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不这样的读书,无异于浪费性命


读书是为了明理。不能明理,读书有什么用?

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

《论语》不是知识,是智慧。

知识是会过时的,智慧是永恒的。

知识是没办法遗传的,智慧是可以遗传的。


中国人的智慧他是很灵活的,现在我们把它读死了。要把孔子看出固定的思维,不要把论语看做是固定的法则。我最大的期盼是,是大家看了《论语》之后,只有一个最大的功能是脑筋会越来越清楚,因为一个人只要思路不清楚,他去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很顺当的。

主持人: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从很小,恐怕从不会写字开始,就知道《三字经》,开始读一些论语的词句。但是正向刚才您所说的一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对于我们优秀的后代来说,怎么样能够让他们智慧的去解读《论语》,像您说的不要死读《论语》,让《论语》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有更大的帮助,每一个普通人应该怎么去做?才能够极大程度从中的获得帮助呢?

曾教授:非常好,最要紧就是启蒙,我们常常讲启蒙启蒙,今天我们所说的启发,其实很多东西我们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没有被启发,没有被正当的把它引发出来,其实是非常可惜的。所以一方面要选对书,一方面要选对老师,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有一句古话说,年轻的时候要很谨慎的去选择师傅,你跟错师傅是一辈子倒霉,对不对?所以很多时候一开始第一句话就解释错了,那不是害死很多人?你说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把它解释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是性善的,那我想就糟糕了。人一生下来你怎么确定他是性善的呢 ?你看小孩子一生下来,他就会闹啊 他就不是性善啊 ,他是捣蛋鬼嘛!人之初不是指说人刚生下来而是指最古老最古老刚刚有人类的时候,那时候人类跟动物差不多的时候,性是善的,可是人类有了语言,有了文字以后,它就不是性就不是善的,因为语言文字是带来我们很多的坏点子,给我们很大的罪恶。可是人类很无奈啊,我们也不能没有语言,也不能没有文字,那偏偏有人用,他又带给我我们很多负面的东西,这才值得读《三字经》,你比如说《大学》之道,我们一开始也解释错了。

在止于至善,那个啊把他解释成,你找到一个很好的理想就停留在那里边,不要再改变了,那怎么可以,那个止是活的,它环境一改变,你就要改变啊!你现在觉得很好啦,环境一改变就不好了,一切都是活的,我们都把它变死掉了,这是历代读书人最大的问题。我们这阵子重新来读经典,如果还走老路子的话,我觉得是浪费时间,最后就是把自己害的一败涂地,很不值得。

主持人:坐在曾老师的对面,听曾老师来讲古语,来讲古的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知道自从有了《论语》之后,对论语的解读。历代以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声音也是各种各样,但是每一本书对论语的解读都有它自己不同的方式,他的编排就体现出作者的智慧和他所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我们觉得啊,曾老师的这本《论语的生活智慧》很有意思,我们从编排上来看,它有“原文”,有对原文的“注释”,还有“今译”,除此之外呢还有“引述”,有“体悟”,有“建议”,读者朋友的一致反应是这样读起来很有意思而且很有层次感。它是让你从浅到深渐渐读进去的一种感觉,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您善于管理和行销的一种体现呢?

曾教授:恩,这样说我是很乐意去听到,但是基本上是因为我自己在大学的时候读《论语》完全是应付考试,哪里懂得什么叫《论语》,而且也没有兴趣,而且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和现在的年轻人是一样的,那时候是很崇洋的,看到西方的什么都好,我们还是读这老古董干什么呢?我也不太喜欢孔子。我说这个老先生简直把我们梏的死死的,就是因为我那时候不懂嘛。那时候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去启发我们,我们现在不要在为考试而读《论语》,那是浪费我们自己的性命,《论语》它是让我们用的,它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它会整理我们的思路,怎么去看事情让我们搞清楚,怎么去研判一个人,这是最重要的。可是孔子他讲,因为这个和我们有密切关系。我姓曾啊!我们老祖先里面有一个叫曾参的,那是很有名的曾子啊!可是孔子说,曾参啊,很迟钝,他说参也鲁。我就觉得奇怪。曾子那么好!你孔子还骂他迟钝,那我不更糟糕了吗?所以我就去追究,为什么他会惹孔子生气,骂他迟钝。就是我做的功夫跟人家也不一样。孔子如果骂宰我,骂到那么难听。朽木不可雕也!那这种老师你跟他干什么呢?所以我一直追究,我就知道宰我绝对不是上课时候打瞌睡。如果他上课打瞌睡,孔子应该自己检讨啊。你教书教到学生上课打瞌睡,你还好意思骂学生,一定不是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子去找,找到连里面有很多。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讲什么?字里行间,那个字里行间的部分呢,比字本身给我们的智慧还高,而且还多、还深。我统统把它挖出来后,才开始去整理。啊原来这是生活智慧。


