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圈的NBA明星:25歲失業,32歲創業賺千萬,40歲投資身價過億

企業家...投資人...在不同身份之間切換,有時很難判定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庫班,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但是,那個在球場邊和達拉斯獨行俠共患難的庫班一定是最真實的他。

庫班出現在了硅谷知名芯片製造商英偉達舉辦的科技峰會上。 在一群西裝領帶的人中間,庫班的T恤和牛仔褲顯得特別的“硅谷範兒”。

作為一個不算特別忠實的 NBA 球迷,硅兔君除了差點喊出來“這 TM 不是馬克嘛?!馬克!!”之外,第一反應是:咦,他為什麼會在這裡?

庫班的身上經常有著這樣的“身份錯位”。

在大部分人眼裡,庫班是一個熱愛籃球的 NBA 球隊老闆。對他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穿著印有達拉斯(小牛)獨行俠 logo 的T恤站在美航中心(達拉斯獨行俠主場)的球場邊怒目猙獰地對著裁判咆哮和抗議”,是他一手將達拉斯獨行俠從 NBA 聯盟裡的魚腩球隊變成了近 10 年來 NBA 最成功的球隊之一。

然而,絕大多數球迷並不太清楚他的其他身份:一名優秀的創業者,在 20 年前創辦的兩家公司總共賣出了 57.06 億美元的高價;

一個出色的投資人、以及美國知名風險投資類真人秀節目 Shark Tank 的頭號嘉賓;

一家娛樂公司的擁有人;一家電視臺的主席;幾家電影製片的老闆;

2018 年,他身價近 40 億美元……

庫班出身普通家庭,並非是富二代,身上現有的光芒全靠雙手打拼,這讓他成為了眾多後輩追逐的標杆。他不是一個吝於分享經驗和故事的人,也正因此,硅兔君才有幸採訪到了庫班先生,試圖窺探並總結出這位美國商人成功的背後邏輯。

1

天生的商人

1958 年,庫班出生在位於匹茲堡的一個猶太裔工薪家庭。

他的父母均不是商人,然而庫班卻在童年時期就體現了敏銳於常人的商業嗅覺。

12歲,庫班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筆“買賣”:用三美元的價格買下一大包垃圾袋,再以六美元的價格賣給隔壁鄰居。

16 歲,庫班開始“做生意”:趁著匹茲堡當地報刊罷工,他從其他城買來報紙再到匹茲堡賣;

20 歲,庫班開始創業:為了攢大學學費開辦了一個舞蹈班;

大學期間,他開始涉足房地產,和幾個朋友租下學校附近酒吧的一塊地,專辦迪斯科派對,最後用派對賺到的錢把酒吧給買了下來。

截止至大學,庫班的小生意都運轉地順風順水,直到畢業之後加入工作,由於他的不安分守己,庫班總得不到上司的待見。

在銀行工作的時候,庫班就會給他的上司寫郵件,提出對公司節省開支的建議;邀請一些高管來公司,和年輕的職員交流;自己動手做時事通訊,更新銀行裡項目的進度……他從來沒把自己當普通的員工,而是一個身穿員工制服的創業家。

努力所換來的結果並不理想,上司的一句“你是老闆還是我是老闆?”讓他心灰意冷,他也很快就被上司辭退了。

工作場合屢屢碰壁讓他想要換一個新的環境。24 歲,他離開印第安納前往達拉斯的時候,身上只有 20 美元、以及一輛只夠開60英里的破舊老爺車。

在達拉斯,庫班和另外五個哥們兒擠在郊區的一棟房子裡,如果回家稍晚些就只能去睡沙發或者地板。這些人裡,有人在快餐店打工,有人在賣保險;庫班則是在一家軟件公司裡當銷售員。 他依舊積極工作,四處銷售,提升業績。當然,也依舊不受老闆喜歡。

