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老艺术家20岁出道 30岁演日本鬼子走红 姜文见他很紧张 69岁去世

1994年11月7日,当他去世的消息传进姜文的耳朵里,导演姜文十分悲痛。

因为,姜文从小就看着他演的电影长大,并被他那出神入化的表演所深深折服。

那时,他已是姜文所崇拜的偶像。

却没想到,偶像这么早就去世了。怎不令人伤心欲绝?

在姜文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他和老爷子的合影。姜文常常望着这张照片,思绪万千。

中国的演员千千万,但真正让姜文打心底里佩服的,还真不多。而这位老爷子,无疑算是其中一位。

这位老爷子,就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方化。

我想,但凡40岁以上的朋友,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熟悉?

或者,有太多影迷,也会像姜文一样,将他视为偶像吧?

说起来,他这一生,并没演过太多正面角色,反而是他所扮演的反派,令人记忆犹新。

尤其是他所塑造的日本鬼子,那简直堪称一绝,令人叹服。

人称“银幕鬼子王”的,就是他。

那么,他是如何走上银幕的呢?为何演鬼子演得这么像呢?且听雅清为您慢慢道来。

1925年8月,方化出生于大连黄泥川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况且方化还是家中长子,更肩负着为一家老小挣饭吃的责任。

所以,很早,方化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去学习经商。

当时,大连有很多日本人,他们不可一世的嘴脸,让方化十分反感。

方化默默地将他们丑陋的行径和嘴脸都放在了心里,这为他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1944年年底,19岁的方化,来到了长春,在“满映”制作部录音科,当起了一名勤杂工。

“满映”自然也有很多日本人。而这些日本人,对待中国员工,连起码的尊重也没有。经常动不动就拳打脚踢,要不然就直接开除出厂。

方化身在其中,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所作所为,满腔的怒火在他的胸中燃烧。他发誓有一天,要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这些日本鬼子的丑恶罪行都表现出来。

好在半年之后,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暗无天日的日子终于结束。

而方化的个人命运,也因此得到了改变。

那他是怎样走上银幕的呢?这得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和导演金山。

当时,日本战败,“满映”宣布解散。金山为了接管“满映”,来到了长春。并在第二年,筹拍电影《松花江上》,女主角确定张瑞芳来扮演,爷爷由浦克扮演,而其中有一个反派,是一个日本伍长,该找谁扮演比较好呢?

独具慧眼的金山,把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年仅20岁的勤杂工的身上。

这个小伙子,就是方化。

是的,方化的银幕生涯,就是从扮演一个日本鬼子开始的。

而方化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虽谈不上十分成熟,却也相当自然,而且有一定的创造性。

这使他的表演才能,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其实方化从小就很喜欢表演,对街边杂耍和皮影戏都很热衷,而且表现出了一学就会的天赋。

很多观众以为方化常在银幕上演反派和坏蛋是因为外形长得比较不好看。

其实并不然,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呢。

我想,也是因为角色需要,他才刻意在银幕上将自己丑化的吧?

因为在《松花江上》所塑造的日本伍长很成功,使方化从一名勤杂工,变成了一名电影演员。

紧接着,他又参演了《小白龙》和《哈尔滨之夜》的拍摄,并在《哈尔滨之夜》中,再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日本特务长松田的形象。

当然,我想,观众之所以对方化的印象如此深刻,还是因为看到了他在《平原游击队》中所扮演的松井这个角色吧?

他可以说是用炉火纯青的演技,神形兼备地塑造了一个狡诈而残忍的日本鬼子形象,使其成为抗日题材的电影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反面角色之一。

方化因此一炮而红。那年他30岁。

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将松井这个角色立在银幕上,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他的脑海里,积累了太多素材。他忘不了日本鬼子的种种恶行,忘不了他们的无耻行径。所以在塑造松井时,很多细节处理,几乎都是顺手拈来。

由此可见,一个演员,在生活中善于观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

在很多观众的心中,方化是“扮演日本鬼子的专业户”。

但其实他在银幕上所扮演的人物类型很多。正反面人物都有。

像《鸿雁》中的老邮递员千家汉、《再生记》中的民间老艺人、《未完成的喜剧》里的一棒子等,都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就包括他扮演的反派,也不是只有日本鬼子。另外还有《铁道卫士》中的暗藏特务罗际春、《山寨火种》中的反动土司白山魈等,也都各人有各貌。

不过,这些角色到底不如他所扮演的日本鬼子,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强。

除了《平原游击队》中的松井之外,他还在《甲午风云》中扮演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还在《三进山城》中塑造了日本小队长小野。1974年,他又在重拍版的《平原游击队》中再次扮演松井……

好像每一次,他都能将日本鬼子刻画得入木三分,乃至“以假乱真”。所以他获得“鬼子王”称呼,不是没有道理的。

方化在银幕上扮演鬼子,给他带来了名气,使他成为了中国银幕上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灾难。

1957年,方化因出演《平原游击队》中的松井而成为被打倒的一份子。理由是:你若没有反动思想,能将日本鬼子演得那么像吗?

于是天天挨批斗,被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还让他老实交代。

方化很想不通:让我交代什么呢?难道演贼的演员,就都是小偷吗?

真是荒唐而可笑,令人百口莫辩。

而他的身体也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折磨中,变得非常糟糕。

好在被批斗的日子终于还是结束了。但他仍然作为被看管对象,被要求: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1974年,长影厂重拍《平原游击队》,剧组人员大调整,却唯独将扮演松井的方化给留了下来——因为,实在找不到比他演得更好的演员了。

这是对方化演技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他的考验。

处于一个演员的本能,他极想创作出一个与旧版不一样的松井来。但当时的条条框框实在太多,方化的诸多好的想法,也只能“胎死腹中”。

后来,他坦言这次扮演的松井,并未超过老版,甚至很多时候,自己就像个木偶,被牵着动来动去。他自己显得非常无奈。

1979年,方化从长影厂调入到了珠影厂做演员,先后参加了《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一个美国飞行员》、《逢凶化吉》等电影的拍摄。

1994年,姜文拍摄自己执导的第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把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偶像方化请到了摄制组,并安排了一个老军人的角色给他。

当时方化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但一听说姜文要找自己拍戏,二话没说就拖着年迈的身躯来到拍摄现场。

而当别的演员都在漫天要价的时候,方化却不要片酬。说:只要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就行。

姜文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可他却说在方化面前,自己像个小学生一般感到紧张。

而更令姜文没有想到的是,当方化拍完了自己的镜头,却没等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上映,就去世了。

我想,如果方化能够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后的成功,如果他能够看到姜文的成长,他也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和高兴吧?

后来,方化的儿子方子丹也成了姜文的好朋友,而且还担当了姜文许多电影的副导演和制片人。

方子丹说,如果《平原游击队》能够翻拍,他希望能够扮演松井这个父亲曾演过的角色。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向自己的父亲致敬。

是啊,现在距离很多朋友第一次看《平原游击队》的日子,已经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

松井的扮演者方化,也离开我们20多年时间了。

这期间,太多事物发生了变化。但在许多影迷的心中,对塑造过经典角色的老艺术家们的思念之情,却没有变。

直到现在,仍有不少朋友,时常将方化参演的那些电影翻出来重温。那旧日的时光,仿佛一下子又重新回到眼前。

只是在朋友们的心中,最难忘的,是方化所扮演的哪个角色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的影迷朋友进行互动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打赏。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文由DJ雅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