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廊桥遗梦》:婚姻不幸,所以出轨有理?

电影《廊桥遗梦》剧照

今天,我们来聊聊奥斯卡经典电影《廊桥遗梦》。

相比爱人的出轨,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父母的出轨。

好比《廊桥遗梦》里,人到中年的子女们读到母亲的遗书,翻检遗物,才得知母亲弗朗西斯卡隐秘的情事。不管父母哪一方的出轨,对子女的冲击都是非同小可的,会让他们质疑父母感情的深度与忠贞程度,怀疑婚姻的价值,这都将消解他们自身面对婚姻与感情时投入的意义。

电影构筑了一段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情事。

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少女时从意大利嫁到美国,喜欢读叶芝的诗,听优雅舒缓的蓝调音乐,结婚日久年深,子女长大后不再喜欢与母亲谈话,丈夫性格宽厚但呆板无趣,她的生活被日复一日的繁重家务湮没,沦为家人的保姆,心境好似坠入枯井般孤独。

这时候,浪迹天涯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出现了。

他是许巍歌里唱的那种,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他体贴绅士,随手采撷田野里的鲜花送给她,以答谢她的指路;他风趣又见多识广,亲切地和她开玩笑,手舞足蹈地讲述自己经历的种种传奇;他内心坦荡,不粉饰自己超然世俗的生活方式,也不避讳跟旅途上的人妻深夜谈心。

他们的共同点很多,都抽烟,都爱听优雅的蓝调音乐,都倾心叶芝的诗歌,都有一颗敏感多思而向往自由的灵魂。他们深夜谈心,她的提问切中要害,他也从不违心作答,他们是棋逢对手的聊天对象。

这个人大概是她少女时代一直幻想的那种男子,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灵魂如同不羁的鸟儿,过着诗歌和小说描述的那种不同流俗的生活。

电影《廊桥遗梦》剧照

无论如何,电影里的她都显得太迫切和主动了,仿佛刻意要用一场出轨来弥补自己半生困于灶间炉台的苦闷。为他指路后,她留他喝冰茶,再留他吃晚饭,更是主动打电话约他见面。然后,肉体,精神,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罗伯特·金凯有过一段婚姻,宣称自己反对现代禁锢自由的婚姻制度。对他而言,旅途中的艳遇无非是常见的浪花浮蕊,不值一提,浪子的魅力在于薄情,做一个浪子的要诀也在于薄情。

但在四天的朝夕相对后,他也对恋恋不舍的主妇说出“一生中这样确定的爱唯有一次”这样的话。

照理说,弗朗西斯卡这样的寂寞主妇,他在旅途中能遇见一打,无非是家庭生活苦闷,又向往对酒当歌浪迹天涯的传奇故事,心野了一下,大家就只当偶然的露水情缘,像郑愁予的诗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告别后各自忘记,才是正常的。哪怕真的能跟他在深夜推心置腹地聊几句,无非是文艺中年遇见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这种郑而重之的告白,显得有点太反常了。

两人还分别要求死后火葬,把骨灰撒在约会的桥边,跟那轻飘飘的四天相比,这感情的分量居然这么“重”,简直太草率了,真的无法说服我。

好吧,出轨就出轨了吧,没能跟他走,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回来一起购物的路上,把车把都攥出血汗来。迟钝的丈夫对着她的泪流满面,也就只是问了一下,并未深究,回到家里,大家又是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难道都没发现主妇的变化了吗?

弗朗西斯卡要求死后火葬,把骨灰撒在大桥边。作为子女,他们非常不解,但听了她四天的故事后,反而理解了母亲。这理解也使我不解。

不过看到后面,我就理解了。电影里就这么几个角色,都是中年,导演无意识中拍出了一种贬损婚姻的感觉,似乎日久年深的婚姻都是无趣的,像被油烟熏染过的白墙壁一般,变得又灰又黄,透着油渍的腻,让人作呕:

读完母亲的遗书,弗朗西斯卡人到中年的女儿和儿子一起聊天,聊各自对婚姻的感受。女儿问儿子,你跟妻子在一起这么久,有想过跟别人发生一夜情吗?儿子说,无数次;女儿说,我记不起何时同丈夫有过激烈的性爱,一次也没有;镇上,狄先生与姓雷的女子有染闹得尽人皆知,后面才知狄先生的原配是性冷淡;弗朗西斯卡的闺蜜来拜访,絮絮叨叨地倾诉着自己与丈夫的对话,告诉丈夫自己想出来后,丈夫脱口而出“那谁给我做饭?”

诸如此类。

仿佛是,子女们也人到中年,体会到了婚姻的种种无奈与琐碎,平淡与不甘,才能对母亲当年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继而能理解她的出轨。

但这个故事里最大的受害者,是那个虽然无趣但宽厚的丈夫。他一直被蒙在鼓里,到了油尽灯枯之际,还对妻子说,我知道你少女时代有过梦想,很抱歉我没有满足你。正常的家庭里,男人得知妻子出轨,为了现世安稳可能会把屈辱和愤怒一同咽下。但他说出了这样的话,主妇不会觉得惭愧么,谁的一生不是一生啊。

选择了安稳的归宿,最后会因浪荡的诱惑,而红杏出墙;选择了两人一起浪迹天涯,最后可能厌倦无休止的漂泊,想给自己找停泊的港湾。只能说,人的本性就是躁动的,永远不知道知足。

弗朗西斯卡在信里说,若没有那四天的回忆,她无法继续在家庭里为家人奉献。这句话听着多么耳熟,热门日剧《昼颜》里,利佳子的名言难道不是“白天偷情,晚上回家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丈夫洗内裤”么?

导演想拍出情感与理智的纠葛,伦理道德与人性欲望的矛盾,于是那四天被细细地描画,以便让观众深切地感受他们相遇时的惊喜,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契合,不得已分离的痛苦与眷恋。尽管双方都因保留了克制的分寸,能赢得观众的尊重,尽管这个故事也足够让人动容,但是抱歉,若我是弗朗西斯卡的子女,我无法遵照她遗言的要求,我无法原谅一个因心事太多、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就出轨的母亲。

另外,弗朗西斯卡对着罗伯特陈述的那一段关于女性命运的话,当为警钟,永不过时:

“当女人做出抉择结婚生子后,在某方面,她的生命开始了,在另一方面却停止了。她建立了现实的人生,而把她个人的需求放到一旁,好让她的孩子能长大成人。当他们离去时,亦把她现实的一生带走。此时,她不能再过回自己的生活。也不记得是什么令她活着,因为许久没人问过她,她也没有问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