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病往往比“艾滋病”还可怕,常见的错误“恐艾”处理方式讲解

在艾滋病科工作的几年当中,接触了不少人,有的是患者,有的是高危人群,有的是恐艾人群。特别是对于

“恐艾人群”的工作有些难度。

因为都太了解艾滋病了,所以对于艾滋病能带来的后果都熟知能详,虽然艾滋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宣传和普及相关常识,但是有些人就因为这些造成了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出现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状。

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过一名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他以往在男女方面非常开放,所以发生男女之事较多,起初他对艾滋病并不了解,但是他在一次高危行为中避孕套发生了破裂,起初他也不以为然,但是以后的日子他就有压力了。


因为他听到了一些关于那女孩的传闻,很多人都说该女孩非常的乱,并且还有病,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也不敢多问,随后的几天里他感到身体有些乏力,这时他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高危行为的疾病。

这时“艾滋病”展现在他的面前,他一一核对每段的描述,发现和他本人实在是太相似了,这时的他已经变得非常的敏感了,他按照网上的一些介绍,从网上购买了一些检测试纸,他每隔几天就会检测一次,直到最后发展成每天检测好几次,虽然检测的情况都是阴性,但还是没有消除他的疑虑。

这时他来到我们科室进行咨询,首先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及症状,据推算已经过了窗口期,为了消除他的疑虑所以给他检测了一次,结果和他自己检查的一样也是阴性,虽然结果很好,但始终没有感到他的放松,感觉他还是不相信。

没过几天他又来了,虽然给他耐心的进行了讲解,但是他的疑虑始终没有消除,在我们看来他现在已经不再相信这些结果,他的心里已经确信被感染了艾滋病。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对他进行了多次的电话随访,经过了解他已经到多地区的艾滋病部门进行了检测,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每次看到网上的一些相关介绍被消除的疑虑又重新被点燃。


上述这个情况不是个例,在艾滋病的工作当中经常遇见,因为每个人的精神承受能力不同,所以表现的也不尽相同,大家看到这个案例很多人都会说他活该,的确,造成恐艾的原因很多都是由于生活混乱所致。

但是在指责这些不良行为的同时也对于这些人表示同情,因为他们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在艾滋病的预防当中,除了做好预防宣传,还要做好高危人群的抚慰工作。往往很多时候大家都注重的是艾滋病本身或其如何进行预防。

在这里我们要对还在怀疑自己是否患艾滋病的人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这些人有所帮助。

一、正确了解艾滋病

大家对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都非常的了解,在很多人眼里只要发生了高危行为就百分百致病,其实不然,就算与携带者发生了高危行为,它也是有一定的几率的,并且也会与携带者自身的病毒数量,传播途径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有一定的几率不会被感染,但是还是希望别去触碰这些几率底线,谁都不敢保证哪一次的高危行为就会被感染到,如果真的能掐会算,那么艾滋病就很好预防了不是吗?


二、不要偏听偏信

在发生高危行为后,很多人都会去查一些资料,甚至会到一些艾滋病相关的论坛、群里进行咨询,这时很多人都会发现有太多与自己相似的情况了,如果在看到一些网友的介绍,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虽然网上的有一些相关常识,但是不能把这些常识当做确诊的依据,并且网上还有一些爱起哄、爱看热闹的人,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在经过这些人的胡说八道,那么可能就会对患艾滋病更加深信不疑。

所以资料可以看看,但是不要深信,真正要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可以到当地的艾滋病管理部门进行咨询,那里都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关于艾滋病相关书籍,这才是权威的艾滋病解答。

三、网上购买试纸或者药物

在一些相关艾滋病群里经常有人会问哪里能购买到试纸或者一些防治药物,这个现象很普遍,在与一些前来咨询的人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虽然检测是件好事,但是也需要注意。

1、网上的试纸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对于检测出来的结果也不敢保证完全正确,并且在这些论坛或群中售卖的人也不能太相信,要相信骗子还是有很多的,别到时弄个人财两空。

2、所谓的抗艾滋病药物都是国家严控的,大部分是不会流入到社会当中的,所以不要太相信这些人的宣传。

无论是检测试纸还是药物,大部分都是国家来承担费用的,只要到正规的艾滋病部门都可以得到帮助,并且这里都是专业工作人员,在检测的准确率上都是有保证的。并且艾滋病的药物也不是随便能吃的,要符合相关的条件才能服用,万不可胡乱从网上购买胡乱吃哦!

四、心理承受能力

很多人在发生高危行为后,不敢去检测,不敢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往往是自己一个人憋在家里胡思乱想,如果时间长了那么可能会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如果这时再来解决往往就相对困难了。

所以遇到这类事情,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才行,并且不要心理压力太大,不管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都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假如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能说一定会死亡,只要心态好,积极治疗,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上述这些都是一些人对于艾滋病常见处理办法,对于艾滋病需要重视,但是还要科学性对待,对于艾滋病的检测是非常严谨的,而不是看看资料、听听别人的介绍就能诊断。

如果真的害怕、担心艾滋病,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免发生高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