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着北上资金“吃肉”

北向资金在过去几年对A股的把握越来越成熟,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上最聪明的资金群体


出品| 每日财报

作者| 刘雨辰

所谓北上资金通常是指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与之对应的是南下资金,也就是流入港股的内地资金。有些人把北上资金统称为外资,其实北上资金里面也分了一些种类,有些是外资,有些其实是国内资金在借道,但由于其规模有限,所以我们将北上资金全部看成外资即可。

A 股自2018年起被 MSCI、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和标普道琼斯指数先后纳入,促进了外资的流入。目前外资进入 A 股市场主要有三个途径:QFII、RQFII 和沪深港股通(陆股通)。陆股通使外资进入A股的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是目前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首选途径,据测算,北上资金通过陆股通持有的A股市值占到外资总持仓的三分之二。

果断出击,逆向操作

不可否认的是,北向资金在过去几年对A股的把握越来越成熟,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上最聪明的资金群体。通过比较陆股通北向单日净流入金额与上证综指收盘数,可以发现北上资金在上证综指低位时进场往往为后续指数反弹埋下了伏笔。对此《每日财报》带大家来回顾北向资金几次让人印象深刻的操作,来感受这种洞察力。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农历新年开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月3日),国内投资者恐慌抛售,导致近三千只股票跌停,但北向资金全天疯狂买入,单日净流入199.32亿。随后用了几天的时间大盘就回到了3000点附近,相比于2700点的低点,大盘足足有十个点的浮盈,个股层面上很多绩优股已经收复节前的阵地并创新。

回顾历史,自2014年外资可通过沪深港通机制投资A股市场以来,北向资金只有在2015年的时候流入规模大幅下降。而这就在这一年A股发生了股灾,在国内投资者进场抬轿的时候,北向资金却果断收手,完美的躲避了断崖式下跌的冲击,嗅觉非常灵敏。市场在6月份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是散户还是国内的机构都被套在了高位。2018年下半年,A股市场“跌跌不休”,北向资金开始逆市加仓,市场在2019年一季度走出一波春季行情,外资顺势抛掉一部分高位的股票,并进行了相关的调仓换股,其中贸易摩擦加剧的4月和5月成为了北上资金在2019年唯二的两个净流出月,而在12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后,北上资金持续多日净流入。

随着北上资金通过陆股通渠道持A股市值从2016年底的不到2000亿元人民币提升至目前1.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北上资金持A股市值目前在A股总流通占比已超过3%。

北上资金已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和市场判断指标,资金的流入/流出时机正不知不觉间重塑A股的投资逻辑。

北上资金的属性

北向资金的资金来源于国际市场,而目前海外地区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利率大幅低于国内,欧洲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因此北向资金对投资的收益率要求会低于国内机构。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开放程度高,海外资金来去自由,并不会像国内机构一样受到各种限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完全可以在别的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因此北向资金对风险的把控和处理能力远超国内的一般机构。

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北向资金的定位很精准。在A股市场,他们对大盘蓝筹股和消费、金融板块持续性看好,在台湾主配的是半导体,在韩国主配的是电子。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集中于每个国家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或者板块。从个股的角度来说,更青睐大市值、高股息、中低估值标的,和巴菲特一样,他们对于ROE和盈利的稳定性非常看重。之前说过北向资金在去年有过调仓换股,他们增配了医药和部分科技股,这一点和国内的机构形成共振,大家一致看好2020年的成长股行情,到目前为止判断是没有错误的,核心成长股强者恒强。

从资金的分配来看,长线投资为主,短线投机为辅。长线配置资金占比超过 70%,处于绝对多数,代表着北向资金的整体风格,短线炒作资金占比不超过三成,这部分人偶尔做T,操作起来很果断。此外,从大的格局来说,提前埋伏左侧入场是他们惯用的手法,每个投资者都想做到这样,但这需要非常强的研判能力。

重点个股和行业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2019年全年,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3517.43亿元,截至2019年末,持股市值较2018年末累计上涨7629.35亿元。截止到2020年2月25日,北向资金总共持有1287只A股股票,持股市值为1.45万亿元。以持股量占总股本的比重统计,占有总股本的比例超过10%的有21只股,其中比重最高的是华测检测,北向资金最新持有该股3.61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21.71%,消费股中的老板电器、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也是外资的重仓股。

北向资金持仓占总股本10%以上的股票(截止2.25)

从机构的分布来看,百亿以上的大机构占据了96%的份额,截止到2月25日,北向资金持仓过百亿的机构有13家,总持仓市值1.43亿元。其中汇丰银行一家就有4595亿的持仓,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北上资金在A股持股的行业集中度仍处较高水平,持仓占比超过5%的前6大行业(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银行、非银金融和电子)合计占总仓位的62.63%。与2018年末相比,北上资金2019年在仓位分配上主要增持了家用电器、生物制药、计算机等行业,减持了食品饮料、交通运输、汽车等行业。北上资金目前的对A股市场各行业仓位的分配比例,尤其是个别行业的增持信息,已成为A股其他投资者和机构的重要风向标。

截至2019年底北上资金行业持仓比例同比变化(%)

从持仓策略来看,北上资金的选择是重仓持股,把鸡蛋放在少数的篮子里。陆股通持股市值前二十的市值总额超过七千亿元,前五十的市值总额超过九千亿元,也就是说市值排行前20的市值占比接近50%,市值排行前50的市值占比则在60%左右。

北上资金持仓市值前20的个股

尽管通过外资通过陆股通流入A股的资金超过万亿,且持股市值超过1.5万亿元,但是与A股66万亿元的总市值相比,外资在A股市场的占比依然偏小。按照富时罗素此前的计划,3月23日A股纳入因子将从15%提升至25%,MSCI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对A股个股名单进行调整,纳入因子暂不做调整。可以预见,在2020年内因国际指数扩容、个股名单调整等因素带动A股外资流入规模会更大。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投资者需要尽快熟悉外资的投资特点和选股逻辑,和主力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才能保证收益。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