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真事改编丨嫁入香港的悲情女人,当着孩子的面被侮辱

《天水围的夜与雾》

2009年/香港

关键词:改编自香港一件令人惨不忍睹的血案

晓玲来自四川山区,做北姑时认识了香港装修工李森,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

经济不景气,李森成了失业人员,靠领救济金生活,晓玲则在一家餐厅打工。

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四口人晚餐只吃两个菜,鱼还是去河边钓来的。

面对连女儿们班费都交不起的窘况,晓玲希望李森可以出去找份正经工作。

李森立马愤怒起来,不仅不愿找工作,还怀疑晓玲在外面勾引男人,对妻子恶语相向。

当晚李森对晓玲施暴。绝望的晓玲哭着抗拒着,满眼惊恐,却无法挣脱。

李森越来越暴躁。晓玲不小心打翻了米,他咆哮着甩锅砸盆将母女三人赶出了家门。

走投无路的晓玲在社工的安排下,第一次住进了庇护中心。期间,李森一直不停地打电话骚扰她。

社工组织二人会面调解。

晓玲多次表示自己无法再与李森一同生活,并希望可以申请救助金。社工本着小事化了的荒唐规则,极力劝阻晓玲。

为了缓解晓玲的情绪,社工让晓玲先去深圳的妹妹家呆一段时间。

经济的压力和妻子对婚姻的决绝让李森逐渐入了魔,心中的怨念也慢慢加深。

李森追到深圳,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残,希望妻子可以回心转意。

丈夫疯狂的举动吓坏了晓玲。

心神无主的她打电话给母亲诉苦求助,谁料母亲居然劝晓玲回到李森身边,说男人打女人很正常,不要计较。

对于女儿能嫁给香港人这件事,晓玲父母一直引以为傲。

早些年经济还算景气,李森赚了笔钱。恰巧晓玲怀孕,于是二人就回到了晓玲的老家。

香港人李森的到来使晓玲一家十分开心。全家都视他为座上客,晓玲的爸妈更是把他当成宝贝。

不久,李森出资出力盖了一座三层的楼房,这极大地增长了晓玲父母的虚荣心。

晓玲的肚子越来越大,父母表示不在乎李森在香港有家室,如果他愿意娶晓玲,他们可以接受任何条件。

这时,李森把贪婪的眼神转向晓玲的妹妹。晓玲妈妈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没有任何反对的语言。

不久晓玲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夫妻二人在村里靠经营小卖部为生。

一日,晓玲母亲没有及时给二人送饭,李森怒气冲冲地回到家打死了晓玲家的狗。

尽管深知李森的德行,但在晓玲父母看来他依旧是那个为自己盖了三层楼的金龟婿。

晓玲带着女儿们连夜坐大巴回天水围,她已经做好了离婚的准备,并规划好新生活。

没进家门多久,李森又对晓玲大打出手,疯狂砸东西,家里一片狼藉。

混乱中,晓玲被地上的玻璃渣割伤了脚,疼得大叫一声。这时,失控的李森突然回过神,松开双手。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晓玲被警察送去医院后再次回到庇护中心。

李森手机留言给晓玲,说要杀掉两个女儿。

听到留言的晓玲慌慌张张到警局报案,警察以“夫妻间的玩笑”为由拒绝受理案件,也不愿保护晓玲,陪她回家。

晓玲只得孤身一人回去。

李森拿起准备已久的刀,当着女儿们的面杀死晓玲。

随后,他又在奄奄一息的晓玲面前杀害两个女儿。

为掩盖罪行,李森捅了自己一刀。谁料用力过猛,在救助人员来之前,失血过多死了。

晓玲一家的悲剧终结在某个复活节的夜晚。

父权的绝对化、女性自我认知的缺失,家人及政府的不作为……所有的这些都是这场灭门惨案的幕后推手。

《一念无明》中,香港底层百姓的生活环境压抑、狭小

这部《天水围的夜与雾》,是女导演许鞍华根据2004年香港天水围灭门惨案为蓝本拍摄的电影。

许鞍华说:“我希望大家能看过这部电影后,对天水围引起讨论,讨论就好,不一定要喜欢,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天水围实实在在发生过的,都是有真人真事的,大家应该要多关注天水围。”

除了展现“血腥”的天水围,许鞍华还拍摄过“温情”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点击蓝字查看推文)。两部电影,展现了这个香港最大的贫民社区,人性的至善和至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