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办谈强基计划,2020年川大、中南、山大强基计划招生趋势

近期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也纷纷通过了线上平台进行招生宣讲,重点强调了“强基计划”招生的特色。

从各高校招生办老师透露的信息来看,各高校均在规划和申报的过程中,预计在3月底公布的各校强基计划简章会有明确说明,敬请期待。

四川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廖爱民

川大今年进行“强基计划”招生,强化大类招生,希望广大师生进行关注。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大类招生对于考生来说,最大的好处是避免缺乏了解而选定不适合的专业学习。考生进入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后,通过对大一基础课的学习,跟老师、学长进行充分沟通可以对具体的专业方向更了解,选择自己喜欢或者适合的具体的专业方向。

另外,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在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招生,但采用大类招生通过强基入选的考生不会仅局限于几个基础学科专业,会有更多选择。

中南大学——招办主任刘铁雄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考生一定要明白“强基计划”和原有自主招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选拔定位、招生专业、入围校考的依据、录取方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强基计划”对人才选拔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有助于推进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二是有助于推进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强基计划”旨在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看高考成绩而不唯高考成绩,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三是有助于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强基计划”通过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刘传勇

山东大学"强基计划"选拔人才根据教育部政策,强基计划开设基础学科。山大上报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否会批下来还不能确定。

首先,强基计划选拔需要看高考分数,相比自主招生,强基计划对高考分数线要求更高,是根据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来确定初审。计划招生300人,通过高考确定初审600人。招生人数还有待审批。

其次,强基计划不仅仅是招生,更注重培养过程。是培养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人,对家国情怀、个人牺牲精神要求很高。学校目前把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做了对比,打通专业培养。

疫情无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护,有效应对!也向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