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降准”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何影响?

周末,在金融界出现了一个大新闻。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

听到这个新闻,可能有的朋友还不知道,什么是存款准备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到底有什么用。那今天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存款准备金的相关知识。

先来说说说存款准备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设立存款准备金呢?这要从银行的历史开始说起,最开始的时候银行和现在的私人企业一样,是由一些银行家自己创办和打理的。但是,银行本身是逐利的,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银行会尽量把自己的钱都借出去,赚取更多的利息差。但是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假设说有大量的有储户去银行取钱,而银行没有留有足够的资金,那么银行就会被挤兑倒闭。而如果大量的银行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发金融危机,引起社会动荡。所以任由银行,这样自然的发展下去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于是后来政府介入了,比如我们国家,就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现在和保监会合并,叫做银保监会),专门来规范和管理银行业的发展。而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监管规定。也就是说,银行在收到人们的储蓄之后,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钱存到央行(人民银行)当中,来控制整个银行业的风险。就算出现挤兑情况,央行也有资金来帮助银行度过难关。而存款准备金的比例,是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上调和下调。

那什么时候上调?什么时候下调呢?这就要看政策和央行了,比如最近,央行觉得我们市场上的钱不够了,那么就把存款准备金降低一些,存款准备金降低之后,各家银行能够拿出来放贷的钱也就变多了。大家看到,虽然央行这次只是降低了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就相当于一下子向市场上投放了7000亿的资金。那么,假设未来有一天,央行觉得市场上的钱太多了,那么就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各家银行能够拿出来放贷的钱就少了,市场上的资金也就少了。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市场经济,是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

那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先来看看央行的目的,那就是,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过对于市场的影响,肯定不止这些。市场上的钱多了,对于股市、楼市肯定都是有利好的。总的来说,政府是希望通过调低存款准备金,来保障我们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

我们很多朋友比较关注投资市场,那有朋友就有疑惑了:不是市场钱多了,是利好股市的的吗?为啥周一的时候,股市没有上涨,反而跌了呢?这其实也是很正常,股市表现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是单单降准,就能够让股市大涨的。而且,我们观察历史数据也看到,宣布降准之后,第二天股市上涨和下跌的次数,基本上是一半一半的。而对于楼市,虽然也是利好,不过国家一直在调控,严管资金流向,防止资金避实进虚,流入房地产市场当中。所以此次降准,短期来说,对于楼市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好的,今天主要给大家科普了一下存款准备金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些金融常识,这对于我们做好投资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