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168《中国道教》第四卷 泰山 衡山 华山 嵩山 恒山

泰山

-------

-------------------------------------------------------------------------

泰山古称岱山,亦称岱宗。为中国五岳之东岳。地处山东中部,津浦铁路东侧,绵

亘于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清三县之间。总面积四百二十余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县

城北,海拔一千五百三十多米。高度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五岳第三位。古人以东方为万

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认为它在五岳中地位特别重要,推尊为“五岳之长”。《风俗

通义》曰:“东方泰山。《诗》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尊曰岱宗。岱者长也,

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①明成化兖州《重修东岳庙记》曰:“五

岳众山之宗,泰山又诸岳之宗也。”②故古代帝王多在即位之初,或太平之岁,去泰山

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以祈福祥。

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

六朝所出之《茅君传》称:“仙家凡三十六洞天,泰山周回三十余里,名三官空洞之天。”

③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二东岳太山洞,周回一千里,名

曰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④因此泰山成为道教名山,由来已久。

但道教何时进入泰山,已难确考。明查志隆《岱史》卷八《遗迹纪·列仙遗迹》所列西

汉及其前之仙人,如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等,虽见之于神仙传记,但因

所记“事迹”,皆在道教产生之前,姑且不论。其中所记晋道士张忠事,则见于史传。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称:“张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307~312)之乱,

隐于泰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引之法。……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

道虚无为宗。其居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

立道坛于窟上,每旦朝拜之。”⑤后苻坚遣使征至长安,欲留为官,辞还归山,行至华

山而逝,谥“安道先生”。这是目前所知居泰山最早的道士。

泰山何时始建宫观,也难稽考。据现有资料,泰山庙宇以岱岳庙肇建最早。《重修

东岳庙记》曰:“古之祠祭岳神,设以坛土遗,自魏始立以庙。”⑥此“魏”盖指北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有该庙的早期情况,其卷二十四引《从征记》云:

“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

也。……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广八尺。树前有大井,极香冷,

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尝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

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⑦当时住庙者是否为道士,此处没有记载。《重修东岳庙记》

云:唐因魏之归,“各立一庙于其岳之麓”。⑧此即泰安城北之下庙和泰山东南麓之中

庙。中庙后称老君堂,成为唐代皇帝醮祀泰山神之处所。该处现存唐碑二块(合束为一,

称鸳鸯碑),记载其事。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三《岱岳观造像记》云:“泰山之

东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岳观,今存小殿三楹,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高八尺许,

上施石盖,合而束之。其字每面作四五层,每层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时建醮造像之记。”

⑨所记唐代六帝一后派遣道士建醮造像事十七则,最早一则为唐高宗显庆六年(661)所

记,文曰:“显庆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

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并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王昶《金石萃编》卷五

十三收载此文,按曰:“郭行真称东岳先生者,道士而主东岳也,未有赐号,但谓之先

生。”即是说,郭行真是唐显庆(656~660)年间主持东岳观的道士,且有弟子多人,

证明至迟在唐高宗时,东岳观(岱岳庙)已成为道教宫观。

除东岳观外,泰山还有很多道教宫观。明查志隆《岱史》卷九《灵宇记》、清聂钦

《泰山道里记》等,曾胪列泰山宫观二十余所,清乾隆《泰安县志》卷三,又对它们的

位置作了简要记述:“泰山在府城北五里,亦曰岱宗,一曰东岳。

……其前一坊曰岱宗,凡登岱者自此始。坊之东为酆都庙,西为升元观,又西为青

帝观。坊之北为三皇庙,其北为玉皇阁,又北为金龙四大王庙。庙之东为后土殿,又东

为老君堂,又东为瑶池,其旁有古洞,又东为眼光殿。庙之北为关帝庙。……

涧北为三阳庵。红门北为万仙楼,其北一山曰龙泉,旁有斗母观。……迤东为凤凰

山,其阳有白云洞,洞之北为今上驻跸行宫。又迤东为碧霞元君庙。其旁有玉女池,一

名圣水池。

又迤东折而上为东岳庙。……”正如《岱史》所谓:“佛老之宫,群灵之府,倚

岩缘谷,比比而是。”以上宫观,除东岳庙建造最早外,大都建于唐宋,少数建于元

明。据《岱史》《泰山小史》等载,建于唐宋者,有:

青帝观、王母池(古称群玉庵)、升元观、天书观(即乾元观)、斗母宫(古称龙

泉观)、碧霞元君祠、玉帝观、会真宫等,建于元明者,有:长春观、三阳观、酆都庙、

万仙楼、灵应宫等。

历代住山道士缺少记载,唯元代之全真道士訾守慎、张志纯略有记述。女道士訾守

慎,李志源(马钰之徒)之弟子。

癸未(1223)秋,闻邱处机西觐回,迎而师礼之,遂置观住于燕。丙申(1236)受

命去泰山,与赵守渊等营建长春观,历二十余年,至丁巳(1257)落成。“张志纯,号

天倪子,泰安埠上保人。六岁能诵五经,十二岁入玄门,居会真宫数载,道行起群辈。

初名志伟,元主改今名,赐号崇真保德大师,授紫服。重建岱岳、升玄二观及上岳庙。”

