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防治与护理!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进食,甚至阻碍化疗的进行。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烧灼感,黏膜红斑、糜烂、溃疡、充血,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极少数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化疗后所致口腔炎多发生在化疗后5天,一般持续7天左右,发生部位多在口唇黏膜与左、右颊粘膜。

我们临床常见的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5-FU)、甲氨喋呤(MTX)、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阿霉素(AMD)、环磷酰胺(CTX)、顺铂(DDP)、三尖杉酯碱(H)、丝裂霉素、放射菌素D、甲基苯肼等。

<table><tbody>

WHO将口腔炎分为四度:

一度:口腔黏膜出现红斑、疼痛;

二度:口腔黏膜出现红肿、溃疡,但患者能进食;

三度: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患者能进流质饮食;

四度: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患者不能进食。

/<tbody>/<table>

口腔炎的预防:

1.每天早晚2次正确的口腔清理,指导患者使用巴氏刷牙法;

2.餐前清水漱口(漱口时应将含漱液含在口内,闭上口,然后鼓动两腮及部,使漱口液在口腔内与牙齿充分接触,并利用水力反复冲洗口腔各部位),餐后用漱口液彻底清理食物残渣;

3.戒烟酒,食用清淡精细食物,注意营养搭配;

4.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保持口腔湿润,并促进化疗药物代谢;

5.化疗前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消除可能的潜在病灶,进行彻底的牙周基础治疗,超声波去除牙龈上下牙石,修复发现的牙体损伤如龋齿、隐裂等,拔除无修复意义的患牙。治疗已存在的口腔溃疡;

6.口服化疗药物时,应先用纱布擦去露出胶囊外的粉末,服用后反复漱口并多饮水。

1.口炎涂剂:主要成分有1%盐酸地卡因、强的松、制菌霉素、甲硝唑及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药物,可镇痛、消炎、促进上皮细胞生长。

2.细胞因子:用细胞生长刺激因子配置溶液漱口或涂抹,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干扰素都能增加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增加淋巴细胞组织相溶抗原的表达,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力起到调节作用,也保护正常细胞不受破坏。

3.碘伏:可用0.5%碘伏涂于口腔创面上,碘伏不仅具有杀菌、消肿,而且使溃疡面渗出液减少,收敛较快,口臭很快消失,促进新肉芽生长,愈合快。

4.吹氧疗法:将氧气直接吹至口腔黏膜溃疡糜烂面上,可以直接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也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创面渗出减少、水肿及充血程度减轻,减少继发感染。

长按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