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向永胜:连续作战守“西口”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张宝训 通讯员 赵万佳

检查过往车辆通行证


3月2日凌晨2时,海拔1000多米的利万高速利川西收费站卡口,气温4℃。这里,是湖北的“西大门”。

检查证件、测温登记、指挥通行.......恩施州高警支队利万大队大队长向永胜和往日一样,和战友们一起,迎接又一个黎明。

利万高速,是连接湖北利川和重庆万州的要塞。从春运开始到疫情防控,向永胜已连续这里工作了50多天。他和大队全体民警24小时轮班值守卡点,严防输入和输出,筑牢疫情第一道防线。

“守关人”——严防输入和输出

1月24日,接到抗疫设卡通知,向永胜刚忙完春运节前安保工作。陪93岁父亲团年的承诺,再次化为泡影。

利川西卡口执勤

疫情就是命令!向永胜立即组织全体民辅警返回岗位,进入“作战”状态。

利万大队负责利川西、齐岳山两个收费站设卡防控和长乐服务区的巡逻。疫情防控期间,齐岳山收费站全封闭,利川西收费站成为鄂渝两地严防输入和输出的重要卡口,也是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的生命通道。

3月1日下午4时,利川人陈潇鸣驾车回恩施州城上班,由于没有缺乏相关证件,被拦在入口处。原来,他在乡镇开了证明,但没有州里的证明。陈潇鸣一眼认出向永胜,请求好友通融一下。向永胜当即严词拒绝,耐心给朋友解释。20分钟后,听了朋友的话,陈潇鸣很理解,驾车回了城。

不仅严防输出,更要防输入。收费站卡口经常会迎来武汉周边地区的车辆,测温、消毒、登记……每个环节都不能少。对于不符合放行条件的,向永胜和同事严格执法,耐心劝返。“严查车辆上站信息,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放行,不给病毒输入可趁之机。”

“我们是利川人,凭什么不让回家?我要找你们领导。”滞留在高速路出口,许多人牢骚不断。向永胜一方面耐心解释,按程序登记,一方面联系对方所在乡镇,办通行手续。当重新踏上回乡的路,司机脸上由阴转晴,对民警连声感激。

截至目前,高速公路利川西卡点共检查放行各类车辆近2000台次,人员近5000人次,劝返各类车辆1000余台次。

“服务者”——凌冽寒风中送温暖

“我已一天没吃东西了。”2月13日,在测完体温后,一名万州司机提出“不情之请”。向永胜见状,立马拿来方便面,提来开水,给司机张罗泡面。

审批查验体检工作比较复杂,许多外地返乡群众滞留在高速路口,排起了长队。“海拔1000米,司机寒风下等待,还有老人和小孩,谁受得了”。向永胜立即组织搭建临时休息点,将泡面、热水送到等待放行的群众手中。

由于民警的热情服务,倒春寒的卡口,又增添了几分温暖。

1月28日,都亭街道办事处龙潭村的邹实杰,年前带家人出去旅游。车驶到高速出口,已是凌晨4点。由于没有通行证件,民警将邹实杰一家五口拦在出口。这时候,向永胜一面安抚邹实杰一家,一面联系都亭疫情防控指挥部,核实身份,及时补办通行证。向永胜将他们带到卫生院,做CT等体检。最终,向永胜将通行证交到邹实杰手中,放行车辆,并叮嘱回家一定要自我隔离。

2月28日上午8点,向永胜驾车早早来长乐服务区巡逻。服务区厕所门口,两名中年人面容憔悴,蹲在行李旁。眼前这一幕,引起了向永胜的注意。原来,湖北人魏章林夫妻俩从四川巴中女儿家出发,搭车去福建上班,因沿途实行严控管制,结果是福建去不了,四川也回不去,被“留”在了服务区。

向永胜将魏章林夫妻俩带离服务区,经测温登记后,帮忙找酒店安顿下来。与此同时,他第一时间通知家属,积极与重庆等地警方沟通。2月29日晚9点,魏章林夫妇被女儿接回家。一到巴中,他们就给向永胜发短信报平安。

“工作狂”——多少个夜,车里度过

临时党支部学习,坚定防疫信念

在车后座上,向永胜放着一床被子。副驾驶座椅,被调成平躺状态。夜里睡不着,他便回到卡点,和同事们一起值守。实在困了,他又回到车里,眯一会儿再继续工作。

长期上路值勤,他双腿发麻、腰部疼痛难忍。在同事一再催促下,他才来到医院检查。“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得到检查结果,向永胜拿上药,匆匆回到岗位。医生叮嘱注意休息,向永胜将医生信息“屏蔽”掉,一心扑在疫情防控上。

51岁的民警张生,患有心脏病,医生让少熬夜。向永胜尽量给张生调开夜班,实在调不开,便忍着疼痛主动帮忙顶班。

从高速路口到向永胜的家,只有10分钟车程。虽然家并不远,但是,向永胜忙于工作,一个多月未曾回家。

“我的任务就是守好湖北‘西大门’,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向永胜话语铿锵,掷地有声。 


审  核:谭 莉

审  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