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临河区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村民在图书阅览室看书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临河大地,在各乡镇村组的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近日,笔者走进临河区部分乡镇村组,切身感受到各地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左邻右舍谦和礼让……

“文化阵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我们村里很多妇女都爱跳广场舞,以前跳舞还得去村部,后来有了文化广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跳了,地方又宽展又干净。大家在一起跳广场舞特别开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平时谁家遇到什么事,大家互相开导、互相帮助。”说起跳广场舞,新华镇隆胜村二组的萧美人满脸笑容,“以前一有空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打麻将,现在我们可忙了,有点时间就学习新舞蹈、排练队形,哪还有时间打麻将。”

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新华镇加强了村级公共文化场地建设,不断完善综合文化站、村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目前,全镇已建成26个图书阅览室和文体活动室,并完成了29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9个村全部建设了草原书屋,让村民真正“娱乐有去处、活动有场地、学习有场所”。

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双河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路面无垃圾、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放”的标准,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环境整洁、绿化、美化的目标,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村里房前屋后都是垃圾柴草和牲畜粪便,难闻不说,亲戚朋友来了也不好看。现在政府帮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路两旁还栽上了树,村里干净整洁,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维护。”在双河镇进步村,村民贾来福对笔者说,自从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后,村民逐步改变了以前乱堆柴草、乱扔垃圾的习惯,村里越来越干净了。现在,各村组酗酒闹事、聚众赌博的人少了,跳广场舞、扭秧歌、参加农民合唱团的人越来越多了,广大农民转变了观念,开始注重学科技、学文化、锻炼身体了,形成了你追我赶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对于村民的变化,作为进步村的党支部书记陈茂伟深有感触:“我们村流转土地6000亩,建成近千亩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土地流转户的年人均纯收入也由过去的不足8000元,增加到21200元,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在富了口袋的同时,文明的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这里已蔚然成风,现在各个村民小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优美了,乡风也文明了。”

进步村的变化,仅仅是临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增效注入新的动力,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下一步,临河区将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整治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打造秀美集镇。通过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资源要素配置向农业农村倾斜。同时,该区积极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好妯娌评选活动,推进了星级文明村庄建设,以点带面,提升了农村整体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