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福鼎,“冷门”的美食小城

印象中的福鼎一直是一个相对冷门的存在,虽然这里的海鲜资源优渥,但也只是周边省市人民的后花园,不是那么广为人知。

靠着海边,除了海鲜十分出彩外,这里的其他美食也被赋予了各种可能性,与大多数沿海城市相同,小吃永远是不变的日常基调。但遗憾的是,纵然每天每个人拥有着相同的时间,却还是只有一个胃,无法容纳更多,所以我更推荐来福鼎游玩,将同行人数控制在6个人以内最为理想,这样可以以最大化的可能性尽可能的去尝试不同种类的福鼎美食,要知道,当你看到一碗满满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被端上桌的时候,你还是很想有人在身边给你一起“分担”的。

福鼎小吃,大多数都是需要耗费时间去制作,这也让传统和地道一直沿承着,同时因地理位置与福建、温州相邻,这里的美食又汇聚了三地的特色,十分丰富。福鼎有23款的小吃曾被评为中华名小吃,59款被评为福建名小吃,可见小吃种类之多,质量之高。

肉燕

福鼎的肉燕和温州的相同,是每桌必备菜色,一般都是煮着当主食吃。肉燕的燕皮需要不断捶打制作,以达到薄且Q弹的效果,肉燕的内馅一般会加入海鲜、精选瘦猪肉、马蹄等,爽脆又鲜甜。

肉片

像沙县小吃遍布全国各地一样,很多城市的夜市里都能看到福鼎肉片的身影,肉片看起来很简单,却也是大有学问,首先肉必须精选猪肉中较瘦的部位,一般位于猪后腿,不断捶打或者通过绞肉机打成肉酱后加入淀粉,调配至合适的比例后才可。



煮肉片也很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出锅后撒上香菜,紫菜等,喜欢辣的话还可以加黄椒水,福鼎肉片最赞的是口感的筋道与顺滑,在当地肉片除了煮还可以拌着吃。

粿汤

福鼎的粿汤更接近广式的米粿,这次尝试的叶记啊义粿汤也是一家老店。

单吃粿汤略为单调,福鼎人民喜欢在里面加上各种食材,比如各种猪内脏。处理好的内脏切好放入粿汤内,不仅使得粿汤不再单调,也使得口感更佳丰富,粿汤的汤底略甜,可以加黄椒中和一些甜度。

蜜汁鸡翅

每次看到福鼎的鸡翅,都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的“乡巴佬”,长大后才知道它的原产地是温州,和福鼎紧邻,所以福鼎鸡翅的口感很接近乡巴佬的口感,外皮紧致,肉质香。

当地最有名的褚记每天营业到下午,走入店内,满满当当的盒装鸡翅和坐在地上打包的顺丰小哥无不在证明着这家老店的人气。

店内售卖鸡翅和猪脚,经独家配方腌制后再行腌制,再通过炒糖色来增色,这样令每一个鸡翅都有着剔透的酱色,让人看得垂涎不止。

牛肉丸



和肉片一样,牛肉丸在福鼎也是随处可见,北市场的这家牛肉丸声名在外,三十年的老字号卖的也是固定的几样东西。

牛肉丸现煮现卖,起锅时碗底铺满了姜丝,吃的时候加上黄椒和香菜,十分美味。

拌面

一碗简单的拌面,做起来却不简单,面是手打的十分劲道的面,波浪形的形状更适合拌着吃,加入辣椒与豆芽菜,清爽又管饱。

猪头肉

夜生活是福鼎人民不变的基调,越夜越豪放,阿耐就是一家专做夜宵的店,整个门面格调古雅,所有食材一直摆开,明炉热腾腾,不断做出各种食材。

鸡架猪头肉是店里的招牌特色,猪头肉肉质饱满,装在铁盘上,拿起手就啃,十分畅快。

馄饨

馄饨其实就是扁肉,福鼎有一家百年的老店,卖的馄饨却很特殊。

皮薄肉少,来的人却还是络绎不绝,这家馄饨店只做一种馄饨,面皮经过不断捶打薄如蝉翼,内馅使用的是虾肉、猪肉、干贝等,煮好后带着一丝鲜甜,入口即化,搭配猪油和紫菜等,一碗热气腾腾的“海鲜”馄饨吃得妥妥帖帖。

煎包

煎包也是当地人十分推荐的必吃小吃之一,整锅整锅的煎,只要是路过都能被香气四溢吸引,当地的煎包也可以理解为是用油将内外“炸”熟,所以煎包的外皮十分酥脆,内皮软烂,搭配当地的米醋同吃,解腻又管饱。

锅边糊

这种从小吃到大的美食,福鼎也非常多,好吃的锅边糊秘诀就是用柴火煮,使用米糊糊于锅边两侧,待熟后铲入锅中,锅内加入海鲜、比如虾米、干贝及蔬菜等同煮,起锅后加入胡椒粉,热乎乎很好喝。

福鼎的海鲜也非常优秀,每到傍晚时分,大多数的海鲜大排档外几乎都停满了浙C车牌,爱海鲜如命的温州人也特别喜欢来此大快朵颐一番。

各色生猛海鲜林林总总,无论是哪种做法都能满足你对海鲜的想象,关键是价格还十分优惠,福鼎,还是非常适合打个高铁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