徐世隆《岳阳重修乾元观记》载其重修升玄观事,该碑立石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

(1285),重建时间当在此年前。AG张志纯又曾重修嵩里山神祠,亦有徐世隆所作《重

修东岳嵩里山神祠记》载其事,该碑立石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重修年亦在

至元间。

至明清,除东岳庙、碧霞元君祠屡经修葺外,其余宫观多年失修,渐次废圮。明万

历间成书的《岱史》卷九《灵宇记》叙曰:泰山宫观“大都肇构于隋唐宋元间,今其存

者不及十半,然亦倾颓甚矣。唯岳巅诸宫观,当世严奉不废。乃绝无翼室以居黄冠,黄

冠固甚贫,率散处麓下觅食。则神明香火之谓何,即居守安所借也。”AH今仅存东岳庙、

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碧霞元君祠、玉皇殿等处。

注:

①⑦⑧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2册409页,第573册380页,第683册748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⑥⑧ 《道家金石略》1262页,126页,126页,56页,58页,536页,文物

出版社,1988年

③④《道藏》第35册682页,第22册199页,第35册724页,723页,724页,

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⑤ 《晋书》第8册2451~2452页,中华书局,1974年

清乾隆《泰安县志》卷三

------------------

衡山

--------------------------------------------------------------------------------

衡山在湖南中部衡山县。为中国五岳之南岳。南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卷上引

《湘中记》云:“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轸宿,铨德钧物,应度玑衡,

故名衡山。下踞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故曰南岳。”

又引《述异记》云:“南岳者盘古之左臂,至汉武南巡,以南岳辽远,乃徙其祭于

庐江。”①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十六云:“汉武以潜之天柱山为南岳,北周

以慈利之天门山为南岳,至唐贞观中,始定祀衡山于衡州。”②衡山山势雄伟,盘纡数

百里,有大小山峰七十二座,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高。祝融峰海拔

1290米,为诸峰之冠。

道教以衡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是道士修行理想之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

天。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云:“第三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

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③道教从西晋起,即进入衡山,在

两晋南北朝时已有相当的发展。唐末李冲昭《南岳小录》所记“前代九真人”,即此时

期在南岳修道的九位著名道士。其文曰:“陈真人兴明,居元阳宫,晋武帝太(泰)始

元年(265)三月一日上升。胡浮先生姓施名存,居洞门观,西峰构虚阁,晋惠帝永康九

年(永康仅一年,似为元康九年之误——引者注)四月上升。尹真人道全,居岳观溪,

晋怀帝元嘉(怀帝无元嘉,当为永嘉——引者注)元年(307)正月九日上升。徐真人灵

期,居上清宫,宋元徽二年(474)九月九日上升。陈真人惠度,居古玉清宫,齐武帝永

明二年(484)五月十三日上升。张真人昙要,居招仙观,齐延兴元年(494)七月三日

上升。张真人始轸,居九仙宫,梁天监三年(504)七月十三日上升。王真人灵舆,居中

宫,梁天监十一年(512)七月十三日上升。邓真人郁之,字玄寂,居洞门观,梁天监十

年(511)十二月三十日上升。”④后世道教称以上九道士为“南岳九真人”,北宋廖亻

先为作《南岳九真人传》,现存《道藏》第六册。除以上九人外,此期居南岳之著名道

士尚多。南朝宋初道士刘凝之,字志安,南郡枝江人。“居衡山之阳,采药服食,受天

师化民之道。”⑤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隐南岳瀑布山,……

齐高祖诏吴会二郡以礼资迎,又辞以疾。俄而高逝。高祖追悼,乃诏于瀑布山下立

太平馆。初,伯玉好读《太平经》,兼修其道,故为馆名也。”⑥“北齐由吾道荣,幼

而少语,不通文,常爱独处,因游南岳,遇赤君授符水禁咒纬候之数,无不毕备。”⑦

“邓欲之,字彦达,隐于南岳洞台,夜诵大洞经,上感魏夫人降告之曰:君有仙分,特

来相访。”⑧清乾隆《南岳志》卷四称其为邓郁之(南岳九真之一)之子,“与徐灵期

为友,周游灵山,以天监十一年(512)升举。”⑨两晋南北朝时,衡山已建起一批宫观:

衡岳观,徐灵期、邓郁之于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建,梁天监二年(503)扩建。招仙

