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个“准研究生”的双线战“疫”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很荣幸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可以作为一名战‘疫’志愿者,奔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实战经验。”3月4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在校大学彭杰完成了自己的首篇社会实践调研文章《关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之我见》。“总结家乡在本次战‘疫’中的得失,是为了今后更加高效、快捷地阻止疫情,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彭杰说。

亲身参与 感受到“平民英雄真伟大”

彭杰是西昌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报考西华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生,已高分通过笔试。其父亲是利州区一名机关干部,疫情发生后,主要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村、社区防疫力量吃紧,彭杰就主动请缨到一线支援。

“第一站是上西街道吴家浩村。每天做的事很琐碎,无非就是对车辆人员进出登记、量体温,深入物业小区、开放式小区、独立楼栋摸排来广的湖北籍人员或返乡人员,督促其在家进行自我隔离或集中隔离管理,并且向群众宣传佩戴口罩的重要性等。”彭杰说,亲身体验后,才知道了基层干部的艰难,感到了平民英雄真伟大。

上西街道、村、社区干部总共116人,辖区内有广元唯一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每天流动人口3万人左右,还承担6个社区、3个村64个开放式小区、20个物业小区的管理,防疫难度很大。

“每天行程十万步左右,腿脚都像灌了铅一样,可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临阵逃脱。”彭杰说,在上西街道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伉俪阵”“兄弟档”“兄妹连”“父子兵”“母女将”很多。橄榄园社区就连70岁的老党员刘万英也主动请缨参加值守和防疫宣传。

疫情期间正是广元最冷的时节,凌晨气温大多都在零度以下,白天忙了一整天,打个盹后,凌晨又接着上,这几乎是街道干部的日常。这期间,利州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儿女,如大石镇红岩村村医何宗志走村串户,拄着拐杖查疫情;驰援武汉,利州区中医院共收到105封“请战书”,党员全部参加,同时还收到13封入党申请书……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深深烙印在彭杰心上。“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我看到了爱与坚强。他们用满腔热血,诠释了一个公民在灾难面前的责任和担当,而这正是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彭杰说。

总结得失 希望今后战“疫”更高效

在父亲的帮助下,彭杰收集到很多广元市利州区一手的战疫素材。

“首先是防传染,重点是排查。在公共场所、高速公路进出口等重点口岸都设卡排查,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接触’登记。其次是防扩散,全区针对城镇和农村分别做了部署。在农村第一时间成立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下设两个工作指导组,禁止红白喜事时群众大面积聚集,及时关停农家乐,指导畜牧场、屠宰场、农贸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消杀工作。在城镇地区组织志愿者进市场、进广场开展劝导。在各个小区和网点进行一日两次消毒工作并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集中回收。专门出台了小区疫情防控宣传管理办法,确保宣传准确、快捷。最后是防输出。复工复产期间,在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口等加大巡查力度,在工地强化防疫防护保障,重点从阻断外来输入向阻断市内外输入输出的转变……”彭杰在《关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之我见》中写到。

“辩证来看,有成就也有不足,我发现一些街道在对开放式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过程中,卡口设置不科学,阻碍居民正常出行。部分物业小区面积大人口多,不宜采用全封闭式管理,每日一门进出若遇紧急情况不易作出迅及应对。还有‘楼栋长’制,政府的初衷是好的,发动更多人参战,但指定的‘楼栋长’,有的群众并不认可,由于有的并没开展工作,反倒让政府的防疫网留下了漏洞。”彭杰建议,为了赢未来之疫,还应加强市场监管,杜绝野生动物上市;提高全民卫生重视度;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升疾控监测、紧急救援和基层防治能力等。(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