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渐渐“长大”的绵阳城

□ 汤毓良(绵阳)

解放初的绵阳城,基本上保留了清嘉庆五年(1800年)绵州知州刘印全建设的绵州清城模样。清绵州城七里城垣、城设五门,门上有楼,城内面积大约0.73平方公里。民国时期为防日机轰炸,市民疏散,城墙上新开建国门、新南门、抗战门;在城北城西新建了猪市街(今临园口)、蓑草市街、外北街、公园路、成绵路与川西北第一公园。城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人,分为城厢与城北两个片区。

70年沧桑巨变,至2019年,城区面积近15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


跃进路的建设奠定绵阳电子工业城基础。

新中国绵阳修建的第一条街道是迎宾路,那是1953年10月,为迎接宝成铁路成绵段通车修建的,从绵江公路至火车站。

当时国家财力有限,政府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主要采取群众义务劳动方式,对城市街道、防洪河堤、环境卫生进行初步整治。1957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5项在绵阳平政乡一带建设(四个大型军工厂与西南缫丝厂),绵阳县城区建设委员会迅即成立,开始新建跃进路,掀起了绵阳城市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形成了绵阳第三个行政区——工区。紧接着涪城路、青年路(后更名剑南路)先后建成,绵阳城区面积扩大至6平方公里,初步奠定了电子工业城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一大批“三线建设”布点的国防科研单位和厂矿、大型建筑企业相继在绵阳兴建,与众多配套工程陆续在绵阳城区建设。规划了南山轻化工业区、御营地方工业区、普明机械工业区、开元建材工业区、东山风景区、松林坡第二电子工业区等6个新区。新建12条街道,以及仙人大桥、芙蓉溪漫水桥;自来水厂、公交公司、相继投产运营。

超前的临园干道见证绵阳飞速发展。

1985年2月绵阳市成立之后,市委市政府府作出“抓好城市建设,振兴绵阳经济”的战略部署,坚持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方针,城市建设迈入了发展的春天。


城市道路系统上,绵阳决定以建设干道为突破口,构筑大城市框架。采用开放型,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分中心城、开元场、塘汛、永兴、丰谷五大片区。

1986年5月,50米宽的临园干道动工。拉开了绵阳大规模城市道路建设序幕。市委市府冲破小农意识,盆地意识的束缚,顶着压力,坚持超前,干道按50米宽进行建设。首次实现绵阳道路天上无线,地面宽阔平直,绿带间隔,路灯单独立杆,色调优美的现代化干道。

1990年代初,市委市府提出构建绵阳百万人口大城市框架,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随即,横贯南北的长虹大道(50米宽)开工建设,在全川地辖市中率先建设城市立交桥(科委立交桥)、下交桥(金柱园下交工程)。

1996年,全长16公里的一环路开工,沿线架设了十座大型桥梁(其中六座立交、高架桥),工程投资4亿元,与临园干道、长虹大道形成“一横一竖一个圆”。

潇洒、恢宏的三笔,构成了绵阳向大都市发展的框架,也为绵阳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到2000年左右,绵阳城市规模与GDP均为全省第二位,超越各地级市,成为全省第二大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科技城建设让绵阳迈向新高度。


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随后出台的《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提出,把绵阳建成具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为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绵阳决定加快开发园区建设,在中心城区周围,建设新的“卫星”城区(开发园区)。除已建立的高新区外,相继建立了城南经济开发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科创园区,位于园艺山,占地13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28平方公里,位于松垭镇;仙海区面积75平方公里,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会展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教育园区4平方公里。

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规划,重点完成“四横、两纵、两环”为主体的城市道路网,以及一批桥梁、广场、公园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相继命名授牌,被联合国授予“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2010年底,绵阳城区面积达10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7万,提前十年实现了绵阳科技城“双百”城市建设目标。


2016年4月,安县成功撤县设区,安州区融入主城区,绵阳城区新增10.4平方公里,人口5.3万。

2010年开工建设的二环路长55公里,特大桥梁15座,立交桥9座,分四期建设将于2019年底全线贯通,绵阳城区道路网络形成第二个大“圈”,新增城市面积30平方公里。

加上此前绵阳绕城高速环线(第三个大“圈”)的贯通,标志着绵阳正式跨入“绕城时代”。

今年4月,我市城市标识——“绵古创新之印”正式发布,绵阳城市文明更加精彩。


70年的奋斗,绵阳人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绵阳更生态,更宜居,更舒适,更美好,更有活力,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