观,或云晋咸亨间徐真人建,或云“肇基刘宋,分宇萧齐”,即宋齐间建。九真观,

邓郁之于晋太康(280~289)中建徐真人祠,唐开元(713~741)始改建观宇。西灵

(或作灵西)观,梁天监五年(506)建置,本女真住持。中宫,梁天监(502~519)中

建,原为王灵舆修行处。北帝院,梁天监末女冠徐炼师修行处,贞观(627~649)末张

惠明再修。九仙宫,梁天监中建。普贤院,齐永明(483~493)中,道士许嗣先、张志

昙开山,至梁,周静真住持。玉清观,齐永兴(疑当作永明——引者注)初建,陈惠度

居此修道,永明三年(485)卒。太平观,在瀑布山下,齐福伯玉(当作褚伯玉——引者

注)于此诵《太平经》兼行太平之道,奉敕建太平观。西台观,相传周穆王建,陈改太

初观。至隋唐,衡山道教十分兴盛。有一大批知名道士居此山修道。“双袭祖,字仲

远,居南岳,潜心学道,……作黄庭观,以贞观元年(627)四月升举。”张惠明,赵

郡人,结庐于中条山,受法于元真观,后往长安,遇混元子受高奔之道。唐太宗曾诏之

内殿,后乞归山林,敕住南岳,封妙济大师。据说,一夕遇南岳右英夫人传以道要。行

之一纪复诏之西岳,后尸解云云。萧灵护,字天佑,庐陵人。壮遇至人传金液胎息。

后游南岳,夜遇真人传火鼎之术,居招仙观,炼化黄白,鬻之以修观宇,侯王礼敬,

请为法主。贞观五年(631)创寻真阁。后炼神丹于山北,经三坛,方始炼就,服之,于

高宗弘道二年(弘道仅一年,当为元年——引者注)卒。廖冲,字清虚,梁武帝大通三

年(529)居连山郡,以才德见称,为本郡主簿。后辞其印绶,游探道要,居嵩高山久之。

后至南岳,于祝融峰遇太平真君传道要,据说年一百余岁,卒于唐先天元年(712)。司马承祯,字子微,开元(713~741)初,自海上乘桴炼真南岳,结茅九真观北,名白

云庵。后返天台,再去王屋,开元二十三年(735)卒。薛季昌,汉州绵竹人(或云河

东人——引者注),世皆宦族,幼不好荣,不茹荤。一日游青城,父母谓不远而从之,

遂南游桃源,后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祯——引者注)于南岳,受三洞秘箓。明皇召问,

谈辩通博,喜之。久乞还山,居九真降圣观,复华盖旧隐修炼。

尝撰《道德玄枢》。一日,外出不回。田虚应,字良逸,齐国人。开皇(581~600)

