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甲午战争,10两军饷经过克扣,到士兵手里能有多少?

甲午战争的惨败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清军的腐败。所以,清军的腐败问题是需要我们进行反思的,在甲午战争中清军腐败的现象数不胜数,层出不穷,而腐败的根源在于清军的官僚。清军官僚之所以腐败透顶,根本原因在于清军官僚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甲午军饷

“每值发饷时,统领经手,则克扣之;营官哨官经手,则又克扣之。层层剥削,迨至兵丁关领,仅得十之四五,甚至一兵之饷每日不过制钱十文,一月之饷迟至数月始行发给”

军队的腐败是最可怕的,因为一个国家军队的腐败便意味着这个国家失去了保护,只能任人鱼肉。晚清时期的清军就是这样一只腐败透顶的军队,一场甲午战争让清军的腐败问题暴露无遗,上至将帅等高级军官,下至千总、统带等低级军官,绝大多数都已经腐败不堪。

在甲午战争中清军军官玩忽职守、临阵脱逃者数不胜数,根据日本人的记载在进攻大连时,很多炮台的士兵在根本没有见到敌人的情况下已经逃跑了,有些官兵在日本人登陆后也跑了,而炮台中的弹药、辎重等都完好无损。

日军叹息道:“我军将士因敌军软弱,无处显示我军之勇猛善战而遗憾,只能扼腕空发髀肉之叹”不仅仅是在大连战场,整个甲午战争中基本是“首先逃跑的是将军统领,其次是下级干部,留在最后的总是士兵。

叶志超—左一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直隶提督叶志超,一路狂奔500里跑回国内,还谎报“牙山大捷”,光绪帝大悦下旨“赏给该军将士白银两万两”还下旨夸奖叶志超“战功夙著,坚初耐劳,即派为总统督率诸军”。叶志超再次到前线后根本无心备战“谂知平壤歌妓久冠全球,遂醉心之,日夜在军帐挟妓宴乐”。

有如此将领指挥作战,平壤怎能不失陷?不仅将领贪生怕死,所属军官也都是罔顾军纪,胡作非为之徒。在清军中嫖妓,抽大烟都已经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些部将“第承平日久,买田园,起第宅,左狡童,右艳妾,酒色声妓,金玉锦绣”。

盛军将领卫汝贵在带领军队进入朝鲜的时候,“方四大军之入朝境也,朝民以王师至,欢呼夹道,为时盛暑,争献茶浆饷我军士。而军士残掠,毁器皿,攫财物,役丁壮,渔妇女,汝贵军尤甚,朝民大失望。”

为什么清军中会出现这些现象和行为呢?归根到底在于军队中频出的贪污问题。在清军中军官阶层贪污已是习以为常,军官的贪污手段主要是克扣军饷。军官有了钱财便开始挥霍无度,纵情享乐,当时的《申报》曾生动的描写了这些军官的丑态“握虎符、拥豹纛者,则日沉溺于销金窝里、迷香洞中。艳姬列于前,俊僮侍于侧。樗蒲消遣,一掷千金。或则寄兴梨园,征歌选舞,余桃断袖,秽迹昭彰。”

清军为什么要如此贪污腐败呢?原因就在于人性的贪婪,而贪婪是因为人性的自私。正是这种贪婪、自私的民族性格才使清军军官腐败不堪。在清军的军官中对于自己的私利往往斤斤计较,不肯让自己吃一点亏。而有好处时更是拼命的去争抢,生怕得到的不够多,这些自私自利的思想正是清军腐败的根源。在打仗的时候为了保住性命而不顾军纪和命令,贪生怕死舍弃阵地而逃跑。

在行军中看见利益便想据为己有,甚至抢夺他人手中财物。军官克扣的军饷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才产生的行为。整个清军上行下效,渐渐地都沾染了自私自利的毛病,整个军队的腐败也就开始了,战斗力也就丧失了,因为大家参军的目的已经从保家卫国变成了强取豪夺,从为国为民变成了为己争利。

清军的将领和军官的心中始终以自己为中心,并没有国家、民族、社会等概念,甚至有些极端自私的人为了利益连家庭都可以不要。这种深植于清军军官心中的自私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如何才能超越自我完成大我,如何才能摒弃私欲克己奉公,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来寻找。甲午战争中清军军官所体现出来的自私行为只是一个缩影,它不能代表整个清朝的军队,毕竟清军中占绝大部分的是由平民百姓所组成的士兵阶层。

但士兵阶层由于受时代、知识、武器等问题限制,只能听命于军令,只能在大浪潮里随波逐流,面对甲午战争士兵阶层就算再有心救国,也是无力回天。在这个甲午战争期间有无数士兵是战斗到最后一刻,以身殉国,而最后的结果只能叫人们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