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善良宽容的马思纯,让我们看到每个"讨好型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还记得在之前的微博上有过一个热搜叫"每个女孩都想活成欧阳娜娜"

。大家羡慕的原因是因为她从小出生在演艺家族,物质条件优越,又在生活中又把你保护的很好,加上欧阳娜娜足够努力,努力也得到回报,这怎么不让人心生向往呢?但同样的,其实"每个女孩也都想活成马思纯"

01 "每个女孩也都想活成马思纯"

马思纯和欧阳娜娜一样,是个很善良的人,是典型的在家庭氛围很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着浪漫的小幻想。但也许就是因为太善良了,反而单纯,容易被人欺骗。

马思纯同样出生在演艺世家,小姨蒋雯丽,姨夫顾长卫,妈妈是圈内有名气的经纪人,在马思纯11岁的时候就参演过《大宅门》,但是她却没有像其他童星一样因此而走红,自己又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2007年的时候才正式出道,家族资源丰富的马思纯其实是一个被保护的很好的"孩子"。

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拔尖的,但是马思纯的性格方面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温暖的,当然一个人好坏不是自己说了算,她的多年好友周冬雨对她赞不绝口,她的温暖已经渗进了骨子里,如此性格的养成,一方面家庭很重视教养,另一方面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没遇到过什么挫折。可能正是因为这样,

她在《左耳》诠释的黎吧啦,我们之看到她的悲伤,却没有看到她的厌世感。

马思纯这种"很好欺负"的气质,是在一次她上《快本》时被网友挖掘出来的。

原因是马思纯和关晓彤一起玩游戏,关晓彤用皮筋弹马思纯的嘴。相比较其他人都是小心翼翼的,而关晓彤站的比较远才松手,一下子把马思纯的嘴给弹红了,马思纯的表情可以看出是真的很痛,含泪的开玩笑说:"关晓彤你是有多恨我"。

接下去的游戏中,关晓彤可能太专注于游戏了,把马思纯的衣服拉扯的不像话。

马思纯也没有因此反抗,或者给黑脸色看,可能她觉得只是朋友之间开玩笑,或者玩游戏而已,没必要太当回事,也没什么心眼。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一个单纯善良的小女孩,是积极向上的好人气质。

02、周冬雨是我在圈里为数不多的朋友

马思纯不了解她的人觉得她只是一个"关系户",这是不可否认的,确实,她就是一个在温室、蜜糖和爱里长大的孩子。

现在很多热情,敏感的女孩都源于没有安全感。而马思纯的直爽,善良,乐观却不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是身处在复杂的娱乐圈的一点点彼得潘情怀。这才是最让人羡慕的一点。

周冬雨是马思纯圈内最好的朋友,就在俩人一起上《十二道锋味》节目时,周冬雨把剪花草的活儿全部交给了马思纯,并且开玩笑说马思纯"丢脸",把纸巾套在马思纯头上。

面对周冬雨的"欺负",马思纯从不会因为这样不理对方或者生气,相反的她却是"包容"和,她曾经说过:

"周冬雨是我在圈里为数不多的朋友。"

她的学生时代应该可以用"学霸"来形容,为了给自己争气,可以复习到大半夜。在粉她的同时,往往自己也会感觉正能量,渴望拥有和睦的家庭,爱自己的人。她常常嘻嘻哈哈或者也会吐槽自己的小烦恼,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明星架子,真真实实的女孩儿。

大家都知道,之前有关于邓伦和马思纯的恋情绯闻,只是因为两个人关系比较好,还一起参加过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在那段时间,马思纯还刚好和欧豪分手。

马思纯首先自己出来辟谣,在粉丝群里发布了一条消息,告诉粉丝们自己的感情状况,后来又在微博中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并且配文三个字"我自恋"。

正式告诉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马思纯这样做,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赏,因为从马思纯跟粉丝的解释的言语长,就可以看得出来马思纯是一个非常有自己底线的女孩。

她的单纯的和善良,并不是"傻",也不是"笨",

而是在善良中长出锋利的牙齿,不是外界对她没有非议声,而是每次马思纯面对这些非议声的时候,总能用自己积极的心态去抵挡和面对这一切,我们可以从她身上感受都爱一份快乐,沉稳,和安定。马思纯从来没有"大火"也不能称得上是"流量花旦",但她却是许多导演眼中深受喜爱的女艺人。

03、讨好型人格:"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现实中,像马思纯这样的女生,其实很多。

因为内心保存着一份无法打破的善良,而去委屈求全,牺牲自己。

"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来自作家蒋方舟的一句话。

而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在打车时,总有司机会跟你唠嗑几句,无论他说的是不是你感兴趣的话题,你都会跟着一起聊。因为相当一个有礼貌的人。

在工作中,你是个不爱发脾气的人,同事让你帮忙的事,无法拒绝,尽力想要满足对方的要求,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网络聊天的时候总是以你结束,对待别人从来都是秒回,害怕自己用词不当,总怕说错话。

"委屈自己、成全别人"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人的人生信条。

包括在现代父母眼里,小孩失去自我,因为他们无法拥有自我和意见,一切都要围着父母打转。

但是孩子往往做不到,就会被父母责骂,日复一日,导致很多小孩子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觉得自己必须讨好父母才能不受指责。

当他们长大后,就会把讨好心态带入社会。他们很难不把自己代入到小时候自己和父母的角色,却时常忘记他们拥有捍卫自己需求和利益的权利。

"你要考到100分,爸爸才会高兴。"

"你这学期要得三好学生,妈妈才会喜欢你。"

这些被父母附加的爱意,他们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小孩子觉得自己随时有可能失去这份爱,一旦自己表现不好,就是不讨喜的。讨好型人格对安全感、别人的认可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正如蒋方舟所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价值,

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

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

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