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吹捧,还原一个真正的“亚洲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7月4日,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我们可以看看当时所谓的远东运动会只有3个国家参与,半表演性质,而且那个年代整个世界,足球技术如何?

那个时代无疑是亚洲球王,但是那个时代亚洲就是纯业余足球,而且也没几家在玩(毕竟到处是殖民地)。最被球迷津津乐道的远东运动会,也就三只球队参加。

的确有人把李惠堂称为“球王”——中国人自己。

所谓的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目前完全找不到《环球足球杂志》,搜索《环球足球杂志》只能查到这一条新闻,这让我更加怀疑,这条新闻的真实性。

其实你们可以想想,1976年德国杂志评选球星,会没有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吗?造假的人太没有常识了。而且你看到有哪个德国人的评选会有英国的马修斯?1970年代会有人认为马修斯是球王?

“亚足联1928年发给李惠堂亚洲球王称号”,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亚足联1954年才成立……

如果一个只带队参加过一届奥运会,并且一场未赢、一球未进、一分未得的人都能和贝利并称五大球王,那么董方卓是不是可以称为球帝呢?毕竟人家在08年北京奥运会打进一球、打平一场、取得一分。

当年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0-2输给英国大学生,而且我相信球王不能是业余球员吧

当年英国队队员

有的人认为当年日本0-8输了,0-2输给强大的英国也不是丢人的事情

当年日本队甚至有高中生。东大,稻田大学的已经是见怪不怪

赛制原因

强大的英国队只赢了一场,第二场就输给了波兰,惨遭淘汰

如果0-2输给英国算是荣耀的话,那么02年郝海东和范志毅,紧紧0-4输给了当年的冠军巴西,算不算四分一个球王。

如果李惠堂等于贝利,那么郝海东等于四分之一的贝利?

李惠堂主要还是在西南区域抗战时友谊赛募捐军费,被大力宣传,论球技在当时残弱的东亚可以吹一下,跟欧洲一比就知道好似今天武球王和梅西的差距 。

一生就没有参加过任何顶级比赛,甚至没有和一支职业球队比赛过,又如何论证其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呢?要知道,高水平的球员,是需要高节奏对抗来不断打磨的。近年中超花大价钱买入大量大牌球星,不少都因为不满中***赛节奏而嚷着要走。也正如齐达内自己都承认,如果他一直呆在阿尔及利亚,而没有得到法国的训练、比赛条件,他不可能成为顶级巨星。中文维基的参考文献全部是中文媒体

英文维基的参考文献全部是中文媒体

英文维基的外部链接有一个看着象非中文的

Li Huitang, o Rei do Futebol da China (Li Huitang, China's king of football) (Portuguese)

哇靠还是葡萄牙语耶,难道是葡萄牙人甚至巴西人认同他了?

http://portuguese.cri.cn/101/2006/12/04/1@57046.htm

第一段就说:

Uma revista de futebol da Alemanha escolheu em 1976 os melhores jogadores de futebol do mundo: Pelé, do Brasil; Stanley Matthews, da Inglaterra; Alfredo Di Stéfano, da Espanha; Ferenc Puskas, da Hungria; e Li Huitang, da China. Além disso, Li Huitang também foi considerado Rei de Futebol da ásia.

1976年一本德国足球杂志评选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西班牙的迪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以及中国李惠堂入选。李惠堂还被称为亚洲球王。

一本足球杂志,不知道杂志名。

再仔细看一下网址,cn结尾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葡语版。

中文维基和英文维基中都认为李惠堂进球1260个,但没有出场次数,不知道踢了多少场是怎么知道进了多少球的?

百度百科一个词条中,李惠堂的进球数据有1860个、近2000个,超过........

首先解决一个问题

为什么李惠堂受敬重?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李惠堂在那个时代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其原因不仅仅是他是那个时代的中国足球的佼佼者,更源于他深沉的爱国情怀:

举例说明:

1 为国家放弃参加法国职业联赛

在法国巴黎,中国队战平法国职业联赛中的强队巴黎红星队,李惠堂技惊四座。赛后的晚宴上,红星队的总经理拿着工作合同直接找到李惠堂,让他留在巴黎,并许以优厚待遇。当时,国际奥委会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李惠堂一口回绝道:“我还要继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2 他拒绝在汪伪政府任职、在南方几个大城市作义赛的救国善举,竟然招来丁默邨特务机构的暗杀,好在最后暗杀未遂。

1941年日本攻陷香港后,李惠堂不愿作亡国奴。在汪伪政府的强制和威逼下,李惠堂拒绝担任体育副部长,这招致时任“76号”(汪伪政府特工组织)执行长官丁默邨的两次暗杀。可李惠堂每次都幸运脱险。拒绝为日本人踢球,也拒绝在汪伪政府任职,

3 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支援难民,以全力支持抗日救国。

综上可以看出,作为一代爱国志士,李惠堂心中的这种情怀,是我等后辈所应学习的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但球员生涯上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荣誉。

曾经是国际足协副主席算是他一生在足球上取得的最大荣誉了。

中国人自古是这样的,霍元甲,叶问等等等等,前几年还有过一个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比泰森还要厉害的拳王,我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总是要么踩死,要么吹死,我更希望中国人能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