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晚上又冷又黑,普陀这群人却徘徊在路边、桥底,他们在找啥→

申城开启首轮入冬冲刺,最低气温朝着3℃迈进,晚归走在路上明显感到寒意袭人。在普陀区的马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反光背心,手持电筒,每当有桥底涵洞,就会仔细寻找一番。他们是普陀区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员,他们用自己的一声声询问,为露宿街头的流浪者送上政府的关切,为寒冷的夜晚点亮微光。

“师傅,你冷不冷,给你条被子好吗?

12月2日20点30分,气温5℃左右,普陀区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员在岚皋路桥南侧引桥附近例行巡查。在管弄路61弄小区门前的露天凉亭下,几束手电筒的灯光集中在了一张简易折叠床上。原来,一名男子露宿在此,把他从头到脚牢牢包裹着的是一床略显单薄的被褥。

“师傅,你冷不冷,给你条被子好吗?” “要不要跟我们回去接受救助?"救助人员一边为他加盖棉被,一边劝导他前往救助站过夜。不过对方却明确拒绝了接受救助的提议。原来,这名露宿者靠白天在建筑工地里打临工赚钱,由于不提供住宿,所以他就选择在夜晚栖身于此。在与露宿者简单交流之后,工作人员向其发放了救助联系卡,并在附近张贴了自制的求助宣传贴。

“再检查一遍,看看他的东西还在吗?”

21点30分左右,巡查人员来到了曹杨路桥北侧的桥洞。前两天,巡查人员曾在此发现过一名露宿人员并向其发放过棉被等物资。不过,此刻他并没有出现。在负责人王道佳的带领下,6名救助员爬上爬下,通过寻找这名露宿人员遗留下的物品来推断其是否还在此处露宿。找到了!在桥墩的接缝处,救助员发现了留存在此的蛇皮袋、帽子等物品,立即通知正在附近巡逻的街道网格人员,希望他们多加留心。

工作人员表示:

在自愿接受救助的原则下,虽然救助员无法强行将流浪乞讨露宿人员带至救助站接受救助,但我们正通过日常工作中的跨前服务,将救助工作延伸至站外。比如,从12月1日起,普陀区救助管理站就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寒冬送温暖站外延伸救助巡查工作。

结合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的预报,当气温在0℃以上时,救助员会分批对全区各个街镇进行地毯式的排摸,做到对露宿点和流浪人员的“心中有数”,并及时将收集发现的信息告知街道职能部门。当气温跌至0℃以下或是出现冰雪天气期间,救助员将加强全天候站外延伸巡查的工作频次,并重点对已知晓的露宿点开展不间断劝阻工作。同时,区救助站也将利用与各街镇建立的微信群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并在必要时建议街道安排力量协助劝导护送相关人员进站避寒。

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区救助管理站内将设立临时避寒场所,全天24小时接待进站求助人员,同时备足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和方便食品等。

记者:薛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