时,侍亲于攸县,以喧冗,迁于南岳,躬耕于紫盖峰下,凡五十余年。母去世,乃放志

自适。龙朔(661~663)中,州牧田侯于衡岳观建降真堂以居之。后从薛季昌受上清大

洞法箓。既承道要,涉历云水。元和(806~820)中,东入天台不复出,宪宗时召不起。

入室弟子冯惟良,字云翼,湘人,修道于南岳中宫,与徐灵府、陈寡言为烟霞之友。久

之,就降真堂师田虚应受三洞秘箓。于元和中,侍师入天台山而得道。李思慕,成纪人,

周游三湘名山,后居南岳。玄宗召问称旨,及归,厚赐饯行。注《清静经》行于世,卒

于紫盖峰。AG汪子华,蔡州汝阳人,七八岁通经义,十三岁知天文地理之学,开元中,

屡举进士不第,弃去,与颜真卿同学长生术。安禄山之乱时,举家南游,爱南岳之胜,

结庵祝融峰下,修道九年不出,世传仙去。AH薛幽栖,蒲州宝鼎人,开元间及进士第,

年始弱冠,调官陵郡尉。秩未满,有林泉之兴,乃去服冠褐,出入青城峨眉间。久之,

游鹤鸣山,修行仅一纪,而道气愈充。天宝(742~755)初,复游南岳,卜栖真之地,

乃晦其名氏,于五老峰之下,游心于自得之场。

于三洞真诰,靡不该览。进《玄微论》三卷,玄宗称其达悟。

未几,尸解于墨山,尝注《灵宝度人经》,见行于世。AI张太空,隐衡岳上清宫修

行得道,大历七年(772),为唐相李泌之师,后隐元阳宫,于贞元四年(788)尸解于

灵隐峰,赠玄和先生。刘元靖,武昌人。师王道宗授正一箓,师逝,泛洞庭,游武陵、

复入南岳,师田良逸,于魏夫人坛上六十五里筑阁以居,名曰会仙阁。敬宗宝历(825~

826)初,诏入思政殿问长生事。会昌(841~846)中,复诏入禁中,赐银青光禄大夫、

崇玄馆大学士,号广成先生,别筑崇玄馆以居之。乞还山,诏许,大中五年(851)卒。

此外,俞灵王贵、轩辕弥明、聂师道等亦居南岳、享誉于当时。

唐代除对衡山原有宫观如衡岳观等进行修葺外,又新建有一批宫观:黄庭观,唐初

道士双袭祖建。LB真君观,本注生真君庙,开元中改建为观。圣寿观,唐咸通(860~8

73)中建。田真院,唐宝历(825~826)时建。凌虚宫,唐天宝初建。降圣观,旧号白

云庵,司马承祯修行处,承祯卒,其弟子王仙峤请改庵为观,玄宗亲篆额。紫虚阁、唐

天宝间建。另有上清宫、元阳宫、洞灵宫、寻真观、洞阳宫、洞门观、紫盖院、石室隐

真岩,不明始建年,盖皆隋唐时所建。入宋,衡山道教渐呈衰降趋势。知名道士甚少。

率子廉,本南岳之耕民,开宝(968~975)中,投衡岳观李尊师出家,未几,披戴为道

士,后众举为紫虚阁住持。苏轼作《率子廉传》记其事。兰方,字元道,接物以和,人

称笑先生。好施药,救人疾苦。仁宗召见,馆于芳林园,告去,赐号南岳养素先生,住

南岳招仙观。LD陈崇政,修道于辰谿大酉观,据称有奇术,能致雨,辟谷不食者三十年,

唯饮清泉瓜果。年八十,行走如飞。政和(1111~1117)中,往游南岳,委蜕于祝融峰。

宋代衡山许多宫观,因年久失修,已渐废圮,《南岳总胜集》著明废圮者,即有:中

宫、洞真宫、紫盖院、石室隐真岩、北帝院、安宝观、太平观、西台观等。历元至明

清,衡山道教更加衰落。清乾隆重修《南岳志》卷四载明道士二人:许演空,号洪阳,

沛人,游南岳,访九仙观古迹,结茅以居。李常庚,号皓白,青州人。明天启(1624)

出游,遇异人,潜心老氏学。先入武当,后卜居衡麓之朱陵洞口九仙台,建飞椽数间,

买山田若干亩以居之。明清时,衡山原有宫观,仅南岳庙、黄庭观、九仙观数处得到

修葺,至今尚存,其余皆废圮。

注:

① 影印宋刊《南岳总胜集》卷上,卷下,卷下,卷中,卷下,卷中,

清光绪三十二年叶氏校刊本

② 《道家金石略》122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③④⑤⑥⑦⑧ 《道藏》第22册199页,第6册865页,第25册296页,第24

册878页,第5册290页,289页,第6册862~864页,第册324页,292页,328~329页,文

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⑨ 皆见清乾隆重修《南岳志》卷四

《南岳小录》和《南岳总胜集》皆云晋咸亨间建,但晋无咸亨,有咸宁、咸和、

咸康,不知为何年之误。

《湖南通志》第10册5025页,台北华文书局,1967年

华山

---------

-----------------------------------------------------------------------

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城南。为中国五岳之西岳。汉班固《白虎通》云:“西方为华山

者何?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初学记》引此文,作:少阴用事,

万物生华,故曰华山。”①以其西临少华山,又称太华。山高2200米。

有落雁(南峰)、朝阳(东峰)、莲花(西峰)、玉女(中峰)、五云、云台(北

峰)诸峰,前三者为其主峰。道教列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四洞天,名总仙洞天。

旧时华山有许多神话传说。元《西岳华山志》称:老子见周之衰,西迈流沙,至函

谷关,为关令尹喜著书上下篇,后隐华山昭文馆。有修羊公者,魏人,隐华山石室中修

道,后以道干汉景帝。有壶公者,莫知其姓名,东汉费长房从之学,携入岳西孤峰石室,

设诸险以考验之。又有东汉张楷,字公超,善作五里雾,所居之处后名张超谷。还有晋

清虚真人裴君,居西岳石室,感西王母数降,授以道要。②明隆庆《华州志》卷二十四

《隐逸考》、清道光《华岳志》卷二《仙真》条,所载古仙神迹更多,不胜备举。

道士之住华山者,较早的有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魏书·释老志》载,谦之少修

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遇仙人成公兴,随之隐遁。先随公兴入华山,食公

兴所采药,不复饥。此后再去嵩山修道。③据该书所记,他居华山在北魏明元帝神瑞二

年(415)之前。北魏后期又有韦节居华山。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载:韦节,字处元,京兆杜陵人。十四岁,北魏宣

武帝擢为东宫侍读,孝明帝初,出守鲁郡,庄帝立,复为阳夏守。既至,辞官入道。师

嵩山道士赵静通,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不久,赵静通嘱其去商洛,乃卜居华山之阳,

人因号华阳子。日饵黄精、白术,行黄庭内景智慧消魔经法。曾撰《三洞仪序》,注

《妙真》《西升》等经,又作老子、周易《别论》八十余卷,《续楼观内传》一卷,北

周武帝时卒。④北周武帝时,又有道士焦旷(又名道广)居华山。《仙苑编珠》卷下引

《楼观传》曰:“茅山道士焦旷,字大度。周武钦仰,拜为帝师。于华阴造宫,岩间涌

土,用足乃尽。……每有外人来谒,尝有青鸟二头来报。”⑤元《西岳华山志》云:

