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牛仔伊斯特伍德又自导自演了一部猛片

一部去年的新片,资源在国内悄悄出现。

它初看并不惊奇,是有关美墨边境上DEA缉毒探员大战墨西哥毒枭的故事,类似题材已经被《毒枭》系列剧马干吃尽。

只不过,这次的故事聚焦一个被家人背弃的男人,奔着钱为贩毒集团运送毒品,而且这个男人90岁高龄,曾是二战老兵。

▲故事原型Leo Sharp

顿时我嗅着点传奇的味道,再看本片的导演/主演,我再也无法淡定了。

也是个89岁的倔老头,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老骥伏枥的东木大爷(国内影迷的爱称,Eastwood的直译),一年连出两片,在《15点17分,启程巴黎》上映不久,便立即投入到新片《骡子》的拍摄中。

这一次还精力旺盛的自导自演,把自己的头像印在电影海报而非讣告上(可闭嘴吧),上一次导演并自己主演的电影,还是整整十年前2008年的《老爷车》。

▲《老爷车》,2008

虽然新片《骡子》具备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元素。但本质上,这部电影依旧十足的伊斯特伍德。

它的原型,利奥·夏普,是一名二战老兵,同时也是一位极其著名的花匠。

2011年,90岁高龄的他用破卡车运送价值300万美元毒品穿越密歇根州时被捕,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骡子」。

▲《纽约时报》原文

虽然新片《骡子》具备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元素。但本质上,这部电影依旧十足的伊斯特伍德。

它的原型,利奥·夏普,是一名二战老兵,同时也是一位极其著名的花匠。

2011年,90岁高龄的他用破卡车运送价值300万美元毒品穿越密歇根州时被捕,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骡子」。

▲东木不仅年龄相似,气质也颇为相仿

一无所有的老人,老爷车,危险的贩毒生涯,二战老兵……

这么多元素聚集在一起,几乎可以想象东木老爷子看到新闻时一拍大腿,喜出望外的情景。

这位拍了一辈子牛仔的倔老头,在90岁人生路上,再一次找到了自己最爱的那类故事。

老兵兼花匠厄尔·斯通,平日里热爱种花种草,到处收割勋章,遇见男的插科打诨,遇见女士大献殷勤,总之男女通吃一风光老爷子。

唯一的问题是,他总是选择奔波在外,很少陪伴家人。甚至在女儿结婚的那天,依然在外参加花卉展会。

后来,他的花圃因经营不善即将被抵押出去,他的家人也早已将他拒之门外。

为了赚钱挽救花圃,也为了花钱讨好孙女,厄尔稀里糊涂地开启了第一次运输。

后来为了给退休军人翻修俱乐部,或者修缮滑冰场,厄尔运毒之路就再也没停下来。

影片港译名

《毒行侠》,一来致敬老爷子「镖客系列」(港译「独行侠系列」),二来一个「侠」字道尽角色亦正亦邪的边境正义感。

说回电影,厄尔的骡子生涯看似顺风顺水,他本人也在其中越陷越深。

骡子之于他,只是逍遥赚钱的一份工,上世纪的老人,把「认真工作」的美国信条践行到底,成为骡子届可以委以重任的明星。

而前妻的重病,再一次将他推到了抉择的十字路口。

故事实际上非常简单,一如东木大爷拍摄的大部分电影,没有太多叙事上的花活,甚至比他之前的作品显得更为粗砺一些。

坊间传言东木找来了曾与他合作过《老爷车》的编剧尼克·申克,仅仅花了几个月就连剧本带成片一起搞定。

▲在片场给迈克尔·佩纳讲戏,佩纳在《毒枭:墨西哥》中扮演传奇探员奇科

这一点从成片中也能看出些许,比如毒枭拉顿毫无征兆的死亡,比如影片后半段的稍显疲软,多少让人遗憾:这本可以成为一部更伟大的电影。

不过,一切瑕疵在东木大爷已入化境的技巧面前都不算是什么事。

整部电影给人最大的观感就是——稳!

