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直击《最强大脑》晋级之路:小猿选手跨越2000公里赴猿辅导逐梦

上周六,备受期待的《最强大脑》第一次线下复试在北京、南京、成都、沈阳、长沙等城市同步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们齐聚猿辅导复试现场,共同角逐晋级名额。

线下复试北京场

本次复试也是这一季选手们首次线下同台竞技,脑力高手们巅峰PK,场面一度非常紧张。

线下复试成都场

线下复试南京场

往季节目涌现了大量脑力惊人、魅力爆棚的“天才选手”,收割了一批又一批的粉丝。这一季也不遑多让,在复试中,就出现了几位“有故事”的选手。

有同场竞技的北京父女、千里赶考的13岁少年,还有“人小志气高”的小数学迷……

他们的超然天赋令人艳羡,同时,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来自家庭的支持,也足以引人思考。

下面,我们来认识下他们吧!

父女同场竞技:“我偷偷为爸爸报了名”

小涵与爸爸王建东合影

上周六的复试考场里,一大一小两位选手格外引人关注。他们是来自北京的女儿小涵和爸爸王建东。

现年15岁的小涵一直是《最强大脑》的小粉丝。去年,她正读着初三,顶着学习压力报名参加海选,一路挑战到了复试。今年再次挑战,小涵也偷偷给爸爸报了名。王建东自己也觉得有趣:

“因为之前节目里也出现过父子同台比赛的,她就想让我也一起来参加,报了名之后才告诉我。没想到,父女两人双双顺利晋级复试。

在平时,小涵很喜欢琢磨节目里的题目,她还搜集了相关的试题,根据题型摸索规律,有拿不准的,就和爸爸一起研究。在小涵看来,“年纪大的选手可能学过数学建模等,思维方式也已经锻炼过,但我的思维比较跳跃,能看到题目背后的‘另一种’解法。

“如果这次复试没有通过,只要节目还会办下去,我就一年一年参加。”小涵说。

小涵如今就读高一,对数学、历史等科目都有浓厚的兴趣,她也很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有时,老师上课有些题目没有讲解到,她就主动使用小猿搜题等教辅工具深化学习知识点。在假期,她也曾通过猿辅导在线课程学习高中的课业。

爸爸王建东在上学期间也是个“学霸”,他分享说,因为参加比赛,父女二人在家里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两人一起来参加复试,对全家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跨越2000公里,圆梦“最强大脑”

小博海在复试中答题

13岁的小博海家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在复试前一晚,爸爸带着他乘飞机来到北京,两人跨越近2000公里,只为圆小博海一个“最强大脑”梦。

小博海特别喜欢看《最强大脑》,基本每一期都没落下。这次参加复试,能真正感受到节目里分秒必争的紧张氛围,亲自做到考题,他又开心,又紧张。

据爸爸介绍,小博海从小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力都很好,数学是他的拿手科目。复试之后,小小年纪的他,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冷静,他还定了一个小目标——“想闯进节目现场”。

谈起儿子,爸爸的幸福与自豪溢于言表:“这对孩子是一种锻炼。我们特地从内蒙古飞来也很值得。”

12岁小选手:“对机器人、逻辑思维很感兴趣”

小昊宸在备考

12岁小昊宸是北京场年纪最小的选手。对于参加这次复试的心情,他开心地表示:“感觉太好了,可以少上一天课了!”赛后分享感受时,小昊宸自信地说:“目标是想上节目!”

听闻孩子是现场年纪最小的,小昊宸的妈妈笑着说:“挺高兴的,他从小就比较喜欢数学思维方面的东西。”

据小昊宸的妈妈介绍,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家长会顺势予以引导,并且提供锻炼与提升的机会。小昊宸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课余时间在学习奥数知识。他对机器人、逻辑思维等也很有兴趣,曾在猿辅导上过《最强大脑》战队队长、世界记忆总冠军王峰老师的记忆公开课,学习记忆力与思维力的提升方法。

谈到对参加复试的感受,小昊宸的妈妈说:“这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别提孩子了,我在场外都很紧张。我认为这次复试对孩子的心智、镇定性、临场发挥能力都有所锻炼。”

他们是新一季《最强大脑》选手们的缩影。

在第一次复试中,还有更多的“脑力天才”在激烈的比拼中,不断突破自己,挑战极限的边界。

复试中,选手们认真答题

今天,第二次复试也将在济南、天津、重庆、武汉开赛,第三次复试将于10月26日7城同步开启,更多选手将大展身手。

未来,我们将讲述更多选手们的小故事,也希望他们的参赛经历、学习与练脑方式,能给更多的大小朋友们以启发。

你来或不来,我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