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人脸识别+身份绑定”打击医院黄牛号贩 确保现场号源留在患者手中

图说:人脸识别系统可打击黄牛 来源/院方提供

  患者或代挂号人持身份证“刷脸”认证,如果“证脸不符”将无法预约早高峰现场专家号。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专家号预约人脸识别系统,强化早高峰时段热门专家(特需)现场号源的管理,并通过细分排队挂号队伍、提前预约号源挂号时间、强化医院制度建设等方法,确保现场号源留在患者手中,精准打击现场黄牛号贩。运行一周后,已有864名患者通过人脸识别预约到了专家(特需)号源,运行第一天即抓住一位黄牛号贩。

  “刷脸挂号”让现场黄牛号贩无法遁形

  在肿瘤医院门诊大厅,新装着一排“样貌平平”的自助预约机。每个工作日6:30和13:00左右的现场预约挂号高峰期,这些预约机便开始发挥作用。院方介绍,这批新装的预约机上,增添了一套人脸识别系统:预约人在预约专家号前,将由系统读取预约人身份证,并自动与自助机摄像头拍摄到的人像进行对比,如果身份证与预约人头像不一致,将无法进一步操作。黄牛号贩在人脸识别预约机前,试图持他人身份证挂号,就会被“刷脸”识破,无法挂号;而旁边,真正的患者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利用预约机顺利约到专家号。

  据了解,肿瘤医院52%以上的患者来自于外省市甚至境外,对于绝大多数外省市患者而言,并没有预约挂号的意识,有时也因求医心切而不愿考虑预约。为了保障未预约患者及时就医,医院预留了部分现场号源。但部分黄牛号贩正是利用患者急于就医的心理以及线上预约号源显示已满的信息不对称,紧盯部分稀缺的专家现场号源,导致专家号源一号难求,部分患者凌晨排队,却常常被黄牛号贩以恶意插队等形式挤占掉前排位置;或谎称有医院内部渠道,实为持患者身份证现场挂号……这样的“糟心事”让真正焦急待诊的患者苦不堪言。

  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表示,一直以来,医院采取严厉手段打击黄牛号贩。近期,医院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挂号审核机制,绑定人脸识别系统,用新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现场专家号源管理。即现场挂专家号必须要经过人脸识别系统和身份证的比对认证,并限制代挂号人的数量,以确保挂到专家号的人确为患者本人或其委托人,而非黄牛号贩。对于相对充裕的普通门诊号源,目前无需人脸识别系统即可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机便捷挂号。

  “考虑到家属、亲友代挂号的情况,我们还设定每位患者可以绑定一位代挂号人身份认证信息,”肿瘤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董枫补充,“绑定信息后的代挂号人,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自助代约专家号。”

  “线上黑名单”严防网络黄牛号贩

  黄牛号贩的常见套路,是利用“刷号”技术在互联网上抢占专家号源,找到高价买家后再退号,然后再利用买家身份信息线下挂号。肿瘤医院“人脸识别”系统的落地应用,绑定挂号人身份,让黄牛号贩失去了现场“投机挂号”的生存空间。

  根据肿瘤医院线上预约规则,专家门诊开诊前2周至开诊前1个工作日的中午12时,将开放网上的预约挂号,挂号人可以通过肿瘤医院官方微信、官方网站、支付宝、微医、114、申康医联等平台凭借身份证信息实名预约专家号或退号,但在超过最晚时间节点时将无法线上退号。针对网上预约多次退号的情况,挂号人将被拉入“黑名单”。

  董枫提醒,网上预约专家号源的余号和退号,将于专家门诊开诊前一个工作日的中午12时回到门诊大厅的“人脸识别”预约系统,供现场挂号人预约挂号。已在网上预约成功的患者,则可以直接在自助机或窗口取号就诊,无需再经过人脸识别,也无需急于早高峰排队挂号。

  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表示,对于病情紧急、危重的肿瘤患者,肿瘤医院还在官方微信挂号渠道推出了“AI精准预约挂号”功能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截至2019年9月底,医院已经有11个外科科室,129名专家开通了精准预约,服务患者12.8万人,符合病情需求的患者达21002人,占预约总人数的约15%。

  新民晚报通讯员 王广兆 王懿辉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