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幻影”戰鬥機前車之鑑,1+1真的未必等於2


“幻影”2000戰鬥機曾經風光一時,

為了儘快追趕世界軍事發展的腳步,

中國還曾考慮引進“幻影”2000呢,

專門派出代表團去法國考察,

飛行員還試駕了該機。

後來出於多種原因,

我們與它擦肩而過,

但“幻影”2000優美洗練的身姿,

還是深深影響了那一代追求中國強軍夢的奮鬥者,

以及無數的老軍迷。

法國“幻影”成為中國空軍迷們

津津樂道的一位藍天武士。



不過嘛,

影子武士也不是一天煉成的。

說到“幻影”2000,

就要先提提她的前輩“幻影”Ⅲ。


三角翼無尾佈局戰鬥機的輝煌,

正是從法國達索公司設計的這個系列開始,

當年可是和美國、蘇聯三分天下哦!


“幻影”III原型機


“幻影”Ⅲ外形乾淨利落,

令人耳目一新。

開創了達索公司的三角翼戰鬥機之先河,

此後發展出C、D、E、R等改型,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的“幻影”ⅢNG。


“幻影”Ⅲ NG戰鬥機


達索公司之所以偏愛三角翼這種佈局,

還是因為當年與美國和蘇聯相比,

法國的整體實力畢竟要單薄點,

尤其是發動機不算很理想。

大三角翼佈局,

能降低飛機超音速飛行時的阻力,

同時保留很好的機動性,

特別適合高速攔截敵機。

因此在綜合了各方面要求後,

法國人看中了三角翼無尾佈局。


法國在機載武器上獨具特色,

不僅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和美蘇差別大,

就連翼下掛的火箭發射巢,

也有獨特之處:

前半段是發射器,

後半段是副油箱,一舉兩得。



有了“幻影”Ⅲ的經驗,

達索公司對於三角翼戰鬥機就比較熟悉了,

加之研製出了新發動機,

於是“幻影”2000接過了“幻影”Ⅲ的接力棒。


其實呢,在“幻影”2000之前,

達索公司還研製了常規佈局的“幻影”F1,

但相比美國的F16、蘇聯的米格-29,

它明顯要差了點。

而且吧,

因為法國自身裝備戰鬥機數量不如美國,

要靠外銷來降低成本。

F1搞得不成功,

市場也就自然不好。

那咋辦?

只有拿出更好的產品才能取勝,

“幻影”2000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舞臺。


“幻影”2000



幻影”2000有單座和雙座型,

可以分別執行制空和對地作戰任務。

空中加油管可裝可拆,

不能伸縮。

機載武器方面還是繼續保持自身特色,

比如要求“一機多型”啥都能幹,

必要時連核武器都要上:

核導彈就是可以掛在機肚子下面待命的。


“幻影”Ⅲ和“幻影”2000雖說

既滿足了法國空軍的要求,

又擁有了不少國外客戶,

但畢竟是單發戰鬥機,

發動機性能又不是特出色,

而且重型戰鬥機也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達索公司開發了“放大型”的——

“幻影”4000,

希望達到1+1=2的效果。


“幻影”4000


“幻影”Ⅲ和“幻影”2000主要客戶

都集中在中東和北非地區,

也就是以前法國的勢力範圍。

4000這款“大幻影”為了推銷,

當時特意塗成了沙漠迷彩,

期望得到老客戶的青睞。

“幻影”4000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安裝了

2臺“幻影”2000的M53系列發動機,

機身也變長變寬。

為了保證穩定性,

垂尾加大加高了,

整個飛機確實有些2000×2的感覺。

“幻影”4000在機翼下比2000多了一對掛架,

能掛載更多導彈和副油箱。

但和2000相比,

單價高了一些,

總體作戰效能卻沒有質的提高。

而且軍火市場受政治外交影響巨大。

單發改雙發中成功的例子如美國的F3改F4,

中國的殲-7改殲-8。

“幻影”4000在技術上也是成功的,

但在沙特市場還是輸給了美國F15。




《繪軍事》系列為科學普及出版社於2019年出版的第一套原創漫畫軍事科普叢書。從最先進的F35、F22,到服役近70年的B52,《繪軍事·現代戰機》為讀者全景展示了當今世界空軍中的主力戰機。通過可愛的畫風、輕鬆的故事,讀者可以對世界主要的作戰飛機有個初步的認識,瞭解作戰飛機的發展簡史,發現武器背後好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