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王源、杨超越一同参加节目,听到自己的成名曲反应大不同

朝九晚九,一周一休。

做不完的工作、吃不下的外卖。

在每个人屁股都面临鞭子威胁的城市竞争下,你一定无数次冒出过这样的愤怒:

老子不干了!

“老子不干了”?那老子干啥?

回家。

种地,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就爽了?

今天,Sir就要戳破这种“田园牧歌”的泡沫。

我们从一档最近热播的新综艺说起。

《哈哈农夫》




一句话概括《哈哈农夫》,明星版《小森林》。

贾乃亮、金瀚、杨超越、王源四位明星嘉宾,组成“哈哈家族”,一起从城市出发,来到乡下,体验农夫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在这里。

钱和手机,全部上交,净身入村。

在这里。

菜自己摘,饭自己做,收入全靠“农民的劳动”所得。




简单讲,就是通过硬核的血与汗,逼迫被现代化驯养得养尊处优的明星们,回归自然。

开始之前,所有人都跃跃欲试。

城市固然方便,但方便之下是窒息的高压。

村庄虽然辛苦,但辛苦背后,也是难得的放空与安逸。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简单啊。

果然如此?

第一期,田园生活就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基本的,生火

几个用惯煤气灶、天然气的大老爷们,面对乡下灶台手足无措。

幻想中,是又见炊烟升起。

实际上,却是忙活了半天,全是乌烟瘴气。



更基本的,做饭

过去,我们评价厨艺,是分高低。

今天,却是论有无。

金瀚,典型的零厨艺代表。

像个无知无畏的外行一样,他端起肉,挑起蛋,志在必得:“蛋包肉”,不就是让肉裹上蛋,再炸至金黄。

但大哥,裹,你起码把蛋打散了才能裹啊。



更更基本的,削皮

为了挣钱,金瀚和董力一起上街卖甘蔗。

本着顾客为先的服务态度,主动提出要削掉甘蔗皮。

前击剑运动员董力出场了!

只见他一手举刀,一手握蔗,嚯嚯嚯嚯,眼明手快地挥了一分钟。

结果?甘蔗几乎完好如初。

金瀚神补刀:

刮痧呢你?



三个缺乏生活能力的老爷,最终,还是得靠一个小姑娘帮忙。

竟然是杨超越carry全场。

出身农村的她在这场试验中几乎如鱼得水,各种突发状况都能对付。

用她的话说:

终于这时候我也能用实力说话了



生火。



炒饭。



多亏有杨超越,这班人才勉强“活下去”。

但。

一旦遇到高阶农活,又垮掉。

如放牛。

——想不到“放牛”比生火做饭还难。

几个人背着吉他,有说有笑地出发了。

原以为前方等待他们的是“诗与远方”的田园惬意,弹琴哼歌,手里拿着小皮鞭,轻轻打在牛背上……



实际情况却是:牛群全面失控。



看到没。

所谓回归田园,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就是伪命题。

首先,是你被各种餐馆外卖,空调洗衣机剥夺的生存能力。

其次,是你被各种城市娱乐,互联网经济训练的急躁心理。

快很难。

但“慢”也一点不容易。

节目中嘉宾经常感叹,要是一直能这样待下去就好了。

问题是:你真的能和城市生活一刀两断?

一天不上网是轻松,一个礼拜,一个月呢?

你现在的心安理得,是心里清楚自己不会永远待在这里。

说白了。

回归田园,不过是(暂时)逃离城市而已。



从这点上,《哈哈农夫》不是逼明星回归自然。

“逼明星面对自己”

节目中,每个嘉宾都各怀心事。

杨超越在节目开始前说:

"感觉自己被世界隔离了,被隔离在一个小框框里。"

