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 傲雪寒天别样红——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服务产品室女职工剪影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服务产品室是一支业务与科研并举的一线业务单位,女职工比例达三分之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服务产品室(简称“产品室”)的女职工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暖心相助,用她们的行动彰显“全国巾帼文明岗”的积极风貌。

初心不改,用行动践行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产品室的两位女性领导干部章芳、杨静立即响应党和国家的防控要求,积极协调督促防疫期间职工轮岗值班和远程值班,每日仔细核查本部门职工健康状况,细心关切着每一位职工。

产品室主任章芳为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协调沟通整个部门各项事务,关心只身在北京的匡秋明爱人有没有防护用品,了解情况后安排值班人员立马送去消毒液。得知张国平总师没有口罩,就赶紧想方设法帮买了20个口罩……每天光是电话就要接打十几个,有时一打就是很长时间。有一天,一共接打了近4个小时电话,耳朵都发懵了。

首席慕建利了解到有职工家住得远,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来值班,主动要求代替她到岗。慕建利说:“我能开车去单位,你坐公共交通就别去了。大家互相帮助,共度艰难时期。”

齐心协力、暖心相助的事情在这个集体中经常发生。

迎难而上,用速度表达态度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强寒潮天气来袭。此时,产品室有这样一支队伍——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OCF)团队,全部由女职工组成。

寒潮来临,章芳与产品室副主任杨静、值班首席慕建利在微信群中组织讨论OCF精细化预报对本次寒潮预报效果,在凌晨1点给出本次寒潮过程预判结论,为后续服务跟踪工作作出重要前期准备。为了抢抓寒潮效果检验的时效性,OCF团队成员排除困难,争分夺秒处理数据,撰写分析报告。慕建利一直是整个团队的表率,在远程办公的日子里,她依然用最迅速的反应、最严谨的态度做好预报服务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次日清晨6点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团队成员李文静、陈树家中有年幼的孩子,由于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人手缺乏,但她们依然没有放松要求,为了保证寒潮过程跟踪检验工作进度,她们有时要在哄完孩子睡觉后,再加班到深夜。袁彬家的小女儿还不满三岁,正是黏着妈妈的时候,因为妈妈要远程办公处理工作,白天只能待在卧室和奶奶玩儿,有时候实在忍不住就偷偷跑去妈妈身边待一会儿。当问起邓美玲工作时如何面对宝宝需要抱抱的情况,她说为了不耽误工作,只能把自己单独关在一个房间里,假装自己不在家。在远程办公的日子里,她们有着双重身份,既是需要照顾孩子的“妈妈”,又是必须坚守岗位的“气象人”。

悉心相助,用热情谱写暖歌

产品室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回京人员居家隔离的要求。由于隔离人员不能外出,吃饭、倒垃圾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变成难题,产品室女职工积极报名组成“爱心保障小分队”。退休返聘专家唐千红更是主动提出自己必须为“年轻的”隔离人员服务,跑前跑后,送去了可口的饭菜和水果。了解到在隔离期间的李志敏身体有点不适,杨静立刻去药店帮忙买药。这些润入心中的关怀,不仅保障了隔离人员的基本生活,更是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章芳、杨静、袁彬、王丽娟、梅钰、王丽娟、钱美超在值班之余到食堂为隔离人员打饭,王丽娟送饭时还会在袋子里装上零食。食堂的饭菜吃腻了,她们会下厨做菜给大家换换口味。平时不怎么下厨的杨静,为了给隔离人员改善伙食,尝试做了葱花饼、韭菜盒子等面食。梅钰每次送饭都会精心制作,像红烧大虾、竹笋炒肉这样的菜也不在话下。

抗击疫情,她们也、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坚守岗位,传递爱心,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稿件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