我想我写的书和别人都一样,我也不必出书。我出它干什么,现在出的书已经够多了。我就感觉到用这种方式来读《论语》,应该可以收益最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就是说我们呢,一般人读经典我看来看去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解释,我终于找出了原因,就是他们《易经》的功底不深厚。因为中国所有的诸子百家他就有个共同的来源就是《易经》。《易经》没有搞懂的话,你去讲这些经典那个错误百出的,所以我也是从以《易经》的观点里回头来看,哦!曾子最大的错误就是他说了一句话。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大家都不敢讲话,又不知道这个一以贯之到底是讲什么,曾子那时候非常年轻,所以他很莽撞。他就讲了一句话“忠恕而已矣”。这句话孔子很不高兴,我的一句“一以贯之,”居然只是是“忠恕而已矣”,太迟钝了。



主持人: 这里是今天我们邀请的文化嘉宾是著名学者曾仕强老师,我们所聊的呢,是曾仕强老师和《论语的生活智慧》。

刚才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这本书以及管理学在这体现本书中的一些体现,以及这本书的编排以及它在现实中的一些意义,我想看过这本书的话,朋友们会发现他是论语的道理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结合,我们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论语的生活智慧”。

现代人看重生活,也希望自己是一个智慧的人。但是,如何获得真正的生活智慧?大家有点无所适从。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我们的老祖先的生活智慧当中,去践习一二呢,希望曾先生的书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么有的人说,这本书是论语的应用手册。想请教您这本应你用手册给读者带来什么。他才是有应用的价值呢?

曾教授:我最大的期盼使大家看了论语以后只有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脑筋会越来越清楚,因为一个人只要思路清楚,他去做什么事情都是很顺当的。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每个人都会背的书中的句子。但是呢,你如果把它解释说:知道你就说你知道,不知道你就说你不知道。就会给自己惹来很大的麻烦。

主持人:怎么讲呢?


曾教授:因为他本来不是这个意思,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件事情就算你知道,但是如果问你的人不应该知道这件事情。你也要告诉他,我不知道这件事情。这才是他的原意。我们读理的时候说有话直说,有话实说。结果受害者都是自己,这是多少年大家痛苦的经验。我们又有句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早上闻道,就算晚上死了也无所谓,也心安理得。决不是这个意思。如果这样的话,搭建看到道理怕不怕,如果知道道理,到了晚上就要死掉,那就糟糕了。那个夕死不一定指晚上,朝闻也不一定指早上,那都不一定。就是说我现在听到一个道理,我终于听懂了,我好高兴。可是我发现我以前呢,根本就不懂,我因为不懂得道理所闯下的祸,所以我很脸红,我怎么办?就把它当做是昨天的事情,已经死掉了。我现在听到道理我以后重新开始新生活,我不要去记以前那笔旧账,这样《论语》对我们才有功能。

主持人:我想一个正确的解释可能会对一个人一生有极大的帮助,但如果仅仅是一句很短的话,它有了错误的理解,恐怕一辈子都会让一个人很混沌。


曾教授:这是真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知道,曾老师刚才说了,您在很年轻的时候呢,对《论语》呢,也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那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喜欢《论语》并开始研究它呢?


曾教授:我可以说三十九岁以前我是很不喜欢国学的。

主持人:那就是说大家都还有机会。


曾教授:有机会,当然有机会!我们过来人,都很了解现在的年轻人的那种心理。你想想看,我们中华民族近400年是在很无奈的状态中过日子的,眼看着一切都是西方在领导,西方在耀武扬威。我们实在是很自卑。因此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免是很崇洋的,认为会讲英语的都好,会西方那一套都好。中国这一套东西没有用,这不能怪他啊!可是在三十九岁那年,我呢,得了五种病,我的办公间在二楼,我都爬不上去,要扶着楼梯走。我心里想,那这样我能活多久呢?这不糟糕透顶了吗?幸好啊,我们中国有个很好的东西,各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很会反省。中国人要常常去反省。我们这是老祖宗给我们最大的宝贵(财富),我就开始反省。到底是谁的错?都说别人错,别人把我累成这样子,别人把我气成这样子,不是我的错,我已经尽心尽力了,我倒霉。可是我后来一想,这样有用吗?哎?

我就想起论语一句话,因为我都会背吗,他说“不怨天,不尤人”我就在想孔子为什么么讲这句话,我就知道,怨天没有用,尤人没有用,你把它推给什么有没有用?也没有用,你把什么推给老天有没有用没有用。还是要“反求诸己”。我反而觉得对我很有用。我就开始反省,一定是我错了,一定是我错了。我肯定有错。后来发现真的是我错了,因为我们把论语解释错了,把《易经》看不懂,《易经》里面所讲的直啊,我们现在说我很直,我的个性就是很直,那个“直”是“曲”的意思。后来我看《中庸》那个“致曲之道”就是直,你要走直路你一定要弯来弯曲。我就通了,一点通之后,你就会慢慢越来越通。

我就开始对《易经》啊。花多少时间,我都愿意把它读懂,我就读了《易经》之后,根本是我错了,哪里是中国人有问题,我们没有问题的,我们老祖宗都有智慧的,怎么是我错了,我领会错了,我用错了,我自己做错了,我就调整自己。越调整身体越好,活的越久,感觉越愉快。所以我才深深的希望大家说,把《易经》的基础弄清楚,易经给我们的只是思路而已。他不是知识,你把思路搞清楚,你去做什么,你都条条有理。你不会把自己搞的那么忙那么累。也不会说是别人怎么样,你就跟别人。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嘛!你为什么和它走同样的路呢?轻松,愉快,自在。身体也很健康,心情很愉快,然后思路又越来越通,这有什么不好。



主持人:在您看来啊,一个现代人他的思维,他的智慧,他对生活的理解,对于他整个生活和对生活得理解的影响有多大?


