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康德哲学《纯粹理性批判》:人类的知识从何而来?这两个字是关键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的《纯粹理性批判》。

01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和在清醒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差别?换句话说,梦境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在笛卡尔来看,梦境和现实我们其实很难区分,因为在梦境中,我们也能“感知到”类似真实的世界,我们在梦境中所看到人和物都是那么真实,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所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时,他是在表达,我们可以质疑一切,包括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可能是在梦境中,但有一样东西我们不能质疑,那就是正在“质疑”的这个主体,也就是我们的“心灵”或者说“思维”。即便是“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不能确定梦境和现实哪一个是真实的存在。

1911年,当时的笛卡尔在荷兰从军,跟随军队来到德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麓。在11月份的一个夜晚,他连续产生三个梦境。

第一个梦是,笛卡尔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

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

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

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尔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有些学者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正如上面的那三个梦境,看起来如此真实,其实都是假的。

我国著名思想家庄子也讲了“庄周梦蝶”的故事,在故事中庄子说“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不知道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现实和梦境都分不清楚了。

02

那梦境和现实到底有什么差别?

或许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给了我们一个观察角度:统觉

“统觉”是什么意思?

先别急,让我们还是回到康定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上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康德关于关于纯粹的知性概念:范畴。我们也分享了康德提出的12种范畴,“范畴”是康德整个认识论的核心,范畴是什么?范畴就是“纯粹概念”,什么是纯粹概念?这个不太好理解,我们用一个类比的手法吧。

在直观中,时间和空间是纯粹直观;在概念中,也有类似的纯粹概念,康德称之为“范畴”,范畴包括“量、质、关系、模态”,当我们表达任何概念的时候,其实都是基于这些纯粹的概念,比如我们说“苹果”这个概念时,其实也包括“苹果”这个概念的“大小、质地、颜色”等等“量和质”的概念;比如当我们说“一起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时”,其实这句话的底层逻辑里,就有“因果性”的范畴。所以,纯粹概念即范畴,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底色,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

03

但你可能也会问,有了“范畴”之后,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世界呢?范畴比较只是一个基础或者说前提条件。前面我们讲了,知识=直观+概念。那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讲直观和概念结合,获得知识的呢?不管怎么说,范畴这种纯粹概念,其实也只是人的主观先天的一种认识框架,要应用于经验对象,还需要有根据的。就像康德说的,在理性的法庭上,你需要提供辩护,证明你为什么能够把概念运用于客观对象。就像说,有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有了房屋的设计蓝图,总得有一个方法和工具来建造房屋吧。

在这里,康德提出了一个方法:演绎。

当然这里的演绎和形式逻辑里面的“演绎法”是不太一样的。形式逻辑里面的: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就是从一个大前提加上一个小前提推出结论,比如那个著名的三段论演绎法:“大前提是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诗人;结论就是苏格拉底也会死”。

当然康德在这里说的“演绎”,它不是单纯的形式,还要考虑到对象,所以这里演绎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要说明你有什么资格把范畴应用于对象,你的根据是什么?

04

康德是反过来证明的,他说,一切我们已经形成的对象、经验都逃不了有范畴,为什么逃不了有范畴呢?因为这些范畴代表了主体的一种能动的综合能力,知识是通过人能动地综合起来才形成的。如果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一切知识的材料都成了一堆碎片,那就连一个梦都比不上。

这里康德讲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纷繁复杂的信息,称之为“杂多”,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直观是非常杂乱的,颜色、声音、形状、大小、质地、温度等等,这些信息非常庞杂,我们的思维是怎么把这些信息组织整理起来,让我们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认识的呢?比如为什么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一个苹果,我们都能一眼看出来,它就是一个苹果。这是靠什么呢?这就是“统觉”。也可以称之为“自我意识”。

05

康德说,你要把他构成为知识就必须有主体能动性,把知识的材料组织起来。主体能动性它有一个根源,就是人的主体、知性。知性作为一种先验的自发的能动性,能够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最高的综合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这种先验的能动的综合能力,康德把它称之为:统觉。

换句话说,自我意识就是统觉。

这里我们回到刚开始那个问题,我们如何区分梦境和现实。其实梦境和现实有一个很大的区分就是,梦境的信息是高度碎片化的,而现实的世界,是我们通过自我意识将其组织统一起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在现实中,有稳定的认知,而在梦境中则不会。你今天梦到的“苹果”和昨天梦到的“苹果”有可能完全不一样,而现实世界这不会发生。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统觉的综合统一能力使我们认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统一的。我们在意识里,就会将外界感官获取的一切直观,综合统一为我们可以认知的形式,这种能力就是统觉的综合统一能力。

这是一种先验的,综合的统一能力。

06

其实“统觉”这个概念是不康德第一次用,是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一个术语。莱布尼兹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是指人对其自身及其心灵状态的认识,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换句话说,在莱布尼茨的统觉只是人内心的一种活动,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

但康德继承并发展了莱布尼兹的统觉理论。康德认为,统觉的活动,统觉的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而是由一切产生于外界的经验所赋予的。康德认为莱布尼茨混同了感性与知性认识的根本区别。

康德认为,为了得到关于包括人的自我在内的任何特殊存在的知识,感性与知性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康德把“统觉”理解为一种纯粹知性的认识形式,认为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的统一功能,由它建立起“对象”的客观性。康德认为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性是一切客观性的最高条件。

07

因为,凡是不能统摄在自我意识统一性之下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对象,对象意识绝对地受自我意识统一性的制约。康德又把这种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叫做统觉的先验综合统一性。所以,康德接着“统觉”的这个先验综合能力,也回答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这个问题,也就是“自然科学知识如何成为可能”这一问题。

康德认为,是人的先验统觉作用通过各种范畴,建立起了一系列先天综合的判断。如果没有这种先验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先验自我意识所使用的这12种范畴,那先天综合判断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一起自然科学都不可能,人类的科学知识也就没有了普遍性和必然性。

所以,康德说,统觉的综合统一的原理,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最高原则。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何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