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神”,如今被人类搞成这般模样

人们真正认识臭氧是在150年前,由德国先贝因博士发现,因其特殊臭味而得名。20世纪初,法国科学家法布里发现自然界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因而称此层大气为臭氧层。

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神,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波长在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不会免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但是,在十几年前,由于人类对制冷剂氟利昂的滥用,大面积臭氧层被散失在大气中的氟利昂破坏,致使臭氧层在不断的变薄,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如果只是短短几年的话,人造氟利昂的数量应是极其有限的,怎么会对浓厚的臭氧层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对此,科学家解释到,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当人类发现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时,他们已经大量生产并使用氟利昂五十余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弥散在大气中的氟利昂的数量无疑是惊人的。

其次,氟利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氯,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过氧化氯会被分解成氯原子和氧气。而被分解出来的氯原子又会与臭氧相互结合形成过氧化氯,结合产生的过氧化氯又会在紫外线的作用再次分解……如此反复循环,即便是极少量氟利昂也能破坏大面积臭氧。

当我们的保护神——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后,“大魔王”紫外线便会直扑地面,肆意地伤害地面上的生物。它会使动物免疫力下降,同时还增加了动物皮肤病的发病几率,严重时甚至会致动物双目失明。而其对植物的伤害更大,过量的紫外线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

令科学家稍感欣喜的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臭氧层的重要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氟利昂生产与使用的相关规定。如今,臭氧层逐渐开始变厚,它的空洞也逐渐变小,相信不用多久,我们的臭氧层会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