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篇“抢″来的基层一线抗疫日记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玖华 汪远翔)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双峰儿女同心同德抗疫情,群策群力送"瘟神",谱写了一曲曲气吞山河的壮丽颂歌,涌现了无数疫情防控的无畏战士,而双峰县公安局李保辉同志的抗疫日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2月24日 / 星期一/ 晴

2020年春节前夕,我调任双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六中队中队长,想着能让其他同志们在家过一个团圆年,特早早地安排自己值守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和初二的班。

随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大年三十,我接到了县局对全体民辅警取消休假立即投入疫情防控的命令后,马上安排所有人员赶到娄衡高速公路锁石出口值勤。

这次值勤不同于寻常,危险系数大,担子也很重。为了节省口罩、防护服等紧缺防控物资,从交警六中队、县运管局、锁石派出所、锁石镇和镇中心卫生院抽调的10名执勤人员,每天分二班值守,每班值守24小时。春节期间高速出口车流量多,对每一辆过往的车辆都要仔细检查,从驾驶室到后备箱,不漏任何一个角落;对每一位过往的人员,都要祥细了解来往去向,并协助医务人员做好随车人员的消毒和体温测量,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吃东西,往往抢抓车流的间隙,逮着机会扒两口盒饭或方便面充饥,一有车辆驶来,一路小跑过去继续排查。记得正月初二初三那几天,每天每晚要排查700多辆过境车辆,人人累得精疲力尽。

深夜执勤,渴了就喝矿泉水,饿了就吃方便面,眼皮打架了只好用力掐自己的手臂来提神,大家始终斗志昂扬,不漏查任何一辆车和任何一个人,用自己的血肉身躯筑起一道阻隔病毒的″铁壁铜墙″。

第一个24小时值班后的队员们本想可以回家休息了,又忽然接到中队驻地花门镇党委的安排,要求大家前往花门镇与衡阳曲兰镇交界处的华喜村疫情防控卡点继续工作。六中队人员比较紧缺,大家咬紧牙关,打起精神,轮流上阵,轮流值守。这个春节注定不"寻常",但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个充满希望的抗疫曙光就会到来。

今天是我们抗"疫"的第三十一天,疫情不去,我们不退,再长的战斗,我们也能扛!

2020年2月24日深夜

这篇抗疫日记,是笔者说尽了好话才从李保辉同志手里"抢″来的,从他抗疫以来数十篇日记中选出一篇,与读者共享。虽然日记时间已过去8天了,但仍然让我们感受到疫情战场的"残酷″与"激烈″。

看了这篇来自最基层抗疫前线李保辉同志的疫情日记,我们感到既感动又欣慰,为这些默默奉献的"逆行战士″感到骄傲自豪。有了这些优秀的无畏战士,何愁"瘟神″不灭、战"疫″不胜?!

李保辉,双峰县沙塘乡人,44岁,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县农机监理大队副大队长,县交警大队六中队和四中队副中队长,2020年1月调任交警大队六中队中队长。刚到花门任职的他,就遇到了这场意想不到的疫情袭击,而他作为逆行者,责无旁贷地接受挑战,与弟兄们一道,日夜坚守防控阵地,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