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如何评价张火丁?看网友怎么说

1、网友钟鑫:不可否认,我是火丁脑残粉。依旧不可否认的是,04年不,应该是10年以后,这个跨度有点大,我对火丁的腔儿实在是觉得没有以前那么脑残了。99年到05年那才是火丁的最佳状态,确实是翘楚。身段也好腔儿也好,都是大青衣做派。大青衣做派,对于一个旦行,尤其是青衣来说极难得,她做到了。后来声带小结,加上逐渐远离舞台,等到再回来,仿佛隔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又加上后来演出少,没机会再目睹现场,火丁的演出理念也变了,腔儿也回不来了,即使再好也错过了。

坤旦的艺术青春极短,属于火丁的那段光阴已经过了,再也不会有了。我也要缅怀我的青春,我从不后悔我用10年喜欢了张火丁,她让我知道人间的女子也可以如此不食烟火。她带我进了一扇门,这辈子我就没打算出了这扇门,这扇门叫做京剧。

2、网友MHN Flyer:是张老师把我一下子就带进了京剧艺术。

高考结束的夏天,在家无聊,拿着遥控器乱按,无意间看到了央视11套正在播放的锁麟囊。那个画面我还记得:正好是二黄慢板的第二句。那个声音和扮相立即吸引了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喜欢张老师,然后开始喜欢程派,喜欢青衣,生旦净丑,慢慢发展到对于整个京剧艺术的疯狂热爱。张火丁,是我和京剧的结缘人。

有一段时间,大概在09年前后吧,我也把自己的火丁热放了放,听了很多其他程派演员的戏。但是后来还是觉得张老师的戏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角儿的魅力。张火丁论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单拿出来都不是同辈演员中最好的。但是她就是像梅先生那种风格,一种综合实力。而且,越深入程派,就越觉得张火丁在利用自己的条件创造自己的唱腔和表演。三出新戏,全部立住就是对她艺术成就的最大肯定吧。而且,最近戏曲学院的张火丁艺术研究班培养了一批学习和发展张火丁艺术的演员,说明张火丁把自己的艺术和剧目也有效地传承下去了。从某种角度讲,她是可以像张君秋先生一样,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宗立派了。可是张火丁明确表示永远学习发展程派,不愿意接受张火丁派的说法。我个人认为这是她的一种保守和对于现实压力的自持。

越深入地了解和接触京剧,就发现很多黑她的和捧她的人都是在为了黑/吹而去这样。她的声音绝对不是刘桂娟老师或者李海燕老师那种高亮/宽亮,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甜美和悠扬。她的声腔特色别人也很难模仿,最近的一部分演员中,有一个康什么月的学的算是很像了。而且在甩腔和用擞的技巧上,她也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滑音和转音。张火丁在几出新戏里,运用了很多很多独具特色的程腔张韵式的落腔,显得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和时代风格。她的表演在一部分人眼里是过于热烈。然而,舞台艺术本身就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而且很多老先生的录音都是他们年华老去,力不从心时的抢救式保护,所以很多身段都是点到为止,不能作为最佳范例。张火丁火爆的票房是对她艺术高度的肯定和承认。有的人会酸说看她戏的人都不懂戏。我认为和真真是可笑,京剧是什么,就算是再高雅的艺术,不也是让人们消费的么?让人消费的东西,如果都是卖不出去的,那么是更多的是消费者没眼光,还是这东西本来就不太行呢?而且京剧,作为舞台艺术,现场艺术,就是要一定程度的符合大众审美。很多人既不希望国家花钱养着京剧,但是又希望把京剧挂得高高的,真的是很矛盾。就算是观众不懂戏又怎么了?难道看电影的观众都是懂电影的?看跳舞的都是会劈叉的?观众只要觉得花的票钱值得,那就说明人家手里有玩意儿。张火丁跑到加拿大都能让当地华人疯狂,如今有几个京剧演员有这个水平?

张火丁老师在发展程派艺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了,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人的艺术,既然是人的艺术,就带有个人风格和特色。这种风格和特色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说到具体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张火丁老师虽然不是白璧无瑕,算绝对是光彩夺目了。但是如果要上升到对于她的艺术高度,具体的东西还是得交给专门搞艺术研究的。希望张火丁老师的艺术发展和传承地更好。同时也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面对面地和张火丁老师求教一二,也算我作为一个灯谜的完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