无论是作为演员的东木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的演技,还是作为导演的东木四平八稳,驾轻就熟的执导,都会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毕竟,这可是一位在好莱坞片场中摸爬滚打了将近七十年的老鬼啊。

更何况,《骡子》这部电影简直是他本人一生的写照。

影片刚开场,是属于厄尔·斯通的高光时刻。他闲庭信步地走进博览会,迎接着来自朋友、同事与顾客们的欢迎,成为了园丁界中的爱豆巨星。

而在故事之外,现实生活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自己的行业中也是一位怪物般的存在。

东木大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入行成为演员,先是在演员培训班和烂俗B级片场之间辗转,度过了五年的龙套生涯后,凭借着一部牛仔电视剧出了点小名。

▲《皮鞭》,1959

至此,他还只是个事业稍有起色的小明星而已。但在这之后,便是1966年他与莱昂内的相遇。

▲赛尔乔·莱昂内和伊斯特伍德

东木大爷自己回忆,自己有天突然接到电话,一个不会说英语的意大利导演想让他去欧洲拍一部西部片。

他自己感觉这非常不靠谱,但正是这不靠谱却深深吸引了他。

后来,他去了意大利。

后来,他忍受着必须和其他演员轮流用一张床的恶劣条件,以及极低的片酬拍完了电影。

后来,全世界的西部片牛仔们都有了统一的模板:身材高挑瘦长,眼神冰冷,沉默寡言。

▲《荒野大镖客》,1964

到了70年代,东木厌倦了那些老是对自己喊重来的导演。

▲他的各种硬汉形象

他干脆自己搞了个工作室,当起了导演。他的导演风格出了名的快,手下的演员到了片场不用排练,往往一次就过。

东木也厌倦了自己成名后,老是被制片人逼着去演大英雄,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迷雾追魂》是一部悬疑片。

▲《迷雾追魂》,1971

其中他出演的角色是一个出轨杀人的渣男——总之,就是彻底颠覆了之前他饰演过的所有银幕角色。

虽然他本人声称自己不是个牛仔,「只是在需要时扮演牛仔演得特别像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东木我行我素、独树一帜的性格,真的像极了正午小镇的街道中,那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西部独行侠。

别人觉得通心粉西部片的时代已经过去,东木就拍了一部《不可饶恕》,反手拿到了四座奥斯卡小金人。

别人觉得爱情片应当天长地久,他用《廊桥遗梦》与梅利尔·斯特里普演绎了一段短暂而朦胧的罗曼蒂克。

别人觉得体育题材电影中主角必然赢下终极Boss战,他却对《百万美元宝贝》那令人心碎的剧本爱不释手,甚至和电影公司老板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

别人都在从各种角度抨击伊拉克战争,他则拍出了一部《美国狙击手》,牧场男孩为了保卫家乡的群羊们,化身牧羊犬的硬核战争故事……

正是这种不盲从主流的果断(简称倔),让东木大爷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影行业里,坚持拍片几十年,8次一年出两部,出品三十多部作品,却极少失手,发挥极其稳定。

对于高产的导演来说,这种对于制作水平的超强把控能力,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也无怪乎在他的名下,有着一串长到爆表的荣誉清单:40项奥斯卡提名、13座小金人、32项金球奖提名、8座金球奖杯,还有数不尽的其他权威奖项……

当他踏着颁奖典礼的红毯步入会场时,我相信,他的步伐一定与片中的老人一样从容。

随着《骡子》情节的推进发展,厄尔·斯通与伊斯特伍德本人的重叠之处也愈发增多。

两度调侃蕾丝边摩托帮、在路边给黑人换胎并当面喊「黑鬼」、与墨西哥毒贩一起吃三明治…

老爷子把同性恋、种族问题等美国最为尖锐敏感的议题全盘玩了个遍。

现实生活中,东木的政治观点也是特立独行,偏向保守。在如今风声鹤唳、集体左转的好莱坞中堪称胆大妄为。

作为好莱坞历史的活化石,东木大爷见证了行业风气点点滴滴的进步,但对于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却深恶痛绝。

他觉得一帮人互相骂对方种族歧视,这事简直太幼稚了,整个国家都好像回到了幼儿园时代。

为此,他还特地拍了部《成事在人》,讲述南非橄榄球运动员与曼德拉共同修复社会裂痕的故事。

▲《成事在人》,2009

所以当他借着扮演一位脱离时代的老爷爷的机会,趁机在作品里挑逗一下小辈们。

颇有点「以下言论由东木扮演的东木负责,与东木本人无关」的意思,仔细体味一下…

▲不客气,娘们...

但不要就此以为他是那种思想陈腐顽固的老红脖子。

同样在《骡子》中,伊斯特伍德安排了一场意味深长的戏码:

当DEA探员在高速上拦下一个无辜的墨西哥裔司机时,那个司机面对执法人员的枪口惊慌失措,大声说被警察拦截是他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

这既是对美国警察执法过于粗暴的隐晦批评,也是对种族问题的深刻思考。

或许厄尔之所以能大大方方地在路上开车运毒,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应变有多机智,也和他的肤色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当厄尔在荧幕上对着黑人说出那个N-Word,黑人夫妇满脸「Excuse me」的表情纠正了他,厄尔马上笑眯眯地改了口。

