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气质,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看的样子

气质,指的是一个人独特的风貌,是从眼神、话语、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特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

正如伏尔泰所说:

美只愉悦眼睛,而气质的优雅使人心灵入迷。

气质,才是是一个女人最好看的样子。你需要将你的内在气质,化作你的颜值表现出来。因此,不管你颜值高还是低,决定你的人生境界高低的,最终还是气质。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人都有外在,但并非人人都有气质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腹有诗书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

从前的从前,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都饱读诗书,

人家谈恋爱可不是随便聊聊八卦或者家长里短,

他们对诗,互相切磋技艺。

从前,一到停电时钱钟书和杨绛就对诗解闷,

你来我往,火花四射,妙趣横生,

看得女儿钱媛好生羡慕,直呼:

你们快教我,我也要加入。

可惜钱钟书和杨绛撂了一句:

这个教不来,得自己愿意学。

在女人的气质里,腹有诗书是一种永远被羡慕,却永远羡慕不来的美。

杨绛百岁诞辰时,她对记者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我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

1943年,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戏剧上演,立刻引发热潮,杨绛因此一夜成名,但她却和平时一样洗衣做饭烧水,不为所动。

1958年,杨绛被下放到农村,但她和其它知识分子孤傲不同,杨绛迅速同农民打成了一片,这让大家惊讶不已。

后来迫害加重,杨绛被剃了“阴阳头”,钱钟书急得团团转,杨绛却从容淡定,自己制作了假发,平时就带着假发出门,即使被惩罚去扫厕所,她也把厕所打扫得一干二净,连红卫兵对他都顿生敬重。

世人常把杨绛的一生当成书中的传奇,但其实她就活在我们身边,她也有烦恼,也碰到过风浪,但她都用自己特有的智慧一一化解。

有人说,杨绛既传统又现代。因为传统,所以懂得为人处世之圆滑,因为现代,又不会扼杀自己对自由之向往。

气质看不见,但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嘴,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腹有诗书,在哪个时代,都是一种公认的气质美。

有这样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 2 -气质的修炼,需要时间的萃取

你的形象,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没有一种经历是毫无意义的。人的气质,就是在时光中被打磨出彩的。

每一个接触过宋美龄的人都会用“精致”来形容她,

精致的容装,精致的衣着,所以有了精致的人生。

宋美龄对于所有女人最大的启示也许就在于,

永远把自己最美最得体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世人。

服饰衣着永远是一个人的门面,

在舞台宴会上,更是堪称一个人不开口的武器,

是一个人能否成为舞台中心人物的关键点,

它往往代表着此人的气质品味。

宋美龄无疑深谙这个道理,

无论在哪里,她都穿着精致而庄重的服装,

其优雅得体的气质更是展露无疑。

所以宋美龄经常能凭借自己的着装,

在尚未开口时,便成为焦点人物,

让所有人的眼睛都围着她转,

而她的一言一行便足以产生巨大影响力。

在宋美龄一生中,凡大型国际舞台与会议,

她精致的衣着与装束,每每都成为她取得焦点的杀手锏,

连蒋介石都感叹:

“夫人的力量,抵得过二十个陆军师”。

旗袍最能衬出女子腰部的曲线美,

但对女子的身材有着极高要求。

而宋美龄,为了把旗袍穿得惊艳,对自己的身材要求极其严苛,

她控制饮食,吃得清淡,

在自己的官邸放有一小台磅秤,

每天都要称称看自己的体重是否又增加了。

如果超了,她会立即开始控制自己的饮食,

正餐往往只吃一点蔬沙拉,

直到体重恢复如初,才会又开始吃一点肉类食品。

宋美龄毕业于美国著名女子学院威尔斯利女子学院,

也曾下大力气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她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精通六国语言,

谙熟钢琴演奏,擅长演讲,

在国画方面造诣也颇深,还写得一手好字。

长年积累的知识,

在她身上化为融汇中西智慧的女性魅力,

而这种文化积累,

才能让她轻松驾驭精美的旗袍,

在世界舞台上博得眼光。

- 3 -多读书,将你的气质展现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人一生很短,有时穷尽一生之力也所获寥寥。读书可以“变化气质”,是因为书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生命履历,丰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台湾一位化妆师说过:

“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

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

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

有气质的女人,大气,若懂得了甘为居下,谦虚不争,委曲求全,则心胸也就自然开阔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更美好了。这无非是今人为人处世的最佳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