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北上入江 南下进海” 四川最便捷南向通道铁路班列实现双向开行

李清凌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长江之头宜宾,南海之滨钦州,一条四川南向出海最便捷通道的贯通将两座城市乃至川桂两地紧密相连。

5月22日,“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宜宾-钦州)集装箱铁路班列首发,6月15日,“川—桂—港(马)”南向通道(成都-宜宾-钦州)铁路集装箱班列首发,当日宜宾港与北部湾港正式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一干多支”发展格局、推进南向开发开放等重大部署中,宜宾步履坚定。

6月28日,宜宾南向开放再迈出重要一步。由北部湾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行的“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北部湾港-宜宾)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首发仪式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东站货场举行,至此,四川最便捷南向通道铁路班列实现双向开行!

北上入江,南下进海。西南地区与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将因此更进一步。

6月28日,“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北部湾港-宜宾)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首发仪式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东站货场举行。

四川最便捷南向通道铁路班列实现双向开行

“我宣布广西北部湾港至四川宜宾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首发启动!”随着汽笛声的响起,“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北部湾港-宜宾)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东站缓缓启动,向着目的地宜宾开行。

据悉,“北部湾港-宜宾”回程集装箱班列从钦州港东站始发,经广西南宁、百色、贵州六盘水、云南昭通,抵达宜宾北火车站,全程1305公里,运行时间约60小时。是继5月22日“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宜宾-钦州)集装箱铁路班列和6月15日“川-桂-港(马)”南向通道(成都-宜宾-钦州)铁路集装箱班列首发成功后的回程班列。本次班列共装载50个标箱,主要货物为从伊朗阿巴斯港进口的石板材、从营口经钦州港中转至宜宾的玉米等货物,运抵宜宾后经公路、水路分拨配送到客户。和传统的东向物流路径相比,南向出海通道时效性更强,它将使得内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近年来,宜宾港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发挥腹地物流枢纽作用,加强与铁路部门和物流企业合作,布局建设物流网络,打通了贯通东西,沟通南北、物流全球的多式联运大通道。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征宇介绍,推进海铁联运,是宜宾港实施业务战略,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助力四川全域开放的重要举措。“今天,北部湾港至宜宾集装箱班列的开行,标志着四川南向出海最便捷通道班列实现了货物双向对流, 为川桂两省辐射吸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全面开辟东南亚、南亚及欧洲市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启了全新路径。”刘征宇介绍,该班列的开行,也是宜宾和北部湾两地两港深化合作,助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又一实质性成果,必将有力地促进宜宾市打造四川省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让四川企业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时间更短、距离更短、运输更加稳定,四川最便捷南向通道铁路班列的双向开行将使四川企业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北部湾港-宜宾’集装箱班列凝聚着川桂两地政府、企业,对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共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毅认为,该班列的开通,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川桂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班列的稳定运行,将为四川的企业新增一条重要的贸易物流路径,将使得四川企业在东南亚、欧洲、印巴等国际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吉梅介绍,“宜宾-钦州”集装箱班列所在的“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全程1642公里,为成都至钦州所有铁路通道中路径最短的一条,比其他通道里程少380—750公里。“该集装箱班列属于‘川-桂-港(马)’南向通道的中线路径,除与西线和东线相比里程最短外,在时间成本上,比经长江黄金水道出海节约12天以上,是四川乃至长江上游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除了里程最短、时间上的快捷,运输的稳定性也是货运方关注的重要方面。“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运输时间,从宜宾到钦州大约两天多时间,几乎与公路运输时间相等,但价格上比公路运输更便宜。”四川德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泰成表示,因江运受降水、水位、大雾等天气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铁路运输相对而言更加稳定。

此外,南向通道铁路班列还可将长江沿线、海外两个市场、两项资源,通过“江铁海”联运模式紧密相连。“该班列的开行可通过海铁、铁水、公铁等多式联运,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的货物,通过宜宾港中转下水至宜宾腹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征宇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出口货物也可上水至宜宾,通过南向通道和蓉欧班列出口至欧洲、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地区。

谢毅表示,“北部湾港-宜宾”班列的开通,将进一步丰富南向通道的服务产品。下一步,北部湾港将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与宜宾港集团、成都路港公司等四川合作伙伴一道,发挥各自资源与平台优势,不断提升班列运营质量和服务品质,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而在此前,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就两地战略合作关系正式签约时也明确,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与平台优势,以加强南向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强港口合作,共同建设“川桂港(马)”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在江铁海联运合作方面,双方依托“川桂港(马)”铁路班列,开展宜宾—北部湾港铁路班列及南向出海班轮航线合作,有效构建西部内陆南向开发开放物流大通道。在物流合作方面,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平台优势,以建设宜宾长江上游国际物流港项目为契机,将北部湾港口腹地延伸至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打造北部湾港北部内陆大宗货物集散基地。

宜宾智能终端产业的南向开放

当前,宜宾正广泛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一干多支”发展格局、推进南向开发开放等重大部署,加快推进更具战略地位的交通强市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省除成都外交通优势最为明显的城市,并在四川南向通道建设中,不断贡献“宜宾”力量。除此前顺利完成“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宜宾-钦州)集装箱铁路班列和“川—桂—港(马)”南向通道(成都-宜宾-钦州)铁路集装箱班列的首发外,宜宾的智能终端产品等也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南向开放国家。

南向开放国家主要包括东南亚11国、南亚8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人口约23亿、近全世界人口的1/3,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合作伙伴,宜宾正全力推进南向开放合作。记者从宜宾市商务局了解到,1-5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6.56亿元,同比增长59.4%,与南向开放国家实现双边贸易总值9.93亿元,同比增长41.8%,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7.2%。其中,智能终端产品占据我市对南向开放国家出口第一位,对南向开放国家出口前三大产品分别是手持无线电话机、人造纤维纱线、木制粘胶纤维短纤,分别出口了2.13亿、2.12亿、1.24亿元。

此次四川最便捷南向通道铁路班列实现双向开行,无疑将对智能终端产品等进出口贸易发展提供进一步助益。“对于像智能终端产业链中实效性要求较高、货物价值较高、总体运输量相对稳定的货物(与水运相比)来讲,这个班列的有效开行是目前可考虑的路径之一。此外,从全程物流运输效益来讲,智能终端所需要的物流通道也应该具备‘频率高、实效高、通关效率高’特性。”四川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吉梅表示,下一步宜宾港将认真分析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到南向国家之间运输方式、路径、全程费用等因素,打造一条实实在在服务宜宾新兴产业的具有开放格局的平价物流通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