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台湾版《黑镜》,一部拍给家长看的教育剧

有一档叫少年说的节目

通过高台喊话

把那些想说的心里话大声喊出来

简单直接的说给对方听

有挺多孩子喊话父母

说出现在大多数孩子的心声

妈妈你能不能夸夸我

能不能看到我的努力与付出

别再说,“你看,别人家的XXXX..”

比起能够说出心里话的孩子

这部剧里面的孩子就显得十分压抑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部台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看点:中国版“黑镜”,一部拍给家长看的教育剧

集数:10

单集时长:50分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

本剧将其浓缩成五个故事,每两集作为一个单元来讲诉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故事之间没有剧情联系。

这5个故事分别是《妈妈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和《必须过动》。

内容涵盖时间漩涡、暗黑童话、未来科技、平行世界、意识入侵等,

而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指向的,都是表面和谐、实则残酷的亲子关系

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小伟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小伟跟着妈妈一起生活。

小伟的妈妈有严重的强迫症(洁癖),每天都把家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滴水、一点脏,都不被容忍。

一个偶然,她发现了儿子刻的章,她发现了儿子每次的成绩单都是用假章在糊弄她。

在她看到一个科技公司的广告后,她买了一个支配儿子人生的遥控器。

为了让儿子交出真正的而不是自己伪造的成绩单,妈妈让小伟的这一天一再循环。

从此,只要小伟不听妈妈的话,不做出妈妈认为对的选择,他的人生就会无限重复这一天,直到他成为妈妈想要他成为的样子。

小伟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毕业旅行,一起去环岛夜游,但妈妈非要他去补习班。

小伟想穿T恤,妈妈非要他穿衬衣。

因为妈妈手里有随意处置他的遥控器,小伟不得不一再妥协。

在图书馆,小伟遇到了小岚。

小岚过着小伟向往的生活,自由、快乐,无拘无束。他们一起画画,一起拍照,一起幻想未来。

小伟妈妈通过定位跟踪知道了小岚的存在,她命令儿子远离染发爱玩的“不良少女”小岚。

为此,她按下遥控器上的快退键,把小岚从小伟的人生里清除了。

即使小伟告诉妈妈:如果你按下遥控器,我一定会恨你一辈子。

妈妈一点也不担心:你现在恨我没关系,未来你会感谢我的。

绝望的小伟想到了死,他割腕、触电、跳楼,他尝试了很多死法,但每一次都被妈妈的遥控器快退到死之前。

这一段,让人想笑又想哭。一个人如果连选择死亡的权利都没有,该是多么的不自由!

小伟心如死灰地对妈妈说:妈,你还要我再死几次?

妈妈说:你是妈妈养的,你不可以有这种想法。

当小伟发现所有的反抗都没有用时,他开始心甘情愿成为妈妈想要他成为的样子。

长大后,他变得跟妈妈一样有严重的洁癖,目光所及之处,一点脏,一滴水,都不被容忍。

虽然妈妈知道他有女友但并不承认,依然给他安排相亲。

直到一个勇敢做自己的相亲对象点燃了小伟的反抗之心……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种把子女变成“人生赢家”的遥控器,一定会有很多父母愿意买单。

他们不会在乎子女们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们坚信孩子只是孩子,孩子不可能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他们认为孩子就像小树,不经常修剪就会长歪。

在《妈妈的遥控器》里,杯子里的小人儿,一汪海洋经常出现。

妈妈把小伟当成长不大的孩子,把小伟圈在水杯里,这里干净安全,但也只是杯中水。这杯水的名字叫“溺爱”“禁锢”。

小伟想要的是真正的大海,是在海中和小伙伴们,和喜欢的女孩子一起嬉戏。

在妈妈的威胁教育下,小伟每天都被迫宣誓:我一定会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

在妈妈的洗脑教育下,小伟已经失去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他的人生被妈妈修改得面目全非,他已经习惯性听从、依赖和妥协。

即使他想和小伙伴一起去毕业旅行,他还是会对体育老师说:我妈说……我妈说……

直到最美的年华已经逝去,他才终于鼓起勇气说:这不是你的遥控器,它是我的!

第二个故事是《猫的孩子》,这个故事比第一个故事黑暗得多。

在很多家庭里,子女的本事就是父母在社交上的面子。

小衍爷爷的寿宴上,叔叔们都在炫耀自己家孩子。某某考上了北大,某某考上了医学院……只有小衍和妈妈默不作声,直到被亲戚们喊起来鼓励(嘲笑)一番。

小衍的爸爸在外面找了一个女人,很少回家。即使偶尔回家,他不是斥责家里的饭难以下咽,就是对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小衍拳打脚踢。

小衍的妈妈认为只要小衍学习好,就能挽留丈夫,做人也才有底气。

所以她一心给小衍请各种家教,想让儿子考满分。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小衍能有点成就,让自己能抬起头做人。

物极必反,小衍妈越是逼他学习,小衍对学习越发恐惧。

家教觉得小衍对学习有心理障碍,小衍妈当然不信这一套,她说:“他书不好好读他有什么障碍,他就是欠打。他把成绩交出来才是重点”

