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民警杨清容:隔离的是病毒,不是隔离爱!


“隔离的是病毒,不是隔离关爱”

56岁的杨清容是石坪桥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在造漆村社区已经工作了17个年头。疫情来袭,杨清容的摸排工作开展得非常高效,在大年初一,便梳理出9名由湖北返回重庆人员。而在接下来几天更细致的摸排中,这个数字没有上升。“近4000户、10000余在籍人口,一天之内实现精准摸排,这和他多年如一日的社区工作分不开。”谈到老杨的坚持与效率,所领导竖起了大拇指。



“有句话不是说,隔离的是病毒,不是隔离关爱!”杨清容说,对这些返渝人员进行医学隔离,是对大家的健康负责,也是对邻里健康负责。但大家都是为了跟家里团团圆圆过个年,所以我们也不能让他们这个年过得冷冷清清。杨清容留下联系方式,为的是这8名人员随时能联系到社区民警及工作人员,生活物资方面有什么紧缺,可以帮忙“代购”上户;身体情况有任何变化,也第一时间反馈;社区民警每日电话询问,隔三差五上门了解情况……



“切断传染源,还要当信息源”

造漆村原是大型国企关停并转后留下的居住区。居民普遍年龄大,不会上网、用手机,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少,防疫意识7也不够,身边没有人照顾。”这些老年人住在哪栋哪户,这些年老杨早已“门儿清”,他挨家挨户拜访,了解老人过年期间的情况,介绍疫情情况,教授防控知识,叮嘱少出门,有困难,就打他的电话。这样一大圈走下来,大家都纷纷表示,“不出门”。



除夕那天,杨清容接到了辖区居民李辉的电话。李辉今年春节响应政府和工厂号召,留在浙江生产抗击疫情需要的物资。来电的原因,是想把自己在造漆村小区的家“托付”给老杨。李辉父亲年迈,弟弟有智力障碍,在重庆主城没有亲戚,近段时间出门存在感染风险,他害怕老父亲买不了菜,过年吃饭都成问题。老杨当即表示:“对于有困难的群众,随时可以联系我和社区,我们会尽量帮大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李辉外出打工好些年了,竟然还有留着他的电话,老杨感动之余,也深感这样的信任,怎么可以辜负!


“你是社区民警吗?你是杨户籍”

算起来,老杨已经有4年没有到宜宾的岳父母家过年了。岳母老年痴呆的症状已经有6、7年,“现在都已经不认得我了。”今年除夕夜接到返岗令,老杨原本怕爱人嗔怪,没想到妻子全力支持,“舍小家为大家,你自己注意安全就是,家里我来照顾。”



当上社区民警,老杨就感受到要搞好社区工作,必须跟群众走得更近,“要群众有事随时找得到我,我一出门就能了解到最新的情况”,实现这个目标最快的方式,就是把自己也搬进造漆村。而他的爱人张秋军在退休后,除了料理家务,平时也常在社区中串门,大家知道她是杨户籍的爱人,有什么情况也跟她说,由她转达给老杨,几年下来,张秋军竟也成了“辅助警力”。



17年如一日的深入群众,让熟悉社区情况的老杨,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知道去哪里排查、谁最需要关心,大大提高了工作推进的效率,也让他成了社区群众最信任的人。“有事找杨户籍”,成了社区的一句“公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