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高跟鞋遐想

又到盛夏,女人们纷纷翻箱倒柜,找寻换季的夏装神器。为了搭配出最清爽干练的女性角色,一双尺寸得当的高跟鞋必不可少。无论是怎样的高跟鞋,都能为女人们驾驭,在她们眼中,再难受的鞋都抵不住窈窕身姿的吸引力。

追溯高跟鞋的历史,中西方出现截然不同的版本。作为现代女性的必备品,高跟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西方人发明的。一说是欧洲卫生环境较差,为避免污秽弄脏鞋袜,遂设计了高跟鞋;另一个说法则是法国宫廷设计了高跟鞋,束腰为美的中世纪,高跟鞋就是贵族们的身份象征。当然,东方世界也有着自己的高跟鞋记忆。传闻早在唐朝就有相似的木屐出现,原理与高跟鞋几乎相同。

身处世界两端的东西方,在审美情趣上却表现得出奇一致,这也许就是早期的国际化、全球化吧。高跟鞋的王度里,女人不是唯一的使用者,男人们往往也爱不释手。当年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为了凸显高大威猛的形象,脚蹬高靴,身披戎装,高跟鞋成了权势与地位的象征。既然有此奇效,西方人索性把高跟鞋引进军队,男人们的军用皮鞋成为高跟鞋的孪生产品。练军姿,上战场,军用皮鞋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近代化的中国,引进西方的军事武器和作战技术,当然也少不了军用皮鞋。略带高跟的皮鞋,成为塑造军人气质的重要媒介。当年黄埔军校的总教习邓演达,他的皮鞋就是时人津津乐道的趣闻。作为黄埔军校的教导主任,邓演达在学生心中有着特殊的个人魅力。个头稍显矮小的邓主任,天天穿着一双黑色长筒马靴,靴底铁掌每每着地的响声,夹杂着地板摩擦的刺耳叫声,让所有的黄埔学生印象深刻。

当年的黄埔一期学生,后来的开国大将陈庚回忆,那段时间黄埔军校的学生都在寻求各自的主义,私下里都在搞“小团体党派”,有时候熄灯了都还在密谋聊天。但是一听到楼道里传来邓主任的鞋跟声,所有人都立刻上床睡觉。许多黄埔将领后来回忆起邓演达,都会想到那双“高跟鞋”,这该是时人的梦魇吧。


在外人看来,高跟鞋是提升女人气质的必备,不仅塑造出女子们黄金比例般的窈窕身材,也增添了许多个人魅力。然而,如果不是生活所需,谁也不愿天天穿着高跟鞋,个中艰辛冷暖自知。高跟鞋之于现代女性,就像三寸金莲鞋之于古代女性,都是另外一种肢体的折磨。我们无意于探究高跟鞋的利弊,只是想正视某些直男的审美,希望给女性们更多选择的自由度。回归自我,解放天性,也许我们更需要一双朴素的平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