“云台峰,岳东北,……周武帝时,有道士焦道广独居此峰,辟粒餐霞,常有三青鸟报

未然之事。周武帝亲诣山庭,临轩问道,因而谷口置云台观。”⑥其弟子王延亦曾居华

山。《云笈七籤》卷八十五云:“王延,字子玄,扶风始平人也。九岁从师,西魏大统

三年丁巳(537)入道,依贞懿先生陈君宝炽,时年十八,居于楼观。……又师华山真人

焦旷,共止石室中,餐松饮泉,绝粒幽外。后周武帝钦其高道,遣使访之,……延来至

都下,久之,请还西岳,居云台观。周武诏修所居观宇。”后周武帝灭佛道时,“仰其

道德,又召至京,探其道要。乃诏云台观精选道士八人,与延共弘玄旨。”⑦华山道观

以西岳庙为最古,据说建于汉武帝时。北周天和二年(567)重修,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其后,北周武帝为焦旷建云台观,亦为较古之著名道观。此后几经兴废,清初仍有修葺。

据元《西岳华山志》载,与云台观同时兴建者,还有另外二观,后称三宫,即上方白云

宫,中方太极宫,下方云台宫。“上方、中方、下方,此三宫皆因羽人焦道广兴建。

唐天宝(742~755)中,命右补阙集贤学士卫包撰《修三方记》。”⑧唐宋间,华

山道教开始兴盛。清李榕《华岳志》卷二载,杜怀庆,贞观中道士,居云台峰之长春石

室,断谷不食。姚得一、张公弼、韦集等,亦先后来居华山。又谓吕岩居华山文仙谷,

易姓名姬洞明,结庵四十年,人无识者。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秋,怡然卧化。⑨

此为吕岩诸传说中之又一说。元《西岳华山志》又记五代宋初有四高士先后居华山:郑

遨,字云叟,南燕人。至碧云洞隐居。后唐天成(926~929)中,以拾遗诏不起,赐号

逍遥先生。罗隐之,原为玉笥山玉梁观道士,来居华山。后晋天福(936~942)中,赐

号希夷先生。翟士端,字表正,齐人。博通九经,大中祥符(1008~1016)中,真宗诏

不起,无疾而逝。郑隐,字明处,衮州奉符人。常居王刁三洞口,大中祥符中,真宗祀

后土还,驻跸驿下,诏赐号贞晦先生。五代宋初居华山最著名的道士为陈抟。据《宋

史·隐逸传》载,陈抟于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

为乐。先入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

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从该传所云后周世宗以“显德三年(956)命华州送

至阙下”来看,至迟于此年已移居华山。而从该传称太平兴国九年(984)复来朝,对宰

相宋琪等说“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之语推断,其移居华山,似在后晋开运元年(944)

之前。至端拱二年(989)逝世,居华山近五十年。陈抟弟子张无梦、刘海蟾也久居华山。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引《高道传》称,张无梦“好清虚,穷老、易。入华山

与刘海蟾、种放结方外交,事陈希夷先生。

无梦多得微旨。久之,入天台山。”《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云:刘操,

字昭远,得道后,改名玄英,字宗成,号海蟾子。仕燕为相,遇钟离权点化后,易服从

道,“陶真于泰华之前,遁迹于终南之下”。“一云为燕相,一旦遽悟,弃官学道,后

遇吕洞宾得金丹之秘旨,自此往来终南泰华间,复结张无梦、种放,访陈希夷先生为方

外友。”《宋史·隐逸传》又记道士丁少微,“亳州真源人。……尝隐华山潼谷,密

迩陈抟所居,与陈抟齐名。”唐宋时期,华山增建了一批宫观:王母观,原在大罗峰

下,古有庙,唐贞观(627~649)中修建于华山之下。素灵宫,不明始创年,贞观中,

马周曾为该宫仙官。仙宫观,金仙公主飞升后,奉敕建。太平兴国观,原在关谷内,北

宋绍兴(1131~1162)中,道士焦虚请额,修建于华山之下。休粮院,不知始创何年,

太平兴国(976~983)间,住此观之休粮道者赴阙,帝赐经一藏。玉泉院,相传宋皇祐

(1049~1053)中为陈抟建。西岳真君庙,崇宁(1102~1106)间改为崇真万寿观,绍

兴间改报恩广孝观。鹿圈观,原在竹谷岭西,大观(1107~1110)中请额,建于华山下。

拱极观,宣和(1119~1125)间建。紫微观,有祥符碑。至金元,华山道教仍很兴

盛。有大批全真道士来此修炼。

刘道宁,云中白登人。初师浑源隐士刘柴头,居华山上方白云宫,后师邱处机,加

号真常。元太宗和乃马真后朝,奉命主云台观,并加修葺。毛养素,字寿之,号纯素

子。金贞祐(1213~1216)初,师田无碍(马钰之徒),得丹书秘诀。清修二十年,与

门人常志久修葺洛阳朝元、栖霞二宫及华阴清华观。元太宗十三年(1241),尹志平命

为栖霞提点兼领披云都宝藏八卦局。海迷失后二年(1250)退居清华观。未几,复领朝

元、栖霞宫事,宪宗九年(1259)卒。贺志真,字元希,德顺人。初师吕通明(邱处

机之徒),又复学于綦志远。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6)来华山,于玉泉院西凿岩以居,

