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漫步太平嶺 話嶺窟滄桑

文&圖 煙痴


因前幾天都在下雨,峽谷太滑,樹叢太溼,可以選擇走古道。上個月曾去過太平嶺峽谷尋找八月瓜,得知曾經的“木材市場”嶺窟村就在上游。很想一睹風貌,今天一行9人,休閒出行。



經珍上線,拐入小溪村,到龍搶珠停車場。




據1988年《永嘉縣地名志》:龍搶珠自然村3戶17人,前後二山形象張口舞爪的龍,其間的一個圓形龍珠山麓,如同兩龍搶珠,故名。現在已經廢棄,只留石牆依稀可辨。




“鱷魚”說是村裡以前的林場管理房



太平嶺古道北起沙頭鎮花坦小溪村,途徑張田庵、古廟岙、龍搶珠、太平殿到林窟自然村。是古時連接珍溪港脈與古廟港脈的主要通道,是永嘉與樂清東部虹橋、蒲岐貿易交流的重要商道,故樂清稱之為蒲嶺。




據資料顯示:古道始建於明代,全長11公里,平均道寬1米,最寬處2米,路面由亂石鋪築。古道兩旁設有供旅人避雨休息的驛站。




古道形勢險要,在冷兵器時代,也是戰略重地,據說這峽谷中還有太平軍的亂墳冢,可見曾經與清軍激戰於此。




龍擦癢景點,自己去想像。




本來還想線路太休閒,從峽谷中上去的,可是水流不適合,只能走古道。




石階搭成的石凳,可供行人休息,一路有多條石凳。




我們這次徒步的龍搶珠到嶺窟一段,基本上沒有受到破壞。古道受破壞的最大原因,就是現代公路。




到達下橋




雙拱古石橋,橋墩也省了,還不怕被洪水沖垮,也節省造橋成本,可見古人的智慧。




這幾天的雨水也讓水流成瀑




建在山崖下太平殿,供奉泗州菩薩。




傳說很久以前,書生赴京趕考路過此地,不幸遭一夥打劫的山賊。書生身中數刀後,被拋入崖谷。這時掌管人間文運的泗州菩薩途徑此處,救起了書生。書生醒來時,毫髮無傷。書生髮下宏願要修建此處嶺道,造福眾生。後來書生考取功名,修行古道,取名太平嶺,並建廟供奉泗州菩薩,作為往來此路行人的保護神。




太平嶺最陡峭的一段,是上洞橋壞後,上世紀70年代才鑿通的。




這小段已經被鋪就水泥



紅楓、白瀑,構成唯美的畫卷。





劉老師,紅原支教一年半,前天剛回永嘉,也踴躍參與,精神可嘉。



古道指示牌上所謂的五彩灘,沿途並沒有明顯看到。反而上次在另外的峽谷中,看到N多的帶色彩的石塊,懷疑上游有礦石。



沿途有不少楓樹,只是來得稍微遲了。




路邊的木材,不禁想起岳父說過,以前從巖龍、羅垟森林裡扛出來,到嶺窟交易。如果是那個年代的話,這棵樹木或許是出自羅垶呢?



真是無法想象以前的艱辛,現在這裡開車到羅垟還有3小時多,那年代靠肩扛,翻山越嶺得好幾天的,還要繞開設在廊下的木材檢查站。



古道全程都是臨溪而建的




到達嶺窟自然村




民宿,對於我來說真心沒感覺,從小就是在舊房子裡成長的。而時下的民宿熱,賣點好,贏利並不見好。




這是石拱橋




1988年《永嘉地名志》:嶺窟自然村,8戶37人,村建山峽,前後峻嶺,形如窟隆,故名。文革期間,永嘉樂清兩縣土、特產每縫旬二、七日集此交易。




村民已經搬離,房子都已經廢棄。




村口的古樹




嶺窟自然村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莊,文革期間,永嘉樂清兩縣土、特產每縫旬二、七日集此交易。物資交流的日子。樂清的鹽米、海產,永嘉、仙居的木材及農副產品在這裡交易買賣,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深山成為鬧市。




這與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處於花坦鄉、古廟鄉、陡門鄉的交界之處,並且處於與樂清的縣界線上,是個“三不管”地帶,形成“黑市”也可以解釋。




文革時期,嶺窟與巖上唱成為溫州市最大的“黑市場”。




1974年,江青曾經派作家茹志娟及導演謝晉,為樹立堅持集體化道路的樣板,率創作組到永嘉體驗生活,兩位就到過嶺窟村考察。茹志娟在其日記中記下畸形的熱鬧和繁華。




2012年夏天,茹志娟的女兒,著名的女作家王安憶追尋母親的蹤跡,來到這裡,見到這個寂靜的山谷,感嘆而去。



說起江青樹立的樣板村,五尺的裡灣潭(藤壟根)就是江青在永嘉樹立的樣板村,有機會就轉轉。




這條古道上去就是公路了,是"小張家界”線路,是經樂清巖上唱,通往埭頭古村的嶺窟古道。




曾經繁華,現在廢棄,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見溪水混濁,有挖土機工作聲音,沿右行古道前行。




挖土機在工作,貌似平地基、建新房。




古道向上延伸,猜測是通往陡門的。




因溪水混濁,不能取水。稍做休息,就下山。




古道可通陡門、樂清埭頭,因小眾出遊,要取車,沒有其他的短距離環線,只能原路返回。




碇步,這條古道上的小碇步特別多。



返回到太平殿,計劃在這裡午餐。




從太平殿左側上山,是以前的古道。




上次“鱷魚”帶我走過的,是以前是古道。



上個月就是走這條峽谷,可通往樂清的埭頭古村。後也想從這裡到埭頭,再從古道返回,“鱷魚”說時間上不夠的。




相片上看不出來,站的位置是條小山槓,前、後、右邊都是峽谷。據資料顯示,以前這裡有座石拱橋(上橋),我也在對面觀察過,確實也有古道的痕跡。




上洞橋,與下洞橋相對應。在20世紀70年代曾被巨石砸塌,於是在懸壁處鑿通,開闢出新的路道。




太平殿廚房裡,石壁上刻有“太平嶺”、“蒲歧宣公”字樣,據《太平殿碑記》有宣公得金造太平嶺之說。《蒲歧鎮志.宣鐸得金鋪路》得300兩銀子造太平嶺,還變賣家產,還傳說連老婆也賣掉來築路。




本來說好是休閒走,以“腐敗”為主的。讓“夜深沉”“真誠”去菜場買的,倆人太節儉,只買了年糕、魚丸與青菜。借用廚房煮年糕,在特殊的環境下,吃出另類的“風味”。



稍做休息,原路返回排“轉陣”。




這條古道基本上沒受破壞,路況可見沿途的圖片。




拐入小峽谷,想找點蘭花的,因雨後太滑,便退回。




時間還只有12點半,便去附近的水巖景區休閒逛。




2019.12.22花坦太平嶺古道休閒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