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9《暖》:从人物角度分析欲语还休的爱情本质及电影主题

《暖》这部电影根据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而成,看完电影后,重新读了一遍小说,二者在故事情节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改编后的影片比小说甚至更具有绵延不绝的温情。我想,这个除了和导演霍建起本身的平和性格有关,还在于三个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在理想与现实的选择中,折射出的人性闪光点让我们感到温暖。

残酷的内核故事,导演霍建起通过他“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的作品特点,在这一个个让人回味或者感动的人物形象中,将人性闪光的一面凸显,也突出电影的主题“暖”:命运对每个人的眷顾,是基于脱离理想回归现实后对生命的尊重。人与人最终平和而又真诚的相处。


故事以男主人公江河诗意的独白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了他在大学毕业后10年里,因为害怕面对以前的“承诺”而迟迟不敢回去,10年后,要帮助老师处理事情回到家乡,在河边遇到初恋暖,进而回忆起少年的种种。包括少年时对暖的爱恋,暖的两次爱情的等待,以及始终陪在暖身边的哑巴等。这篇文章,也将通过三个人的选择,来阐述爱情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01l 井河:理想的实践者,现实的追求者。年少时,暖曾是自己关于美好幻想的全部,十年光阴荏苒,忏悔取代深情,是他追求“现实”爱情的表现

阔别家乡十年,回到村里,再回到自己初恋的地方,虽然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但更多的是现实的忏悔,

正如井河对暖所说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我把你忘了。

要知道,曾经对暖的这份情感,也霸占了他的整个少年时期啊。

替暖出气,每个人都有初恋,在懵懂无知的年岁 里,为了这份“爱”,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正是这份纯真的情感,才让青春岁月里有了色彩。

少年时的暖,能歌善舞,是十里八村难得的出彩姑娘,走到哪里都能引起青年的注意,井河也不例外,在他的认知里,暖就是这个世界最明亮的希望,对暖的情感,井河从不敢说出口,但只要是暖提出来的,井河都会拼劲全力去满足她。只要暖高兴,井河就高兴。

暖受到哑巴的“欺负”,井河为了给暖出气,故意将哑巴的鸭子赶走,为此还和哑巴好好打了一架。青春时的感情就是这么简单纯粹,爱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全都写在了脸上,欲语还休,寄托在行动里。

陪暖失恋,许暖承诺,小武生走后,暖的心也跟着走了,“失恋”中的井河不忍心看到暖难过,甚至在心里想如果小武生带暖一起离开就好了。

为了讨得暖的欢心,送她红头巾,鲜艳靓丽的红,给了暖最美好的人生憧憬。暖的愿望是走出去,井河就帮她实现,考上大学,带她走。井河也确实追到了他想要的爱情,在“秋千"的帮助下,得到暖的芳心暗许。考上大学暖去送他的时候,他信誓旦旦“等着我,我不会像小武生那样,我一定会回来接你的。”

如果没有走出山村,或许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承诺,但是爱情,终究是要和现实联系起来的。



忏悔和弥补,当他一步一步接近和暖有关的这个梦想时,却发现,暖对他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重要了,现实生活改变了他。暖不回他的信,他竟有一丝暗暗庆幸,这样,自己的“毁约”也会冠冕堂皇。

他来到新的环境,接触到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曾经梦寐以求的姑娘,到头来只是世界的一角。所以,他开始刻意的回避暖,这一躲就是十年 。

与其说是井河把暖忘记了,倒不如说,他和暖开始有了鸿沟,一条横在爱情面前叫做现实的鸿沟,无法避免,无法跨越,硬生生将井河和暖分开。

这十年来,暖一直是他无法割舍的存在,他愧疚、忏悔,想要为此做出弥补,所以他把承诺给了暖的女儿“丫”,这是他的弥补。看到他充满诚意的忏悔,我们在井河身上,看到了他对与生命的尊重。做了错事并非本意,愿意弥补更显可贵。

我的承诺就是我的忏悔,人都会做错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弥补过失,如此说来,我是幸运的。




02l 暖:理想的等待者,现实的被迫接受者。经过无尽的等待和无限的失落后,逐渐回归现实,放下与接纳才是放过自己的最好方式


小武生没来之前,暖的愿望是去县城参加演出,可是省城的戏剧团来了后,一切都变了。暖开始沉浸在小武生编的梦里。直到井河许她新的承诺,她才走出来。谁知,一个悲剧的结束,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镜子:省剧团来了后,暖的眼光完全被新鲜的事物吸引,被小武生吸引,付出逃课的代价只为多看小武生一眼,小武生的角色含义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镜花水月的虚无,可是暖却不计后果般的去追爱,疯狂一场,到头来落下一面镜子,看不到摸不着的假象蒙蔽着她,井河深知“倒贴上二百斤猪肉他都看不上咱们 ”,暖却浑浑噩噩不愿清醒。



