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额外解读完结篇

我查到“缠中说禅”的ID已经停止更新12年了。感觉和科比离世相近,难说悲伤。

我想,缠中说禅就是天道的芮小丹,她已经死了,选择了自杀,因为她不想再治疗了。

我想,结尾的“大哥走了”,就是天道的丁元英也走了,他选择了沉默,安静。

尽管电视剧在2008年就上映了,缠中说禅是在2008年的年底才停止更新。

实际上小说版本早三年前完成,估计事迹主要90年代末和00年代初。

但是我相信他们就是一个人,因为他们是共用一个灵魂。李彪和女主角都是道家思想。

实在难想象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居然这么灵魂相通!

女主角芮小丹在电视剧里面会死,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她听到了天国的音乐,得到了不应该的爱情,这些需要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被歹徒炸重伤以后,她可以选择治疗,可以选择残缺的余生。但是她没有!因为已经不完美了,她选择了了解自己。电视剧里面不知道有没有马赛克,我在视频网站找的资料都打码了。两个人因为对音乐的极致追求爱上对方,如果容貌损伤过大,那即使丁元英不在乎,芮小丹也不会选择继续在这个世上。

芮小丹在德国读书时,帮母亲洗盘子洗碗来赚取零花钱,其实母亲店里不缺洗碗的工人,也不差那点工钱。


肖亚文曾对芮小丹说过,无论如何,都不要对丁元英动那种心思。但当芮小丹难为丁元英那顿酒之后,还是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丁元英。


当丁元英担心芮小丹的时候,欧阳雪说:大哥你放心,小丹有她自己的想法。丁元英回答说:就是因为她太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才担心。


因为父母离异,小丹对父亲有看法,很多年都不说一句话。


丁元英劝小丹的换份工作,小丹不为所动,父母劝的时候,也不为所动,朋友劝亦如此,她都在按照自己定好的路线生活。


两年后小丹去德国探亲的时候,要绕道耶路撒冷去旅游,但是因为思念丁元英而放弃既定路线,非要回国,如果不是丁元英一同前往,也许她也不会去了。


小丹抓捕黄福海的时候,打电话给丁元英,丁元英什么话也没说。


肖亚文问丁元英小丹为什么会自杀时,丁元英回答:她觉得自己没用了。


从始至终,她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别人的意见于她而言,只是选择性听取,并加入自己的想法。


她也是太聪明,只是丁元英点拨了几句,自己还没有明白的意思,她却用那些理论攻破了王明阳的心理防线。


她也是有能力,只是几句话,就让丁元英出手帮助王庙村。


她也是有勇气,在抓捕黄福海等人的时候,以一敌四,不落下风。


别人的意见对她而言,也许只能做为佐证,不能做为绝对证词!

因为,她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最后丁元英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丫头,不简单呀!


也许,这就是说的道法自然吧!


虽然丁元英已经半人半仙,但是他问“小丹死了吗?”。我就知道他其实也还是凡人。即使这时候自己的思想境界再高,也难逃脱出剧烈的悲痛。万物难逃真香定律!

虽然部分资料显示女主角直接被炸死了,但是我看了最近的视频,她是先开枪打了二营长的腿,后面才自杀的,这应该是原片未删减版本。


提醒大家,后来丁元英也早逝了,因其原型就是李彪,不到40就仙逝了,李彪即是股票操作方法“缠中说禅”的创造者,也是在二级市场呼风唤雨者。本人亦用该体系投资股票,该方法是终极性的。


他死于试图对“大道”的超越,而忽略了人生活在多维的因果链条中。这可与林海峰死于嗔恨,小丹死于痴,刘冰死于贪做一个对比。

音响市场利润高,农民太穷,丁就造成一点蝴蝶效应之事。另外,该书的框架是,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宗教,文化差异与共性。

需提醒的是,是每个人的文化倾向,没有好坏。如,韩楚风,他也应该归属强势文化之列,在竞争总裁的位置时,丁元英让他选择了弱势(这与丁元英的个人意识有违背),结果,选择弱势的韩楚风却偏偏当上总裁【该处参考其他人的书评】。

丁元英五台山原话解读: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解读:外部【行】是内部【心】的延伸,内部不“明心”,外部之行的反作用让心更不明。心与行相互作用影响,螺旋发展。不良性互动,就恶性循环。

从个人提高方面讲:以行制性与以性施行都是必要的而且根本无法分割。性是过往行为影响下的性,行是由之前行影响下的性指导的行。

行为导致性的积累,即是业力或习性,行为与更多行为之间的轴线即为生理


关于李彪先生为何是丁元英的原型:

1,《天道》中丁元英用低价卖音响与李彪跌停洗盘法一致

2,都喜欢音乐

3,李彪说过:农业是可以商业化运作的

3,李彪喜欢作诗,多次提到:格律诗

4,李彪明确说过,未来要进行文化建设

5,李彪攻击过某西方教派,临死依然受到该教派的法术攻击


实际上李彪就是丁元英,缠中说禅就是芮小丹,李彪也是芮小丹,盛东辉是丁元英。他们有道、有佛、有禅。。。。。。


大量的站外资料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