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下沉到一线 战“疫”在前沿

—市直(中省)单位联点包干苏仙区社区工作队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谢程鹍

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疫情期间,市直(中省)单位联点包干苏仙区社区,各级党组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夯基垒台,共产党员紧急奔赴防控战场,下沉一线、攻坚克难,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冲锋在前的“突击队”

小区和居民点是疫情防控最基础、最基层、最有效的前沿阵地,点多线长面广,基层干群长期坚守,力量捉襟见肘。面对严峻复杂的防疫形势,市委发出动员令:按照“应下尽下、就近就便”的原则,市、区、街道各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编入网格。

截至2月26日,市机关企事业各单位有50支工作队2182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苏仙区社区一线,全面充实一线防控力量,强化人员和车辆管控,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成为基层战“疫”的生力军。

同时,建立“单位+社区+网格+楼栋+居民”防控模式,帮助社区做到健康状况全摸排、密切接触者全管控、居家服务全帮办,具体承担疫情宣传、信息登记、值班值守、体温量测、代购服务、巡逻劝导、心理咨询、消毒保洁等疫情防控任务,将小区打造成一个个“防疫共同体”。

把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市委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无论职务高低,一律听从社区调遣,当“帮工”不当“监工”,去“干活”不去“派活”,当“战斗员”不当“指挥员”。于是,“我负责人员排查”“我负责服务点值守”“我负责宣传劝导”……一时间,社区微信群内下沉干部承诺认领任务的话语刷爆了屏。

防控一线的“急先锋”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作战单元。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以社区为战场、小区为阵地、楼栋为堡垒,迅速转换角色,变身防疫“急先锋”。

铁路小区是苏仙岭街道立交桥社区所辖小区之一,没有物业管理、没有人防物防技防,三分之一居民是老人,三分之一是租户,且不清楚现有多少居民在家。

2月16日,苏万风景区管理处工作队组织党员30余人开始协助社区网格员在小区排查,并一一列出咨询事项相关条目,保证每户按规定核实各项信息。

“首先试图通过电话与居民联系,但很多电话打不通,或者没人接,或电话号码不对,有的家里就没有登记电话。”党员彭卓玲说,一开始打出100多个电话,但收效甚微。

现代工具没用,就使出“敲门行动”,用两天时间,进行“地毯式”摸排,每天上午从8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挨家挨户上门调查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奔走了两天,完成343户居民的巡查,大家感觉“两天下来手指都敲得又红又肿又疼。”

管住大路,“掐”住小路。南塔街道龙骨井社区2582户8651人,属典型的城中村,没有院墙和大门,以私房为主,租户多、老人多。老宿舍既无围墙也无物业,人员可随意进出。接到住宅小区实行排查管控指令,市检察院工作队、苏仙区检察院工作队与街道、社区连夜设置数百米蓝色围挡,社区出入口从15个压缩到7个,筑起防疫“铁壁”。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就像是‘及时雨’,不仅提高了社区工作效率,也为社区减压减负。”白鹿洞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红梅说。

非常时期的“主心骨”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险时刻显本色。苏仙区各级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数千名党员在“疫”线亮身份、领任务,实现疫情防控网格化、精细化,成为居民在非常时期的“主心骨”。

共克时艰,同舟共济。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为抗疫一线及时送上“粮草”,解一线单位燃眉之急,各工作队纷纷筹资捐物解囊相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市直(中省)单位联点包干苏仙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共筹资149万余元,捐赠物资物品折合人民币41万余元。

市委办工作队帮助社区建立防疫义务巡逻队,担负摸底调查、封闭道路、宣传引导、人员隔离、卡口执勤等任务,始终奋战在社区战“疫”第一线,受到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市委组织部工作队将社区防疫工作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开展社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大整顿、辖区居民疫情大排查、重点人员大管控、防疫知识大宣传、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有效推进社区防疫工作。

市检察院、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工作队为社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送去温暖,免费发放米、油等生活急需物资。同时,联系单位食堂帮助商家销售滞销大米,解决商户的燃眉之急。

市总工会、市委巡察办工作队实行党员多跑腿、居民少出门,推进社区团购和“无接触式”配送,由工作人员负责给困难群体统一买菜送菜。每天,他们都会通过发微信、打电话等方式收集居民需求,帮助购买日常必需品送上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教育局、林业局、湘南学院、郴州技师学院等工作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推动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市发改委、审计局、科技局、统计局、青山垅灌区水电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队针对包干社区环境复杂、入户排查难度大、值班值守力量弱的现状,采取“分区分类分栋施策”的方法开展入户排查和值班值守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农经站工作队探索城区蔬菜销售新模式,开展统一收购菜农囤积蔬菜、分装打包后无接触式销售至居民小区,并为居家隔离居民免费配送新鲜蔬菜。

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工作队组织动员群众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春耕生产,确保生产抗疫齐头并进。

率先垂范的“排头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广大党员干部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用坚守交出答卷。

特殊时期,特殊办法。社区设置一个服务点、一顶账篷、一张桌子、一个登记本子、一个测温仪器、一个值守专班,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登记,确保“外防输入,内防感染”措施到时到位。

“值守一班6个小时,交班的时候感到站得腿抽筋。遇到不听劝的居民,说到嘴干,但为早点控制疫情,我们必须坚持。”有孕在身仍在防疫一线的团市委书记熊娟说道。

自古忠孝两难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少雄原本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好好陪陪卧病在床的岳父,谁知这一次失约竟成永别。他强忍住悲痛和泪水,赶往老家简单料理岳父的后事,翌日便悄悄返回抗疫一线。

市审计局副局长曹世香和市水利局副局长唐甲良夫妻分别担任工作队长,家中年过八旬的老人突患脑梗住院,她办理好住院手续后,立即打电话给侄女帮忙护理婆婆,夫妻二人又回到抗疫一线。

夫妻双双抗“疫”传佳话。市委编办李琼、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李军雄、市地震局曹军、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黄冰玉、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吴昌军、市不动产中心黎春华和他们的爱人也都是“执子之手、共抗疫情”的“夫妻档”。

轻伤不下“火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邓革佑、检察院许刚、市委党史研究室李嗣亮年前刚做手术,市地震局副局长王干才患脑干出血,目前未完全恢复却仍主动到一线参加防控点执勤。

巾帼展英姿。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王淑玲、市会展局何芳萍、市扶贫办刘迎红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被群众称为疫线的铿锵玫瑰;市委编办吴玲怀孕三个月仍请缨值守,被誉为战疫中的“孕斗士”。

“疫情不退我不退”。省劳动模范、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原纪委书记曹海清,市人民检察院民行科袁志敏、刘仁忠,市生态环境局张建民退休不退岗,用行动诠释退休党员干部的担当。

战疫不离父子兵。市检察院科长李忠卫、法警支队副支队长罗智诚及其子女也先后加入到了抗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