红丝巾和皮鞋。小武生的事情没有磨灭暖对爱情的憧憬,而井河的残忍就在于让暖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从一个理想主义,彻底变成了现实主义,从对红丝巾的喜爱,到将皮鞋扔进水里,暖也逐渐从这两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中有所醒悟,她读出了井河的应付,看清了自己的处境。

理想之于现实,就像绳子之于铁环,经不起时间的摩擦,没有结果的等待换来感情的失落,自己的痴心错付,所以暖决定放过自己,她接受了来自哑巴最实实在在的心意。弯刀对着瓢切菜,她很坦然。

暖在内心做情感挣扎的时候,认清了自己,也宽恕了井河,井河不来,她没有怨言,尊重理解井河也尊重自己,暖理解井河所想,正如她所说


你没有,你越不会来,就越忘不了。

暖是幸运的,她愿意低头看到一直在她身边的哑巴,并向现实生活做出妥协。

朱安等了鲁迅一辈子,试图等待鲁迅可以改变,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她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放弃自己心知肚明的形式婚姻,或许结局会有所改变,而不是落得“鲁迅的遗物”的伤感下场。爱情最终的本质是将情融于现实。



03l 哑巴:理想的坚守着,现实的成全者。含而不露的爱,是人性最无私的善良

鸭蛋,哑巴是呆在暖身边时间最长,行动最多的一个男人,第一次暖疯狂的追求小武生的时候,是哑巴,兴高采烈的抱着一草帽的鸭蛋急切的想要送给暖,他不能言语,却把自己唯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对暖拱手相让。要为暖做什么,一直是他的坚持。

行动,暖在和井河荡秋千摔伤时,是哑巴心满意足、小心翼翼的在她身边帮暖父亲推着载她的车子。井河离开后,就连给井河和暖传信他都是满足的,能看着暖,已经是他心中最大的期盼了。他陪伴着暖一起经历了两次无果的等待,对暖依然初心不变。

当井河再次回来时,哑巴是有压力的,但是如果暖可以幸福,他可以继续牺牲,哑巴的身上,有着最纯真的情感,我爱你,我便全心全意对你,没有任何瞻前顾后,不加任何算计。在哑巴看来,爱你就是现实,导演寄托在哑巴身上的,有一种人性的善良,就连原著的作者以及影片编剧莫言,在观看完这部片子后,都这样说到

他看到了人物身上闪闪发光的美



04爱情本质是回归生活,走向现实,而生命的主题则是对命运的宽容和理解

台湾作家三毛曾说

爱情如果不能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一直被传作佳话,绝对和杨绛是一个“生活小能手”脱不了关系,她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打怪升级为他们的爱情增色添香。

据说杨绛坐月子期间在医院休养,一天,钱钟书慌慌张张地到了医院,委屈地对杨绛说:“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安慰他说:“不要紧,我会洗。”

过了几天,钱钟书又来医院说:“我把台灯弄坏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还没过几天,钱钟书又找杨绛哭诉说:“我把门轴上的手球弄丢了”。杨绛依然笑着说:“不要紧,我会换。”随后,杨绛出院,把钱钟书做的种种“坏事”一一处理了。你看,爱情是离不开生活的。

所以现实主义的暖突然理解井河了,“我知道你离我而去,不是因为不爱了,是我们的爱情终究敌不过现实。”


对与暖而言,她终于想明白,凡是离开你的,就都不是你的。两次没有结果的等待和生活的残酷,让她看清了爱情,更拎清了爱情,所以,在她身边,才能站着一个始终爱她的男人——哑巴。

哑巴,自身的淳朴性格让他在对待爱情上坚守本心,他用自己的坚守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善良使他幸运。



命运的叵测,人生轨迹的无法预测,终究才是最令人叹息的东西,三人的恩怨情仇,在导演的委婉含蓄欲语还休的叙述中,最终都转化为对命运的一种宽容和理解,这才是这部电影导演想要表达的内核。

《暖》延续了霍建起电影的一贯的散文化的风格,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简单明了,画面唯美清新又略带伤感。他作品中的人物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中,看不到社会中的尔虞我诈,生活平淡但有滋味,不乏生命的感动之处。在现在生活的压力下,这样的电影更容易让人的心灵回归自然,在艺术中寻找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