号全真观。再于太华之巅凿朝元洞。既而还长安之栖真庵,大德三年(1299)卒。AK史

志经,字天纬,金兴定五年(1221)礼恒岳刘真常为师,元光二年(1223)与刘真常同

礼邱处机。元太宗八年(1236),尹志平遣门人葺云台观,请其作住持,至十三年始就

任。在此期间,博采诸记,作《华山志》十四卷。LB褚志通,字伯达,早年受学于刘真

常,居无定所。后真常主华阴云台观,始从之居。真常逝后,留弟子居云台,自徙上方

白云宫。后得赐真人号。王处一(非七真中之王处一——

引者注),字子渊,号莲峰逸士。隐于云光洞。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据旧藏

《华山记》等编《华山志》一卷(即本文多次引用之《西岳华山志》)。元仁宗诏赴阙,

奏对称旨,不久,复返华山,延祐五年(1318)卒。金元时,除对已有道观西岳庙、

云台观等进行修葺外,又新建有一批宫观:希夷先生祠,金贞祐四年(1216)冬,北兵

至潼关,华山云台观被毁,希夷先生(陈抟)像不存。正大三年(1226),道士某建此

祠以祀陈抟。清华观,原为马钰弟子田无碍修行处,初名南庵,金季毁于兵。其弟子

毛养素经十二年重建,定名清华。真常观,元中统(1260~1263)间建。全真观,

即朝元洞,原为贺志真修行处,志真始建,其徒姚道常完成于皇庆元年(1312)。LH至

明清,仍有一批道士先后居此山修道。高蓬头,山阴人。明万历诸生,弃而为道士,改

名演元,自号还虚子。先隐河南灵宝元真庵,后徙居华山谷中。萧太后召入讲秘义,并

得神宗优礼。留数年还山,太后赐道藏,敕于上方建楼贮之。

程化乐,富平人。久应童子试不售,弃而入华山,华渭人士奉之如陈抟,著作甚富。

据称言未来事多奇验。刘虚中,字长倩,号翠峰,麟游人。喜读老子书,弃家居华山王

刁洞。蒲州进士陈凝延讲《道德经》于河海祠,为儒林所重。祝仙翁,失名,明宗室,

清太平天国革命后,来华山为道士,居二十余年,八十余岁卒。李仙翁,失名,榆林人。

止岳庙之东庑十余年,康熙二年(1663)卒。马真一,不明里籍,居华山王刁洞。不

事斋醮,亦不炼丹,唯以清静全真为教,答问吉凶。LJ范养民,号湖滨,襄阳人。明崇

祯朝太监,明亡,以黄冠居华山西峰莲花坪,结茅峰顶,曰复庵,顾炎武为之记。后延

任全真观主,有著作,多散佚不传。明清时,华山宫观大部年久失修,渐至废圮。现

仅存数所:西岳庙,经历朝修葺,至今建筑仍很宏伟。玉泉院,在华山北麓,传为陈抟

所造,清乾隆时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数次整修。镇岳宫,即古上方白云宫,

依峭壁构筑而成,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国初年重修者。东道院,原名九天宫。现存建筑为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华山由于奇峰峭壁,险径危石,道观依山而建,规模不

大,但独具风彩。

近十年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山下的西岳庙、玉泉院、山上的东道

院、群仙观、王母宫、镇岳宫、玉女祠、翠云宫等均已修复,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

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并有扩建,现由华山道教协会统一管理。

注:

① 《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15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②④⑤⑥⑦⑧ 《道藏》第5册745~752页,266~267页,第11册

39~40页,第5册749页,第22册602页,第5册751页,750页,第13册255页,第5册382页,

751~752页,第19册722~723页,777~779页,788~789页,787~788页,文物出版社、

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③ 《魏书》第8册3049~3050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⑨ 清李榕《华岳志》卷二,卷一,卷二,卷一,卷二,卷二,清光绪

九年刻本

《宋史》第38册13420页,第39册13512页,中华书局,1977年

《道家金石略》第769~770页,1072页,687页,769页,文物出版社,

1988年

《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荔庄藏板刊本

恒山

-----------

---------------------------------------------------------------------

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中国五岳之北岳。自汉至明,皆祀北岳

于此。汉、宋时,因避文帝和真宗讳,曾改名常山。唐、宋又名大茂山,神尖山。明弘

治六年(1493),改以山西浑源县之玄岳(即浑源县东南之玄武峰)为北岳,但秩祀仍

在曲阳。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始改祀于浑源。①道教视恒山为神仙所居,是道士

修行的理想地区,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五洞天,名总玄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

·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五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号曰总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

