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遭遇校园暴力,李玫瑾:“打回去”!难道不会陷入“打斗”漩涡?

随着《少年的你》热播,“校园霸凌”引起了更多家长、老师的高度关注。就在前几天,“一位7岁女童眼底被塞几十张纸屑”的新闻也让大家异常痛心:班上3个男生撕了很多纸屑,然后强行按住这个小女孩,多次扒开孩子左眼,硬生生把纸屑塞进去了……

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校园霸凌还有很多,只是很多人还不了解,因为被霸凌的孩子往往会选择“忍”,把这些事悄悄地藏起来,独自落泪……任何一个家长知晓真实的情况后,都会被气得疯掉!当我们的孩子被欺负,当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时,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躲着走”还是“打回去”?家长们、专家们都吵开了!

校园霸凌高发却显得“静悄悄”

以前,很多家长都以为校园霸凌离自己的孩子很遥远,然而专家指出,几乎每个孩子都可能遭遇校园霸凌,不论你成绩是否优秀、性格是否外向、长相是否漂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每年高达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校园暴力,约有1.5亿是13-15岁学生,这大约占学生总数的32.5%。更可悲的是,其中高达30%的学生都选择沉默不语。而且,在校园霸凌发生现场,约占59%的围观者,都没有施以援手或者阻止,这包括未成年的孩子,也包括很多老师。

被霸凌者不敢伸张,在学校不敢给老师反映,到家更不敢向家人说,即使被家长发现,他们大多以自己不小心摔了来搪塞。

前不久的一则新闻,说云南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子被同学绑住手脚,用枕头压住头,扒掉裤子,往下体浇开水。这个画面可谓极其残忍,而周末回家后被妈妈发现,孩子屁股上有大片的黑色血泡,有的甚至还在流出脓血。但是,当妈妈心疼地询问,孩子却说打开水摔倒了,不小心烫的。

面对如此恶劣的行径,支持“打回去”的家长非常多!

还用问?当然要“打回去”

很多家长都表示:当然要打回去,这还用说吗?如果不还击,那些坏孩子会一直欺负你家孩子的,狠狠揍他们一顿,以后他们就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这个做法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方面的权威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的选择也是:“打回去”!

在中央台《开讲啦》节目中,有公众提出了这个问题,李玫瑾以自己孙女的真实案例进行了作答:打回去!

李教授表示:小孙女在幼儿园时,有个男孩子因为喜欢李教授的孙女,就把她抱起来,然后扔了到了地上。让小孙女头磕到了凳子上,已经磕得肿起来了。

李教授就对她的孙女说:如果下次那个男孩再抱你,你挣扎不掉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往两边拽,一拽他一疼就会放下你。

李教授表示:“打回去”不是在纵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因为,中国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都是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我反省,实际上,在校园霸凌这件事上,这反而纵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儿童行为学家Gerald R. Patterson通过研究也发现:当孩子被打或被抢玩具时,如果总是退缩或沉默,会助长对方的暴力和抢夺行为

以德报怨:惹不起还躲不起?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专家对“打回去”并不认可!

有家长表示:父母在看到或听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时,总会很心疼和揪心,继而常常会下意识地让孩子打回去,这种做法,符合人性。但是,一味鼓励 " 打回去 ",与以暴制暴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家长认为:当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这就会让孩子走入另一个极端:当孩子们总是以”你打我、我也要打你“这种方式待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陷入“打斗”的漩涡中,谁都不能从中受益。

也有民警表示,要分具体情况:偶尔动手与校园欺凌并不能划等号。如果只是偶尔动手,建议挨打一方想办法脱离或者远离,然后求助于老师、家长等来解决。如果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情况比较紧急,被欺负的同学可以采取像李玫瑾教授所说的“拽对方耳朵” 等办法,避免自己受到进一步伤害。这位警察叔叔主张,应该教孩子推开、制止对方,然后脱身,以寻求家长、老师等其他人的帮助。

家长干预:用智慧解决问题

也有的家长表示,在孩子还小的阶段,当发现孩子被欺负时,父母应该参与调停,用一些比较有智慧的办法来解决:

曾经有一个妈妈发现孩子被欺负,她并没有鼓励孩子“打回去”,而是选择去学校询问事情经过,并录音为证。随后,这位妈妈约了几个家长在一起,讲清事情原委,并给大家“出示”了证据,并表示:我不想把事闹大,但我不希望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这位妈妈越客气,其他家长们越羞愧,纷纷表示回去好好教育孩子。从此那几个孩子也不敢再欺负这家小孩了。

写在最后:

当孩子被欺负,被校园霸凌,爸爸妈妈们都非常着急、非常气愤。此时,如果父母只跟孩子说“你先管好自己”“你自己反思”“你别打架”“你让着他”……孩子可能会委屈,甚至还可能会因此变得懦弱,助长那些熊孩子欺负人的行为;但是,如果鼓励孩子“打回去”, 又极有可能使打斗升级,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后果。冤冤相报何时了?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