最終,庫班由於急於想要拿下一張 15,000 美元的銷售單子,忽略了開店時間而被老闆炒了。

“我和客戶談妥了一張單子,我可以從中拿到 1500 美金的佣金。他們希望我第二天去拿支票,但我的老闆說不行,你必須早上來開店。我想如果我拿著 15,000 美金的支票到了老闆面前,他總不會對我怎麼樣吧......結果我就被炒了。”

當時庫班25歲,職場中的屢次碰壁讓他終於意識到:如果打工不成,我就自己單幹。這一任性,一發不可收拾。

他創辦了一家軟件諮詢公司 MicroSolutions,直接對標自己的前東家。多年來壓抑的創業欲和商人天性在這一刻徹底釋放。他的目標只有一個:不惜一切手段讓公司成長。

成功沒有捷徑。回顧庫班的第一次創業, “沒有捷徑”實際上是一條通往成功路上的“荊棘”。

一旦他開始工作起來,你甚至無法簡單地用“工作狂”來形容他。因為是軟件生意,庫班時不時就“連續 36 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睡”來做編程、跑軟件。

一年後,26 歲的庫班的銀行賬戶裡有了 10 萬美元的存款,很快,這個數字變成了 80 萬...100 萬...七年後,MicroSolutions 以 600 萬美元的價格賣身,32 歲的庫班躍身成為千萬富翁。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退休。“我的心願就是在 35 歲以前能夠沒有顧慮地退休,我的書桌上還放著一本叫做《在 35 歲前退休》的書。”

2

一個精明又保守的投資家

時間切換到 2018 年,第九季的 Shark Tank 剛剛結束。這檔風險投資類真人秀節目吸引了來自美國各地有著創新想法、並願意付諸行動的企業家來到熒幕前,說服投資人嘉賓為自己的項目注資和背書。

儘管所有來到 Shark Tank 的創業者是面向五位投資人做項目介紹,但是,無論觀眾還是創業者心裡都門清,只有庫班點頭投資了自己的項目才是真本事。理由很簡單:庫班最富;他的眼光也最獨到。

這就不得不提到庫班的另一個身份:精明的投資人。

他的投資始於出售 MicroSolutions 之後。在他成功“退休”的這 10 年裡,他一度賦閒在家,但依靠買賣股票他賺了 2000 多萬美元。

1995 年,他和朋友 Todd Wagner 共同創辦了音頻視頻門戶網站 Audionet,後改名為 Broadcast.com。在 1999 年,即互聯網泡沫達到最頂點的時候,Broadcast.com 被雅虎以 57 億美元的收購(收購方式是股票而非現金)。

敏銳的庫班似乎對互聯網泡沫破滅早有預料,他很快將雅虎的股票套現,在雅虎如日中天的當時, 庫班的行為被認為是不可理喻。

然而結果是,2001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雅虎大廈將傾,最高一度達到每股 125 美元的雅虎股價在 2001 年最低點的時候跌到只剩 8.66 美元。庫班贏了,打了所有人的臉。

套現之後,2000 年,庫班以 2.85 億美元購買了達拉斯獨行俠的多數股份。如今,獨行俠的估值已經高達 14.5 億美元,成為了他最成功的一筆投資之一。

在幾十年的投資經歷中,庫班始終把握著非常好的進退感:找到合適的機會入場,然後在它最頂點將它拋售。他並不留戀於創業,只是將每一次創業轉化成一次又一次積累財富的節點,然後再尋找下一個目標。

而庫班最有趣的一筆投資則是一張價值 250,000 美元的美航無限制航班通行證。在庫班曾經退休的那段日子裡,他購買了這張通行證,可以讓他能在任何時候去任何地方。庫班開玩笑說,這是他自豪的一筆投資。

不過,庫班也從來不會將他的財富都用於投資。事實上,他也是一個出奇保守的投資人。其資產裡有一半是現金;達拉斯獨行俠佔了 30%;剩下的則是各種投資組合以及他名下的八棟固定資產和兩傢俬人飛機。

“保護我的資產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我經歷過太多付不起房租和水電費的日子了。”