曾教授:太大了。其实我慢慢的了解人是不会生病的,因为人它是个很完整的系统,一个系统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具有自我修复的能能力。你看地球本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所以它不需要医生。现在是人把它的修复能力把它破坏掉了,它现在乱掉,是人的问题,不是地球的问题。然后我们个人也是一样,我们小毛病,我们自己回去把它休整休整,也不要吃药就好了。现在不行了,现在再怎么样,没有药你就休整不了。是人把自己那种修复能力给它破坏掉了。每一种药下去,对我们的休整能力是一种伤害,要特别小心。

主持人:对于现代人来说,对于那些很入世的,生活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很快的的现代人来说会有一种智慧,有一种方法。不用吃药不用打针,不用做很多复杂的事情,就能够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身心,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们怎么去做?


曾教授:我觉的,只要我们把思路搞清楚,要做事很容易的。也有很多人问我怎么养生,怎么保健?我说三句话你做到了,你一生受用。第一句话你观念要通,现在是观念不通。一个说发烧是什么。发烧是给你警告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你要去找是哪里除了问题。而不是把它止掉,你是要止掉,他拼命向你发警报,你都不收。好像人家给你发短信。你一看到就把手机关掉,那它再发也发不灵了,发烧赶快去找我什么地方不对,从那个不对的地方要去调理,他自然就退烧了。现在人本末颠倒。所以观念一定要先搞清楚,观念一定要通。

主持人: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观念呢?


曾教授:我是觉得一定要把易经的一句话搞通,整部易经就是一句话。我现在胆敢讲这种话,全世界不管那个民族,不管什么学问用一句话来把它说出来只有《易经》做的到,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你只要把这句话,常记在脑海里面,任何事情你都把它统整到一阴一阳之谓道,你的思路就很齐全,就不会乱,不会偏。现在人很偏,一下子钻到牛角尖里面出不来。你要知道。有阴他就一定有阳。有好处他就一定有坏处。

主持人:世界不仅仅只是黑或白。


曾教授: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他的灰色地带很厉害而且占的比例很大。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说的这些,不仅仅适用于人的身体,而且适应我们整个社会的平衡上,其实在大家生活当中很多细微的地方,比如说像现代人的情感世界。


曾教授:一样。

主持人:我们对好多东西的解读其实都纯在这样的平衡现象,刚才您说了第一点。我们想继续聆听。


曾教授:第一点就是你把一阴一阳之谓道切切实实搞清楚,我们一般错误认为一阴一阳是分开的。阴就是阴,阳就是阳,其实阴阳是一个东西,它是阴变阳,阳变阴。阴变阳,阳变阴。这个其实西方到很晚,爱因斯坦才告诉我们,质能互变,其实我们在七千年前,老祖宗就告诉你阴阳互变,阴阳就是质能,阴就是物质吗,阳就是能量。那阴阳它会互变。我们听到质能互变觉得,哎呀这很科学。听到阴阳互变,他很古老,这不很奇怪吗,它一个东西,一句话,它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观念一定要搞清楚。这要靠自己。老师只能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第二句话,二便通,就是大便小便都要通,你只要哪个不通,你不要小看它,你赶快去注意,为什么不通,因为他会造成很大的问题。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大事。

第三个气血通,气血通就看你经骨软不软。你看三句话就全部都就讲完了。那自己怎么去体会,因为每个人都不相同啊!我觉得必须要讲一句话“天底下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千万不要说哎呀我可以复制,怎么复制?克隆啊,我们现在讲克隆,应不应该克隆呢,你是你他是他。所以两个人感冒吃同样的药,那是很危险的。你看我们中医为什么要把脉,要看看你舌头,就是每个人不一样,你不能感冒给它同样的药吃,那是不对的。我们现在知识就是把每个人看作是同样的,是大错的,天底下没有两家公司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这家公司不能学那一家,不能就是不能。

我不能学别人。我学别人,我就糟蹋了自己,因为我怎么学也学不像。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啊。我们一定要靠自己,把这个搞通了。那什么叫气血,就是筋骨,你看筋软,寿就长。僵硬了你就知道,死期快来了。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啊!我只说一句话,当你发现一门功课很难的时候,就表示你没有搞懂,才会难。搞通了你会说非常简单了,所以你看见一个人跳舞跳的很好,你说,哎,怎么学跳舞?他说极简单无比,你会走路吗?你说会。他说,会走路就会跳舞。这个人是专家啊。一个人说哪有啊我会踩人家脚啊,就表示你还没有搞通。如果这样说是最容易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