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中国游客在德国买水果,12.8欧元1公斤的樱桃直呼真不贵

一座被艺术魅力所升华慕尼黑,却以啤酒白香肠烤猪肉深得世界游客的喜爱,不论是坐在古老的玛利亚露天广场上喝着啤酒,看着街头艺人在唱歌,还是游走在大街小巷,闻着烤肠猪肉的香气飘出橱窗外,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令所有人对这里产生着迷和向往。

几乎在整个欧洲旅行中,所到之处必然能看到中国游客,他们的身影在席卷西方文艺复兴的古老名城的同时,又带动了整个欧洲的旅游经济。

大概在10年前,去欧洲旅游的中国人多以商务出行,如果以旅游角度的广泛,正是这几年的旅游风潮,随着旅游自由签和团签愈发便利快捷,中国人去欧洲旅游的人数和次数愈发不可收拾。

且不提自由行,光是欧洲跟团游,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就让欧洲人着实大吃一惊,在奢饰品购买方面,就跟逛菜市场买白菜一般的举止,几乎令全世界的游客都认为中国人实在太有钱了。

因此,在其他方面吃喝,这些出国跟团游的中国人几乎是不眨眼睛的,换言之他们一般直呼便宜,不贵。当然不以汇率计算,欧洲的普遍消费不高,这里是指吃喝。

以德国慕尼黑为列。

慕尼黑的美食小吃最出名的无疑就是啤酒配烤肠,或白香肠,或烤猪肉。4欧元一杯的啤酒在我遇到的几个中国游客眼里,直呼太便宜,这令我诧异。

虽然出来玩,就不能以人民币汇算,但心里肯定忍不住要计算一下的,这是我每次花钱之前都要算的一笔账,所以当我在玛利亚广场后面的蔬果市场里挑选水果的时候,心算能力就跟一杆秤似的,始终不能平衡。

这里的水果蔬菜都以kg,跟我国云南那边结算方式一样,往往是多少钱一公斤,但即便如此,慕尼黑的蔬果价位在中国游客眼里仍是不贵,12.8欧元一公斤的樱桃以当地人的消费标准而言,并不贵,但若以人民币汇算,这就等于是一公斤的樱桃要近100块钱。

但是,大多数跟团的中国游客往往不在乎,他们觉得欧洲人的消费水平太低了,比如苹果2.95欧元一公斤,蔬菜一类的就更便宜了。

这大概也与欧洲饮食有关,中国人往往难以适应欧洲的饮食习惯,一趟旅行下来,新鲜的水果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当看到水果往往就几块钱一公斤的时候,估计兴奋的也来不及考虑人民币,拿出欧元就结算了。

所以帮几个中国阿姨翻译的时候,她们在挑选水果方面,几乎不看价钱,只看是否新鲜,除了买樱桃,还买了不少草莓。这两种水果在国内都是不便宜的,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水果连锁店里。但在国外,阿姨是不考虑人民币的,以她们的心态就是——出来玩,肯定不差这一点钱。以当地消费标准,确实便宜。

这让我想到2016年法国旅行的时候,就遇到在一个在巴黎做地陪的中国留学生,她说她一个月的工资是1200欧元,对于一个留学生而言是这挺高的薪资待遇。以欧元结算,她认为巴黎的消费水平普遍比国内低。

这在德国慕尼黑发现的现象也一样,国内的樱桃往往30好几一斤,但慕尼黑则是12.8。虽然汇率问题是个硬伤,但对于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或者当地人而言,则是较为便宜的。

所以来自中国的游客团看到欧洲这些物价的时候,普遍在消费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各种买买买了。在吃喝这一块自然不会考虑价格。早餐,这里人一般都吃面包夹肉卷或者起司,这个便宜,一般2欧以内就能吃饱。前年在巴黎旅行的时候,在巴黎圣母院周边的一家快餐厅吃了一份早餐加一杯咖啡,才3欧元。

这次德国旅行在慕尼黑吃了一份烤肠,烤猪肉外加一杯啤酒,大概15欧元左右,由于是在著名的玛利亚广场边上,算是景点区域,这样的价格对于德国人而言是高了点,但在居民区或者其他非景点地方,往往5欧元到7欧元都可以吃一顿很好的正餐。

比如我在法兰克福旅行的时候,当时酒店是住在居民区一带,我第一次吃到的德国烤肠就是在法兰克福,当时我点了一根大烤肠配两个土豆和一块面包才3.5欧元。

但如果这一切都以人民币汇算,明显就贵了。因此在欧洲旅行,我基本选择穷游。在遇到来自中国参团的阿姨时候,深深折服。当然对于购买奢侈品这一块,水果的价格就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