3

籃球世界裡的獨行俠

2014 年的夏天,達拉斯獨行俠的當家球星、未來鎖定 NBA 名人堂成員的諾維茨基和球隊達成了一份降薪協議,此前一賽季薪水高達 2272 萬美元的諾維茨基為了球隊能夠有更多的薪資空間, 簽下其他大牌球星再一次衝擊總冠軍,同意和球隊達成一份年薪在 1000 萬到 1200 萬美元之間的新合同。

過了幾天,諾維茨基撥通了他老闆庫班的電話:“1200 萬美元一年還是太多,再降一點吧,我希望我們能成為一支更好的球隊。”

諾維茨基的體育職業精神在那個夏天被歌頌,而他和老闆庫班的情誼又一次成為了一段佳話。諾維茨基的降薪不僅是為了這支球隊,也是為了報答曾經將這支球隊從泥潭裡拉出來的庫班。

企業家...投資人...在不同身份之間切換,有時很難判定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庫班,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但是,那個在球場邊和達拉斯獨行俠共患難的庫班一定是最真實的他。

籃球,是他一生的摯愛。還記得庫班在 12 歲賣垃圾袋所賺來的錢嗎?他給自己買了一雙昂貴的籃球鞋。

在2000 年庫班接手達拉斯獨行俠的前 20 年,這不過是一支勝率不過四成的魚腩球隊。當時,球隊上下都以為庫班到來後會將球隊推翻重來,炒掉當時球隊的教練組和管理層,但庫班留下了所有人,並用大把的鈔票幫助球隊組建成一支超級強隊。

諾維茨基每次在鏡頭前聊起庫班時,眼神裡滿滿的愛。“他給我們買了一架新飛機,他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競技場,我們開始住在很好的酒店,在比賽之後和練習後吃點東西。90 年代是達拉斯籃球最困難的時候,直到庫班入駐。我欠他很多。 他對我很好,他一直很忠誠,他從第一天就一直支持我。”

兩人的情誼其實源於一場鬥牛:庫班在入駐達拉斯之後,就邀請諾維茨基在球場上單挑,並在身高 2 米 11 的歐洲大漢面前投進了不少球,這讓諾維茨基感到新鮮:沒有一位 NBA 老闆會在球場上和球員單挑的。

不僅僅是資金支持,庫班更像是這支球隊的“父親”:為了維護球隊,他不惜扔出幾百萬美元的罰金,抗議聯盟對達拉斯的不公正對待;每次被罰款後,他也會拿出相等的金額捐獻給慈善機構;他常去球隊的更衣室,傾聽球員們的想法;和球隊一起練球,也時不時地給球員塞紅包;他還將球館裡的Dairy Queen經營的僅僅有條,還因此收到了DQ大股東&忠實粉絲——沃倫巴菲特的感謝信。

庫班入駐後的十年裡,達拉斯獨行俠的勝率達到了 69%。2011 年,達拉斯獨行俠一路殺進了當賽季的 NBA 總決賽,並且和當時最鼎盛的邁阿密熱火隊碰面。最終憑藉著諾維茨基的MVP級表現,達拉斯如願捧杯。懷揣著籃球夢,靠著創業與投資積累的財富,庫班也如願獲得了一枚 NBA 總冠軍的戒指。

今年,庫班 60 歲。距離他出售 Broadcast.com 已經過去了近 20 年,離他賣出 MicroSolutions 已經過去了 30 年。維基百科在定義庫班時說他是 90 年代最傑出的美國企業家之一,但庫班不願意被困在那個榮光的時代。

他依舊活躍在創投的最前線,他的床頭擺著一本《Machine Learning for Dummies》的書,他甚至在媒體前暢談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去年,他的一句“第一個萬億富翁會是一個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家”在整個社交媒體上被刷屏無數次。

也因此,他出現在英偉達的科技峰會上就不那麼讓人意外了。

早上 9 點準時,庫班和其他 8000 多個參會者一起,聽英偉達創始人、同時是 AI 時代最重要的旗手之一——黃仁勳的 Keynote 演講。

庫班或許沒有機會成為那個萬億富翁,但是,他依然有著在新時代有所作為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