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庆云:突出特色打造示范街区 夜间经济激活发展新动力

深冬时节,气温骤降,庆云的夜却格外热闹。电影院、健身房、美食林、金山国际海淘城、北海公园等周边市民聚集,拉开了庆云夜晚的故事卷轴。

白天和夜晚,是城市的AB面。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延伸。“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打造提升一批示范性强的夜间经济街区,不断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活力,打造游、商、食、体、娱、学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新格局,近年来,庆云围绕群众品质化、多元化的消费新需求,依托本地资源、产业和人文优势,不断丰富消费业态,加快消费升级,完善配套设施,美化亮化环境,创新监督管理,集中力量打造了美食林、北海公园、金山国际海淘城、中商昆仑购物广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示范街区,通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点亮了庆云的“夜间模式”。

“深夜食堂”催火夜间经济

1月3日,华灯初上。走在庆云美食林的街道上,街边停车位停满了车辆,餐厅里热闹非凡,食客满座。“下班后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来美食林逛一逛,赏赏夜景,买些甜点,吃个火锅,多惬意。 ”市民李倩开心地说,像美食林一样有特色的街区更能吸引年轻人来“打卡”。美食林从东到西约2公里的街道边,开了几十家各具特色的餐厅,小到上海风味的生煎,大到川渝口味的火锅,麻辣甜酸世间百味在这里聚集,相较于白昼,夜色掩映下的美食林更具烟火气,更具人气。“深夜食堂”何以撬起庆云夜间经济的巨大市场潜力?该县重点打造的美食林、北海公园美食一条街、农贸夜市、庆云广场美食一条街等,将游玩与美食相融合,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也能享受“味蕾的狂欢”。

街边餐厅灯火通明,生意红火

去年举办的金山国际海淘城金秋嘉年华活动,也验证了美食在夜间经济里的魅力。活动期间,全球美食节、梦幻海洋节、网红灯光展吸引了万人齐聚海淘城,人流量的明显增长,也带旺了附近很多做其他生意的商户,不少商户表示,虽然店铺刚开业,但营业额很可观。

相对于出门寻觅美食的消费者,还有许多消费者选择夜间点外卖,这也成为“深夜食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夜间餐饮的需求,庆云不少餐厅都开启了“外卖”模式,以往早早熄灯的店铺也迎来晚间消费高峰,外卖生意火热。实体店和外卖的联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也让众多“吃货”为之点赞。

文化加持丰富夜间经济形态

夜间经济为庆云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而有了文化的加持,庆云的夜晚变得更有韵味。

东路梆子剧团开展夜间巡演活动

2019年12月31日跨年夜,县城祥云影院很是热闹,有的年轻人抱着爆米花等待入场,有的一家老小说说笑笑,有的在前台听工作人员介绍电影简介。“孩子说新上映的电影评价很高,今天特意带着一家老小来看看,也体验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大家一起跨个年,热闹热闹。 ”市民刘晓文说。自从该影院推出跨年场、周末场和夜间场的经营模式后,影院根据市场情况和市民需求逐步加映夜间和节日场次,生意非常红火。“庆云的夜间文化之所以发展快速,是因为这是居民的一个新的文化需求点。 ”庆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华说。以往,许多文化活动集中在白天,群众大多无暇参加。现在,城区和乡村的情况正慢慢改变。

近年来,庆云县以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在城区打造现代都市休闲文化点,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品牌档次,布局庆云特产专售、文创零售。节庆期间,依托海岛金山寺文化街举办的正月庙会、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金山大戏、消夏艺术节等载体,开展花灯灯展、书画展览、文艺汇演、非遗展示、美食体验等主题活动,将更多文化元素融入群众的休闲体验。元宵节、中秋节期间,县文化馆在夜间向公众开放,同时举办猜灯谜、书画展等文化活动,增加活动趣味。临近岁末,新年朗诵音乐会、少儿春晚等陆续上演,给市民提供更多样化的夜间文化“打卡点”。

结合乡村文化振兴,该县还将夜间经济的触角不断向乡村延伸。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延长到夜间,夜晚热闹非凡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2019年,该县惠民文艺下乡演出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的323个行政村开展,惠民3万余人,本土演员表演的传统剧目哈哈腔《闯山》、反映孝德文化的小品《爹亲娘亲》、舞蹈《倾国倾城》等精彩节目深入人心,不仅为本土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乡村的夜晚增添了更多文化色彩。最近,不少农民文艺爱好者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着鼠年“村晚”的文化节目,舞蹈、戏曲、歌曲、二人转、相声、快板、西河大鼓等不同形式的节目各具特色,将为群众献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治理升级护航夜间经济

如何让夜间经济更好点亮城市的夜空,不仅是一道经济、文化命题,也是一道社会治理考题。

夜晚的中商昆仑购物广场人流如织

对于庆云而言,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驾护航,城市才变得“越夜越美丽”。近年来,该县不断提升街区硬件水平、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城市建设品位大幅提升。

城市夜景营造不仅能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更能为夜间经济发展增添活力。该县对城区主要街道、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进行亮化、美化。重点打造了建设街、中心街、开元大街3条亮化路段,沿街楼体全部亮化;庆云广场布置满天星亮化主题场景5000余平方米,北海公园电视塔、湖心岛、木栈桥、石拱桥及周边楼体完成整体亮化提升,城区公厕全部亮化。路灯、人行道灯、草坪灯等,与楼体亮化形成了地面、道路、空中立体化相互交织的斑斓画卷。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能给群众带来更舒适的夜间消费体验。庆云通过不断提高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完善了水电气设施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道路保洁等配套设施,规划了8000余个免费停车位,完成了81座旅游厕所百度地图申报工作,群众通过手机就可在地图上迅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旅游厕所。同时,通过完善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了夜间公共场所的安全性。

庆云县不断创新监督管理模式,维护夜间市场经营秩序,为食品安全和夜间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该县将保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结合居民膳食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及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借鉴省内外先进标准,以质量标准、源头与过程管理标准为重点,在全市率先策划了“食在庆云”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投入300余万元,建设1处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16处乡镇食品快检室、监管站,配备382名村级监管员,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立起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安全健康绿色的食品标准体系。同时,庆云推行食品安全一票通工程。针对食材源头,该县规定,生肉、粮油、熟食、豆制品、糕点等主要食材,销售环节须使用由县监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一票通,所有票据都印有编码,一旦发生食源性事故,即可进行责任追查,建立起“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全程质量追溯监管体系。

此外,通过鼓励全县经营者参与“十佳食品安全示范店”评选、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培训会等活动,全力营造“安全放心、交易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售后放心”的夜间经济放心消费环境。通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严肃查处不法经营行为,让群众“夜购”消费活动买得放心、用得安心、纠纷解决省心,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有效提升,推动了夜间经济健康发展。

王洁令 王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