小衍的爸爸动手打了妈妈,小衍不忍心看妈妈被爸爸打,但妈妈说:“你爸打我是因为我没有把你教好,为什么你就是不知道问题在哪。”

小衍爸爸说要把家里的房子给外面的女人,心疼妈妈的小衍建议妈妈起诉,妈妈说:“你凭什么要我离婚,都是你成绩上不来!我付出那么多,可不可以请你加把劲。”

一次偶然,小衍看见班里考试第一名的女生苏志微在打最后一名。苏志微告诉小衍,能看见蓝色月亮的人就能进入平行世界。你创造出一个规则,就能得第一名。

苏志微的规则就是,在平行世界里暴打班里的最后一名,在现实世界就能得第一名。

小衍找到的规则是,在平行世界杀死一只猫,在现实世界就能得第一名。

在得了几次第一名后,规则不仅失效了,还生出无穷的梦魇折磨着他们。

苏志微疯了,但也终于解脱了,她说:“继续崩坏吧,反正我们永远也离不开。

小衍哭着对妈妈说:“我知道你很辛苦,但你爱我吗,你有想过我的感受吗,你可不可以抱我一下?”

小衍的妈妈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归因到儿子学习不好,小衍的爸爸把人生的愤怒全都发泄在儿子身上。

儿子已经不再是儿子,不再是被父母爱护的“人”,而是他们达到自己目的、发泄负能量的工具,用以炫耀的物品。

只有当小衍考了满分,小衍妈才说:真的是我儿子。

扭曲的原生家庭,造成了小衍自卑又懦弱、缺爱又没有安全感的性格。

即使他什么都没做错,他也总是下意识对人说“对不起”。

每晚睡觉,他总是蜷缩着身体,像是在母亲的子宫里,渴望爱和温暖而不得。

平行世界里凶狠张扬的小衍,何尝不是他累积了一生的委屈愤怒的发泄?

到了结尾,小伟终于鼓起勇气反抗,他终于偷出遥控器,并大喊“它是我的”。

他以为他终于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但妈妈的一句话彻底粉碎了他所有的希望。

你以为遥控器我只有一个吗

第二集是《猫的孩子》,这一集的演技尤其

这是一个「好孩子杀猫」,也是一个「父母把小孩豢养成怪物」的故事。

更为血淋淋。

微科幻的设定是:如果看到蓝色月亮,就有资格进入平行世界。在平行世界里,有的人殴打全校最后一名,就可以考第一名;有的人每杀死一只猫,可以考第一名。

阿衍看到蓝色月亮这一晚,发现了一箱子猫咪。

在杀猫之前,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孩,唯一的不足,是成绩不好。

他身后站着一整个大家族。

叔叔伯伯堂哥堂姐都是大学霸,不是台大,就是清华北大 NYU(纽约大学)。

一家人的聚餐,每每都是一场鸡血大会

「爱的撑下去」

「爱的冲天炮」

阿衍成绩不好,显得格格不入。

连着一起被鄙视的还有阿衍妈妈,作为全职太太,提高阿衍的成绩是她的任务,否则丈夫面子上过不去。

「钟国衍下次的模拟考,我希望是满级分,否则我会很没面子」

丈夫婚外情,理由竟然是老婆没有把阿衍教好。

母亲的幸福,家庭的完整全都悬于阿衍的成绩单上。

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大压力。

(太多父母说过这样的话了)

所以,他接受了蓝色月亮的规则,杀猫

他把毒死的、淹死的喵咪尸体藏在杜鹃花盆的泥土里,蓝色月光照下来,他感到一种

发泄的快感

于是,他就真的拿到第一名了。

爷爷的葬礼上,一家人为了阿衍的满级分狂欢,发射「爱的冲天炮」。

镜头变得迷眩狂乱,仿若这是一个邪教仪式

无论是殴打最后一名,还是杀猫,蓝色月亮的规则似乎永远在暗示:跟着那个残暴的自己,才能在应试竞技场上赢。

这样的阿衍,精神出了问题,总是幻听到猫叫声,如血的杜鹃花瓣袭击了他的高考试卷。

杀猫的行径也被警察发现了。

影片的最后,阿衍把自己弄伤,希望得到母亲的安慰。

母子二人的爱与恨在这一刻爆发,演变成肢体缠斗。

此时恰逢家里的橘猫生产,看到母猫轻柔舔着刚出生的小猫咪,母子二人被那生命之初单纯的舐犊情深击中了

因为爱才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上的,为什么又要附加那么多条件呢?

单纯的支持和拥抱不好么。

这样看来,全剧里都是伤痕累累的孩子。

或许你觉得这样压抑的剧看着不舒服,可是吴晓乐原著里有这么一句话:

「不舒服的话,是因为那些都是真实的,那些孩子就是这么不舒服,而且现在可能还有更多的孩子一样地不舒服!」

来源 | 独立鱼电影、全球精彩电影、网络

最后想用纪伯伦的《论孩子》结束: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