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②现存恒山道教资料很少,难以详述。相传茅山派祖师茅盈

“年十八,遂弃家委亲入于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

仰希标玄,与世永违”。③唐道士张果曾隐于恒山。《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云:“张

果者,不知何许人也。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自

云年数百岁矣。尝著《阴符经玄解》,尽其玄理。则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后人复

见之,往来恒州山中。开元二十一年(733),恒州刺史韦济以状奏闻,又遣中书舍人徐

峤赍玺书以邀迎之,果乃随峤至东都。……后恳辞归山,……(赐)银青光禄大夫,号

曰通玄先生。……

乃入恒山,不知所之。”④金元时,有更多道士住恒山。陈志益,号重显子,单州

琴台人。金大定(1161~1189)间,由马钰之徒灵真子李大乘引度为道士。后又师邱处

机。曾住持葛公山清虚宫,后来恒山,于大定九年(1169)建渊静观以居。大定十二年

卒,年八十一。⑤此外,见于金元碑刻者,又有任恒山各宫观之提点道士多人,如杜志

寥在蒙古宪宗时任真君观(庙)提点,于宪宗二年(1252)至世祖至元二年(1265)间

重建真君观。⑥孙道微、赵道祥、彭正忠在元英宗(1321~1323)、泰定帝(1324~13

28)间任北岳庙住持、提点,代皇帝建醮祭祷北岳。⑦曲阳恒山旧时建有一批宫观。最

早者为北岳观(或称庙)。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一云:恒山“巅名天峰岭,下建

北岳观”;“岳庙创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灾,唐武

德(618~626)间复建,唐末圮,金复建,天会、大定(1123~1189)间重修,金末毁

于兵,元复建,元末毁,明洪武(1368~1398)中……复建,成(化)弘(治)(1465

~1505)间……重修,弘治十四年(1501)敕扩修。”⑧改祀北岳于浑源后,此庙渐圯。

其次,又建有真君观(庙),乃祀灵宝派祖师徐来勒者。据《北岳真君叙圣兼再修庙记》,

最初“敕建于大茂之幽谷足下西北五十里,……至天宝十一载(752),复禀山纶旨,

迁此嘉禾山前,椒兆土选胜,造院四所。”至懿宗末加以重修,“(乾符)三年(876)

五月十八日,斤斧事毕。”⑨元姬志真《大朝曲阳县重修真君观碑》云:“今嘉禾山之

阳,古立真君观。汉唐以来,传袭故迹,是名监岳,以镇北方。”宪宗时,“廊庑殿堂,

倾圮殆尽”,全真掌教李志常命杜志寥任提点主持重修,“太岁壬子(1252),方经始

之年,乙丑(1265)冬十月,其功告成。

殿而像之,斋堂厨库,奂然惟新”。在金代,曲阳恒山又建有渊静观。高鸣《渊

静观记》云:“大茂峰之绝顶……谓之神尖。

距神尖而东不两舍,抵石门,有谷曰带耳。……全真重显子(陈志益)筑观于其中,

额曰渊静。……岁己丑(1169),(张)玮割世业膏腴田三十亩始基之,输币入粟者道

路不绝,乃庀工董役,火西流而载旬三浃而成。”AC山西浑源之恒山,古时亦有道观。

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浑源州》条载:“得一庵,在恒山虎风口上,陡崖

劖削,庵距其前。龙泉观,有二,上观在恒山上,山有二泉,唐开元二年(714)建,敕

赐额;下观在东门外,明洪武(1368~1398)间置道正司,并上观入焉。”今该山尚

存道教建筑朝殿、会仙府、九天宫及佛教悬空寺等。

注:

①⑧《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2册669~671页,669~671页,第548册261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③⑤ 《道藏》第22册199页,707~708页,第19册807页,807页,文物出版社、

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旧唐书》第16册5106~5107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⑥⑦⑨《道家金石略》585~586页,1156~1157页,185~186页,585~586页,

文物出版社,1988年

嵩山

-------

-------------------------------------------------------------------------

嵩山古名外方出,又名嵩高山。为中国五岳之中岳。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汉班固

《白虎通》卷三上曰:“中岳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初学记》引其文曰:

“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①由太室山(1440

米)和少室出(1405米)组成。戴延之《西征记》云:“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七

十里,嵩高总名也。”②嵩山属夏禹建国之区,后世有禹妻生启化为石的传说,③故其

地有启母石、启母庙等遗迹。它位居中原,是古帝王游幸之地,据说汉武帝登太室山时,

从官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后世称此峰为万岁峰,又于其地建万岁亭,万岁观。

道教视嵩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处,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司

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云:“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

洞天,在中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佚名氏

《名山洞天福地记》则称司真(或思真)洞天。

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

慈、郗鉴住嵩山,似于史无征。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籤》

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

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

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⑤同书卷

六《三洞并序》和《道教义枢》卷三《三洞义》作了类似叙述。这种记载虽具传说色彩,

或许亦有所据。至北朝,先后有寇谦之、赵静通、韦节、潘弥望等住嵩山修道。

《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

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卷二十九《韦节传》载,韦节十四岁时,被北魏宣武帝擢为东宫侍书,至孝庄帝立(52

