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会三国语言 社区“外交”一人包揽

这两天,一则“外籍住户回小区、保安无奈求助警察”的视频蹿红网络。有网友戏称“视频里两位警察互相询问不确定英语单词的模样像极了自己考试的样子”——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区日常防疫过程中,与外籍人士的沟通之难。不过,越来越多的热心“翻译官”主动请求加入,为社区工作者们带来了“最强增援”。

1994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夏熠就是这样一位“最强增援”,本职为区人才服务中心一员的他作为“下沉”干部进入灯塔村,在得知嘉定工业区庆阳社区急需懂外语的志愿者后,他完成了灯塔村的“下沉”工作,来到了庆阳社区,当起了“翻译官”。

“Hello? Is Rosemarie there? This is Qingyang Community Committee……”英语专业毕业的夏熠说起英语来流利又地道。他告诉周到君,社区有十几户外籍住户,这些人多数都没有回过自己的国家,但是面对复工、复学等事项,也是问题多多,但苦于语言交流存在障碍。

在夏熠的沟通下,这些外籍住户不仅清晰地了解到目前“新冠”疫情的最新情况,也对复工等政策情况,有了更清晰了解。“幸亏小夏来了,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令居委书记陆霞红没想到的是,夏熠不仅擅长英语,还会日语与西班牙语的日常对话。

原来,夏熠在大学中二外修的是日语,西班牙语则是他自己的兴趣,所以对于小区的外籍住户来说,基本上夏熠都可以完成沟通。

陆霞红告诉周到君,在接到了要排摸完善辖区外籍人员信息的通知后,大家有点慌。因为社区不仅有来自日本、泰国等国家的住户,还有菲律宾、印尼,甚至也门等国家的常住居民。“有些外国人虽然讲英语,但口音很重,比划了半天也没搞清楚。” 庆阳社区社工孙诗艺说,还好有夏熠的帮忙,这样沟通不行就换个方式来。

在上门的外籍人员走访中,夏熠与居委工作人员,还一起走访了也门籍人员哈立德•阿卜杜拉•阿里•瓦丹(音)、日本籍人员高桥裕实(音)、菲律宾籍人员的纳库亚夏洛图(音)的居住地,及时了解他们的出入境信息及相关健康信息。

“我本来就是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相关工作的,所以对外国人的情况比较熟悉,” 夏熠说,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他和外国人的沟通还是比较顺畅,针对一些外籍住户关心的复工、复学情况,他也及时地予以了解答,安抚了外籍住户焦虑的情绪。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他们,让他们有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