相比竞争残酷的101赛场,相比没有辣条的异国他乡。




不难看出,在乡野的她,明显更松弛,更自在。




她那种生硬的舞台感消失了。

多了分自得其乐的纯然。

想当初她在101的创作组写的词一句没用上。

但在《哈哈农夫》,她随口哼唱歌词,虽幼稚,但不可笑。

我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

织一张捕鱼的网

捕捉脑海里的奇思妙想





王源的心声则是:

“我想要暂停一下,去感受大自然。”

这话不假,他的生活确实是在用两倍速快跑着。



节目过程,有处对比很有意思。

第一期吃完晚饭,贾、杨、董、金四人唱歌助兴。

当然绕不开那首“燃烧我的卡路里”。

杨超越条件反射地爱豆附体,边唱边跳。



到了第三期,王源归队,五个人摘完香蕉之后运到目的地。

路上不知谁起的头,唱起了“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其他四个人都尽情纵乐。

唯有原唱者王源,把头扭到一边,默不作响。



因为:

我自己不想再听口水歌了



有些场合,他不能不唱;但在这里,他想不唱。

对他而言,这是一份难得的喘息。

贾乃亮更不用说。

过去的种种风波,在他心中仍有回响。

他可能真的是来逃到《哈哈农夫》的。

其实在城市里

没有什么

特别值得我去怀念的事情



能看出来贾乃亮的变化。

虽然还是外向的性格,但没有以前那么咋呼了。

经常出现片刻的“真空状态”。

交杯换盏之间,不经意的失神。



当说起做明星必须遭遇的网络流言,其他人都“发泄”式打开话匣子。

到贾乃亮这里,却是叹了口气。



杨超越不经意的轻唱,王源不配合的静止,乃至贾乃亮不知所措的沉默,无需避讳,这些“失控的瞬间”,才是《哈哈农夫》打动Sir的地方。

提起真人秀,我们最反感的,就是“秀”大于“真”,“秀”压倒“真”。

又是剧本,又是人设。

但在《哈哈农夫》,Sir不敢说100%天然,起码还是捕捉到某种不被设计的反应。

这些非常态的明星反应,才是常人的反应。

于此看。

《哈哈农夫》既是关于明星的节目,更是关于“人”的节目。

它不是把明星当成猎物,当成摆设,而是尽力去挖出欢乐背后的心酸,富贵之下的空虚,乃至每个人一生只能喘息,不能停止与自己的斗争。



这几年,冒出类似的田园慢综艺。

从韩国的《三时三餐》,到《向往的生活》,还有前不久的《野生厨房》。

有的是实打实的田园综艺,有的,却沦为农家乐。

显然,这种模式一定击中现代都市人的某种隐秘心理。

说到这,Sir不提这些节目的集大成者,也是开头提到的——

《小森林》。



评分9.0,根据五十岚大介的同名漫画改编。

桥本爱饰演的平凡女孩市子,选择回到自幼生长的老家——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小森村。

耕种、做菜、品味美食。



她是向往田园吗?

当然不。

她是逃回去的。

“逃”,是因为无法在大城市出位,是因为跟男朋友分手,是因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质疑。

于是,她逃回到小森。

但,换个环境、拽耙扶犁,问题就迎刃而解吗?

片中这个镜头意味深长。

天空被一分为二,一半是蓝天,一半是乌云。

正如市子的心情。

一边淡然地过着田园生活,一边又忍不住地翻滚着回去的念头。



这时的她,从没融入小森,就像她从没融入城市。

所以才会有人对她说——

努力并不是万能钥匙,努力有时,是你逃避的一扇门

我一直很佩服你独自一个人却努力地生活

但其实总让人感觉,最重要的事情你总是躲躲闪闪

遮遮掩掩自我欺骗

却用“努力”这块幌子在遮掩这一切

你难道不是在逃避吗?

说到底,我们该“向往的生活”应该是什么?

不是种地、喂马、劈柴、做饭。

写稿,做表,开会,甚至团建,一点不比以上轻松。

也不是无忧无虑的梦境。

成年人的生活就不存在梦境。

与其相信乌托邦式的远方,不如全然投入地活在当下。