8),“复为阳夏守,以可近嵩山隐真道士赵静通法师也。既至,遂还簪绂于朝,而谒法

师,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⑥此后去华山。北魏末,道士潘弥望亦住嵩山。《北史》

卷五载,当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逼迫废帝元朗逊位时,“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

是,嵩山道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帝密言之”。⑦北魏

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

《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

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箓,故云然。……嵩山碑

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⑧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

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⑨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

隋唐是嵩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载:“初,嵩山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炀帝——

引者注)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凡六年,丹不成,……斩之。”

《茅山志》卷十一载,潘师正,字子真,贝州宗城人,隋大业(605~617)中,礼王

远知为师,从之入茅山。后远知嘱其去嵩山修道,乃入嵩山,与道士刘道合共居双泉岭

十许年,复深入逍遥谷,邈与世绝。唐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嵩岳,请之作

符书,辞不解。调露元年(679),再礼嵩岳,敕于逍遥谷建隆唐观,别于岭上起精思院

以处之。永淳元年(682)

卒。《唐嵩岳太一观蝉蜕刘真人传》云:刘道合,一名爱道,陈宛丘人。武德

(618~626)中,入嵩山与潘师正同居双泉岭,勤其师王远知。高宗闻其名,降诏于所

隐立太一观使居之。咸亨(670~673)中卒。AD《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载,

司马承祯年二十一岁时,入嵩山师潘师正,后离此去天台山。AE《旧唐书》卷一百九十

二载,吴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实为上清经法—

引者注),……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

久之,东游天台”。《玄品灵》卷四和《茅山志》卷十一载,李玄光曾“居嵩阳

二十余年”,于开元十七年师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据陈国符考证,李含光居嵩山二十

余年,大致在神龙(705~706)至开元十七年(729)之间。《神仙感遇传》卷一载:

“李筌,号达观子,屋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得

《黄帝阴符经》本。”《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九云:谭峭,字景升,唐国子司

业洙之子,幼聪慧,父训以进士业,不喜。后遍历名山不复归。

先“师于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惟以酒为乐。……

后居南岳,炼丹成,服之,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隐化。

复入青城山去。”此外,景日畛《说嵩》又载唐道士白道猷、薛玄同、焦道士、

冯炼师、孙太冲,五代道士杨讷、李元光等居嵩岳。

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

年(612),唐因之。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

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

存。唐高宗时,据传因道士刘道合祈祷有验,又于其所居地建太一观。据《说嵩》卷二

十,永淳元年(682),将封嵩岳,复建奉天宫于嵩山之阳。唐又建天封观,宋易名为宫。

至宋元,嵩山道教续有发展。住山道士之著者,有宋道士许昌龄、贺兰栖真,元道士

乔志高等。《宋史》卷四百六十二称,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始居嵩山紫虚观,后

徙济源奉仙观,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1005)召赴京,真宗赋诗二韵赐之。大中

祥符三年(1010)卒。乔志高,居嵩山崇福宫三十余年,为该宫宗主,弟子甚众,赐

栖云虚静真人号。

宋元间,嵩山又增建有一批宫观。紫虚观,在嵩山南紫谷中,贺兰栖真曾居此,或

云即唐奉天宫址。天封宫,即唐天封观,宋易名为宫。崇福宫,即汉万岁观、唐太一观,

五代间毁,宋复建,易名崇福宫。承天宫、金大定(1161~1189)间建,为唐隆唐观故

址,金崇庆(1212)间再建。此外,宋代还建有颐真观,元代又建有土德观、长春庵等。

明清以后,嵩山道教渐趋式微。除中岳庙屡经重修外,其他宫观大都失修,连原来

“为屋二百三十间”之崇福宫,至清代也已颓废。清潘耒《游中岳记》云:“去(启母)

石百武为崇福宫。嵩山昔多道观,今自岳庙外,唯此宫尚存;然荒寂甚,黄冠无可与语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福宫仅存房屋十数间。保存较完好的只有中岳庙,

计存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四百余间,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道观。

注:

① 《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第15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② 《艺文类聚》第1册1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③ 清马驌《绎史》卷十二引《隋巢子》曰:“禹娶涂山(氏),治鸿水,通轘辕

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

方而生启。”

④⑤⑥《道藏》第22册199页,21页,第5册266页,601页,第19册706~

708页,第10册885页,第5册32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

1988年

⑦ 《北史》第1册170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⑧ 《道家金石略》11页,717页,103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⑨ 《说嵩》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资治通鉴》第12册第5658页,中华书局,1956年

《旧唐书》第16册第5129页,中华书局,1975年

《道藏源流考》上册60页,中华书局,1963年

《宋史》第39册,13515~13516页,中华书局,1977年

《小方壶舆论丛钞》第4帙第1册,上海著易堂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