这一桥段与《老爷车》里的主角有点像,同样带着无意识的种族歧视,但被人指出后也同样乐于纠正偏见。

这也是伊斯特伍德真正的政治态度:

不只是单纯地按左和右来站队,更不是给异议者扣上帽子互相谩骂,而是永远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一边,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看法。

还有厄尔对手机和现代科技的不信任,对爵士和乡村音乐的喜爱,在运毒时爱跟毒贩、杀手们说说笑笑,都能在东木大爷身上找到原型。

所以当故事推进到厄尔对他家人的亏欠和愧疚时,老爷子那不知是不是真情流露的悔恨才格外动人心扉。

▲这或许也是他赶着把《骡子》拍出来的原因

伊斯特伍德在电影界如雷贯耳,几乎一辈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工作中,把剧组里导演、演员、音乐、制片等台前幕后的工作干了个遍。

但伊斯特伍德家的女人和孩子们却没有分润到多少来自丈夫和父亲的关注。

纵观他的一生,伊斯特伍德只结过两次婚,却有着数不胜数的情人。

▲报纸对他感情生活的指摘

光是他的传记作家们能确认名字的,就约莫有十几位。

几十年的风流史让他一共拥有八个孩子,却只有三个是与妻子所生。

所以电影中出现厄尔不顾自己九十岁的高龄,仍然浪迹花丛,与年轻女性共度春宵的情节。

与其说是直男癌导演在为自己加福利,倒不如说是渣了一辈子的东木大爷临老时的一句自嘲。

他同样也算不上一个好父亲。

正如片中所展现的那样,一年到头在外跑的伊斯特伍德总是缺席儿女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甚至还曾经因为疏忽,让小女儿弗朗西斯卡在加州的家中被火焰烧伤。

偶尔与孩子们在一起时,伊斯特伍德也展现出来自上世纪的老派家长作风,显得粗暴、冷酷。

他的私生子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出演过《环太平洋》、《狂怒》),小时候在参加派对时不小心丢下妹妹,被暴怒的父亲掐着脖子摁在墙上狠揍。

▲亲父子

也难怪家人们会疏远这个不顾家的老头。

等到年华渐渐老去时,这个曾经的浪子与工作狂,终于开窍了。

《骡子》并不是伊斯特伍德第一次表示对家人的愧疚。

在七年前拍摄《曲线难题》时,东木与艾米·亚当斯扮演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女,在片中慢慢冰释前嫌。

▲《曲线难题》,2012

更早之前,为了拍摄《成事在人》,东木曾与南非的传奇前总统曼德拉见过一面。

后被记者问及从曼德拉身上学到什么时,老爷子毫不客气地吐槽说自己啥都没学到。因为这位政坛传奇也没有兼顾好与家人的关系。

等到了《骡子》当中,伊斯特伍德则干脆把家庭当作电影的核心主旨,整部片子仿佛是一封满怀歉意的告白信。

厄尔在工作时的快乐、自由,像是伊斯特伍德在借角色向家人解释自己不能回家的理由。

而到了后半段,厄尔的前妻病倒弥留之际,厄尔明知有被杀的风险,还是赶回家人身边,也像是伊斯特伍德借作品向荧幕之外的家人道歉。

这种隐含的意味在厄尔和他的大女儿站在花圃前重归于好时达到了巅峰,因为扮演大女儿Iris的不是别人,正是艾莉森·伊斯特伍德,东木大爷的亲生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缉毒局特工,一个同样为了工作而忽视家庭的年轻版「厄尔」,由与伊斯特伍德私交颇笃、有过多次合作的布拉德利·库伯饰演。

▲一起合作过《美国狙击手》

两个人在咖啡馆中坐下,老头向年轻人忠告要避免自己的前车之鉴,重视家庭。

恍然间仿佛真的是好莱坞老前辈在跟刚提名奥斯卡的后生传授人生经验。

这样的话,他对警察说,也对毒贩说。

人老了,总会有些絮絮叨叨。

幸好,在摄像机的彼端,老兵厄尔坦然地在法庭上认罪,重新赢得了家人,生命终点竟是个好买卖。

摄像机的此端,老电影人伊斯特伍德携带前妻与子女在《骡子》的首映礼上共聚一堂,其乐融融。

李宗盛在歌里唱道:《祈祷落幕时》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时不过与的哀愁」。

老牛仔克林特能够抢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用最舒服的方式,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告解。

且不管《骡子》是不是这位传奇影人的最后一部作品,想来他也是再不留遗憾了。

当然,我还是会继续期待,下一次能在电影片头看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名字。

因为,电影人不死,即便不能永远喊「CUT」。

作者 ✎ BarryShhh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挖掘更多影视干货,记得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