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大学学费要涨价?确实该涨了

在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上,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孟安明建议国家应该建立合理上调大学学费的机制,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GDP的增长情况和物价的上涨水平,每年调涨3%左右。

两会关于大学学费的热议刚过,安徽省就已经行动了起来。3月23日,安徽省物价局召开了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此前,安徽省拟将部分高校学费调整至如下水平,文科类专业4300元/学年、理科类专业47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5000元/学年。大学类的专业学费调整为:文科类专业4600元/学年、理科类专业50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53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拟调整为:8000元/学年。在提高学费的同时,各高校还是有一定的收费自主权,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批优势专业,但是不能超过该校专业总数的25%。优势专业的学费涨幅不能超过10%。

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

对于处于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来说,此次高校学费的调整对他们的影响各不相同。较富裕的家庭对于一年多出几百的开销不会太过在意,但是对于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据悉,距离安徽省上一次高校学费涨价已经有18年的时间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虽然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已经非常巨大,但是随着物价的上升,大学的办学成本也在逐年提高。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上缴着18年未变的学费背后,是国家持续不断的巨大资金投入。因此,本次安徽省高校学费的调整是有合理性的。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海外许多国家目前也出现了大学学费涨价的情况:今年,在通胀调整后,美国公立与私立大学本学年学费分别增加1.3%与1.9%。虽然有丰厚的奖学金支持,但是奖学金的增幅并不能赶上学费的增幅。 在扣除奖学金和税赋优惠后,今年在美国公立大学就读4年制本科的本州生学费约4,140美元,较去年增加3.2%,而同样情况下在私立大学就读则为14,530美元,较去年增加4.6%,这都不是一笔小数字。澳大利亚政府从2016年开始就解除了对大学学费的管制,学费将由大学自行制定。而在英国,包括曼彻斯特大学和杜伦大学在内的36所大学对英国和欧盟本科生的收费标准最低为9250镑。过高的学费甚至让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呼吁重新审视大学学费。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学费显得低廉不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投入了巨大资金补贴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推崇精英教育,利用大学学费提高读大学的门槛,确保社会精英的子女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中国则不同,虽然学生在进入大学需要解决不少问题,但是付不起学费一定是最容易解决的那个。在中国公立大学,既有国家为贫困生提供的助学金,也有学校或是社会组织提供的奖学金,这些资助基本能够满足寒门学子交学费的需求,政府

“决不让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大学”的承诺的的确确是兑现了的。

北京大学

那么,大学学费的提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呢?首先自然是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多交了学费,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用于提高教学水平、改善高校基础设施的资金,这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次,学费的提高能够一定程度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政府在诸如医疗、交通等其他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反过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但是,涨价归涨价,高校增加收入的方式并不只这一种。《福建日报》曾发文批评,部分高校行政机构错杂,人员冗余,导致了行政开支过大。部分学校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进行了诸多不必要的建设,铺张浪费。另外,科研经费浪费、经费使用缺乏有效论证和监管也是高校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顽疾。

要提高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开源”只是众多办法之一。在要求老百姓为高等教育承担更多的同时,高校自身也应反省自身,进行“节流”,砍掉不必要的支出,精简机构,推进财务透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国家为高等教育投入的巨大资金真正用于提高办学水平和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上。除此之外,处理学校的闲置资产,适当开展校办产业也能为高校增加收入。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必须让“开源”和“节流”同时进行,这样一来,即便是涨学费,也能涨出一片叫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