自拔,不知道电影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想要看懂一部有特色的电影,可以试着从剧中的一两个人物或情节入手,从以上我们分析的方法,深层次剖析人物性格,抽丝剥茧,你会发现电影的深层秘密。比如,《东京物语》这部电影,人物众多,如果你沉湎于细碎、低角度的场景,你会看完后不知这部影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不知道为什么它会有这么高的国际声誉和评价?更不能理解导演背后所要表达的,只是想呈现出真实的人性,不加以任何道德批判的主旨。

总结一下:

如果想要看懂《东京物语》,不能仅从故事内容分析,如果仅从这个方面分析,就会看不到这部电影的精髓之处,看不到这部电影的世界影响力及在导演职业生涯中所处的位置。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东京物语》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结合该电影,介绍了真正看懂一部特色经典影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